藤原惠津子
首先,SAP是个集成性很高的系统,FI记账后会自动集成到CO,CO模块在表示资金流动的时候必须要指定成本要素,作用类似于财务会计的科目。其次,并不是所有的损益科目都设置成本要素,要视情况而定,依据是否开启了COPA来选择定义那些会计科目为成本要素。
蓝色天机
我给你参考的结算流程吧,包含了基本的步骤,包括了COPA,但是因为各个公司的配置流程的差异,结算步骤会存在差异,我在下面列示的仅供你参考。1、检查工单差异、状态,及时跟进解决问题 COOIS 2、对已完工工单进行技术性完成处理 CO02 3、检查审核盘点结果,过帐盘点差异 MI20/MI07 4、供应商发票校验 MIRO 5、客户开票 VF01 6、确认本月新增、有变更的物料工艺路线及BOM已在SAP更新 7、确认标准成本估算范围,搜集下月排产物料,整理当前有库存的物料 8、对次月作业价格进行维护 KP26 9、间接制造费用比率更新 S_ALR_87008275 10、标准成本估算、核对、标记 CK40N 11、对结帐期的全部预制凭证进行过帐处理 FBV0 12、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若有差异进行调整 AFAB/F-02 13、打开本月物料帐、会计期间 MMPV/OB52 14、标准成本发布 CK40N 15、调整发出商品科目差异金额 F-02 16、其它费用类、总帐类帐务处理 F-02等 17、维护每月最后一天汇率 OB08 18、对结账期外币科目进行评估 FAGL_FC_VAL 19、核对内部往来 FS10N20、检查生产成本与制造费用科目当期发生额 S_ALR_87013611 21、检查库存与明细帐是否一致 MB5L 22、检查PA与FI金额 KEAT 23、实际成本分割 KSS2 24、实际作业价格计算 KSII 25、生产订单重估 MFN1/CON2 26、计算间接费用实际分摊比率 ZFIP0001 27、输入间接费用实际分配比率 S_ALR_87008275 28、间接费用分摊 KGI2/CO43 29、维护小数尾差分摊规则 KSU2 30、执行小数尾差分摊 KSU5 31、在制品计算 KKAX/KKAO 32、已完工产品差异计算 KKS2/KKS1 33、实际成本结算 KO88/CO88 34、核对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科目余额 FS10N 35、工单批关闭 COHV 36、物料差异分摊 CKMLCP 37、检查本月物料状态 S_ALR_87013180 38、期间评估实际销售成本 KE27 39、维护期间费用分摊规则 KEU2 40、执行期间费用分摊 KEU5 41、查询金额是否都已分摊,记录类型为F/D KE30 42、关闭结帐期会计期间 OB52/OKP1
LiangJin0727
每个公司的业务都不一样,配置也不一样,所以操作当然也不一样,即便是财务最常用的事务码F-02(财务记账),因为每个公司的核算要求不一样,有可能会出现同一个会计科目完全不同操作方式。小的方面来讲,凭证上同一个字段栏位每个公司要求输入的信息不一样,大的方面来讲,同一个业务每个公司可能采取完全不搭界的两种处理方法。举例来说,有的公司要求对某类业务一定要对应某类凭证类型;某个凭证头上的栏位一定要输入特定的信息;有的公司销售费用一定要录入COPA信息,而有的公司根本没使用COPA功能;应收应付方面,有的公司使用特别总账方式,而有的公司使用备选统驭方式。仅仅是F-02这个事务码就有这么多的差异存在,其它业务会有更多更大的差异。说了这么多,我的意思是别人的操作手册很大程度上仅适用别人的业务,对你的帮助可能微乎其微。如果你想要提高自己,建议多跟着你们的团队学习,在工作中学习,针对业务学习,这样才能加强对SAP的理解,也才能事半功倍。最后祝你学习愉快。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