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00

吃买吃买吃买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中级会计成本分析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jewelleryz

已采纳

中级会计师的学习方法 中级会计的题型大、范围广、有难度,下面一些心得与体会,希望能对广大考生复习考试有所帮助。 一、全面研读教材 考生往往希望学习和复习的范围越小越好,甚至把全部希望寄托在辅导老师考前的押题之上,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经验表明,要想顺利通过中级考试,不能放松对教材的全面研读。老师最后的重点押注是在你掌握了整体以后再集中有限的时间在重点章节上,也就是教你锦上添花的。会计资格考试的试题基本上是不超出指定教材范围的,指定教材阐述了大量的基本问题,从教材第一页到最后一页,每个部分都有可能考到。2001年中级会计实务二的一道判断题,就考到了教材上的最后一个问题。考生只有充分准备,在考试时才能游刃有余,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 教材是考试的根本。一般来说,指定教材包含了命题范围和答案标准,你必须按指定教材的内容、观点和要求去回答考试中的所有问题,否则你很难获得高分。善于总结和系统把握是成功考生复习时的‘常规武器’,也是考场上屡次取胜的两大‘法宝’。所谓“善于总结”就是在仔细看完一篇教材的前提下,一边看书,一边作总结性的笔记,把教材中每一章的要点都列出来,从而让厚书变薄,并理解其精华所在;所谓“系统把握”就是不仅要系统全面地把握每一课程,而且要系统地把握中级职称考试三门课程之间的密切联系。每门课程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将各个章节割裂开来。比如中级会计实务中的很多章节都是有机联系的,比如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都涉及到了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贷款应收款项、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债券以及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核算都涉及到了实际利率摊销法的核算特点,掌握了一个以后,剩余的知识点就可以不攻自破,所以考生要注意把握根本,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费时又费力。另外会计实务的内容对财管又所促进,成本分析、成本核算都是会计相关内容;另外财管中的现金流量观念又和中级实务中的金融资产、摊余成本计量资产有很大联系。 研读教材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考生宜早做安排。很多考生在学习上喜欢先松后紧,一开始并不在意,到考前突击复习,搞得十分紧张。每年临考之时都有一些学生遗憾地抱怨,再有一周时间复习肯定能够过关,与其考前后悔,不如笨鸟先飞。强调对教材的研读,是要突出全面理解和融会贯通,并不是要求考生把指定教材的全部内容逐字逐句地背下来。研读教材要注意准确把握文字背后的复杂含义,因为指定教材是根据准则、制度及相关法规编写的,而准则、制度及相关法规的语言十分严密,逻辑性极强,要认真把握。研读教材还要注意不同章节的内在联系,能够从整体上对应考科目进行全面系统的掌握。

中级会计成本分析

251 评论(9)

穗宝儿yz

其实无所谓,就这三科,两年考完,可搭配的组合并不是很多。一般经济法最好和其它科目中的一门一起考,因为是最简单的。而财务管理最难。你可以先考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将最难的财务管理留到最后集中攻克,也可以最难的财务管理和最简单的经济法一起考,会计实务留到最后,方便你难易搭配着来复习

320 评论(12)

达达1110

你好,很高兴为你回答问题!解析:案例1:(1)、甲公司购入货运汽车的入账价值=300000+20000=320000元。借:固定资产-货运汽车 320000贷:银行存款 320000(2)、每年应计提折旧额=(320000-20000)÷5=60000元则:2007年应计提的折旧额=60000÷2=30000元说明:由于你题中没有告诉该汽车的用途,我就以销售部门使用给你作相关处理:借:销售费用 30000贷:累计折旧 30000(3)、2007年末,该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320000-30000=290000元其可收回金额为220000元,则发生减值。减值额=290000-220000=70000元。借:资产减值损失 70000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70000(4)、2008年应计提的折旧额=(220000-10000)/4=52500元借:销售费用 52500贷:累计折旧 52500(5)、2008年末减值测试前,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220000-25200=167500元,其可收回净额为188000元,未发生减值。故不作账务处理。案例2、(1)、借:材料采购-A材料 20000应交费用-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00贷:应付账款 23400(2)、借:原材料-A材料 22000贷:材料采购-A材料 20000材料成本差异 2000(3)、借:生产成本 25300(230×110)贷:原材料-A材料 25300(4)、借:预付账款-甲公司 20000(50000×40%)贷:银行存款 20000(5)、借:原材料-B材料(暂估) 12000贷:应付账款 12000(6)、借:原材料-A材料 44000(400×110)材料成本差异 6000(50000-44000)贷:预付账款-甲公司 20000银行存款 30000(7)、本期购进A材料数量=(200+400)=600件本期形成材料成本差异额=-2000+6000=4000元(借方,超支差异)合计形成的超支差异率=(4000-1855)/(600+50)=2145/650=3.3元/件则:结转差异额:发出材料应结转额=230×3.3=759元,结余材料应结转额=(4000-1855)-759=1368元借:生产成本 759贷:材料成本差异 759如果还有疑问,可通过“hi”继续向我提问!!!

304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