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1968
会计循环:1、分析交易过程和商业文书会计循环 2、记录交易日志(制作凭证日记帐) 3、将凭证记入各个帐户 4、确认会计报表平衡,编制试算平衡表 5、编制工作底稿 6、编制财务报表 7、编制调整分录 8、结帐 9、编制结帐试算平衡表 10、制作回转分录注意上述步骤中的第1步至第3步在会计期间发生,步骤4至9仅在会计期末发生,步骤10仅在下一个会计期间开始的时候发生。因此你的答案应该是:B D E
家装e站邯郸站
会计循环是指按照一定的步骤反复运行的会计程序,会计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设置账户、填制会计凭证、成本计算、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1、从会计工作流程看
会计循环由确认、计量和报告等环节组成;
2、从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看
会计循环由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组成。
扩展资料:
基本流程:
1、根据经济业务的实际发生和完成的真实情况编制必要的会计分录。
2、根据每笔会计分录所确定的应借、应贷金额,分别过入有关总分类账户和名细分类账户之中。
3、根据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来检查、验证会计分录和过账工作有无错误,以确定账本记录的正确性。
4、根据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的要求,按照收入、费用的归属期,对账本记录进行必要的调整,从而正确的计算出当期损益和反映企业会计期末的财务状况。
5、根据分类账户提供的会计数据和会计主体财产清查的结果,在每一个会计期末进行对账,以确保账薄所反映的会计资料的正确、真实和可靠。
6、根据一定时期内全部入账的经济业务的内容,将各种账薄记录结算清楚,即结算出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以便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标准的资料。
7、根据分类账户中有关账户的发生额和各账户的期末余额,编制资产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其附表以及财务状况说明书。从而使得投资者、经营者、债权人及政府的财政、税务、审计等监督部门可以及时地了解报表单位的会计信息,以满足相关部门做出经济决策的需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会计循环
jasmine7927
会计循环就是根据复式记账原理,分析经济业务。
按复式记账原理编制会计分录。将会计分录记入各有关账户。
期末进于试算平衡。对应调整事项,按权责发生制的要求,编制调整分录。编制财务报表。
chocolate宸
商业企业会计循环是:货币资金-商品资金-货币资金(购进,销售) 制造业会计循环是: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商品资金-货币资金(购进,生产,销售).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制造业有生产环节,要计算产品成本. 会计人员必须...
HELLO小不不
你这个问题应当从两个方面说:一、会计工作的循环步骤 1、出纳会计(包括现金出纳、银行出纳) 2、稽核会计 3、明细帐会计 4、总帐会计 5、业务主管二、会计水平、能力的循环 1、持从业资格证上岗的一般会计人员 2、会计员 3、助理会计师 4、会计师 5、高级会计师
皖北一只老色
会计循环步骤:
(1)对于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初步的确认和记录,即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
(2)填制记账凭证,即在审核的原始凭证的基础上,通过编制会计分录填制记账凭证;
(3)登记账簿,包括日记账、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
(4)编制调整分录,其目的是为了将收付实现制转换为权责发生制;
(5)结账,即将有关账户结算出本期总的发生额和期末余额;
(6)对账,包括账证核对、账账核对和账实核对;
(7)试算平衡,即根据借贷记帐法的基本原理进行全部总分类账户的借方与贷方总额的试算平衡;
基本流程
第一,根据经济业务的实际发生和完成的真实情况编制必要的会计分录。
第二,根据每笔会计分录所确定的应借、应贷金额,分别过入有关总分类账户和名细分类账户之中。
第三,根据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来检查、验证会计分录和过账工作有无错误,以确定账本记录的正确性。
第四,根据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的要求,按照收入、费用的归属期,对账本记录进行必要的调整,从而正确的计算出当期损益和反映企业会计期末的财务状况。
第五,根据分类账户提供的会计数据和会计主体财产清查的结果,在每一个会计期末进行对账,以确保账薄所反映的会计资料的正确、真实和可靠。
第六,根据一定时期内全部入账的经济业务的内容,将各种账薄记录结算清楚,即结算出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以便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标准的资料。
第七,根据分类账户中有关账户的发生额和各账户的期末余额,编制资产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其附表以及财务状况说明书。从而使得投资者、经营者、债权人及政府的财政、税务、审计等监督部门可以及时地了解报表单位的会计信息,以满足相关部门做出经济决策的需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循环
kiki朱朱小猴子
会计循环 是指会计工作的三个环节,即编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簿、编制会计报表工作的过程。 自经济业务发生后填制会计凭证,至会计期末编制会计报表会计工作过程。它包括如下一连串的步骤和程序。 (1)填制原始凭证,记录经济业务; (2)根据原始凭证在各种日记账中序时地登记经济业务,或者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根据记账凭证编制汇总记账凭证或科目汇总表; (3)根据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或是日记账逐笔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 (4)根据日记账或记账凭证、汇总记账凭证、科目汇总表,将经济业务过入或记入总分类账; (5)编制调整前本期发生额和余额表(或称试算表),试算总分类账各账户的借方发生额之和与贷方发生额之和以及借方余额之和与贷方余额之和是否相等; (6)将期末账项调整分录记入日记账,或者编制记账凭证,然后据以过入或记入总分类账和有关明细分类账; (7)将期末账项结转分录记入日记账,或者编制记账凭证,然后所友过入或记入总分类账和有关明细分类账; (8)将计算确定本期利润的分录记入日记账,或者编制记账凭证,据以过人或记入总分类账和有关有细分类账,结转各种收入和成本、费用账户;然后将利润分配分录记入日记账,或者编制记账凭证,据以过入或记入总分类账和有关明细分类账; (9)编制结后本期发生额和余额表以及有关明细分类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余额明细表,检查期末账项调整、账项结转和其他结账等记录的正确性,然后结计各账户; (10) 根据总分类账和有关明细分类账户所提供报表,总括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部分信息来 1、根据日常经济业务发生时收集的原始凭证,分析经济业务的内容; 2、根据日常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即做会计分录); 3、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有关账簿(即过账); 4、期末计算出各账户的发生额合计数和余额,并编制试算平衡表 ; 5、期末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进行账项调整(分录、过账、结余额),并编制试算平衡表 ; 6、期末结清有关账户(分录、过账、结余额),并编制试算平衡表 ; 7、编制会计报表 第一,根据经济业务的实际发生和完成的真实情况编制必要的会计分录. 第二,根据每笔会计分录所确定的应借、应贷金额,分别过入有关总分类帐户和名细分类帐户之中。 第三,根据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来检查、验证会计分录和过帐工作有无错误,以确定帐本记录的正确性。 第四。根据债权发生制和配比原则的要求,按照收入、费用的归属期,对帐本记录进行必要的调整,从而正确的计算出当期损益和反映企业会计期末的财务状况。 第五,根据分类帐户提供的会计数据和会计主体财产清查的结果,在每一个会计期末进行对帐,以确保帐薄所反映的会计资料的正确、真实和可靠。 第六,根据一定时期内全部入帐的经济业务的内容,将各种帐薄记录结算清楚,即结算出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以便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标准的资料 第七,根据分类帐户中有关帐户的发生额和各帐户的期末余额,编制资产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其附表以及财务状况说明书。从而使得投资者、经营者、债权人及政府的财政、税务、审计等 监督部门可以及时地了解报表单位的会计信息,以满足相关部门做出经济决策的需要。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