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葱de琴
会计调整,是指企业因按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会计制度的要求,或者因特定情况下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对企业原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以及发现的会计差错、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所作的调整。如果不涉及跨年度调整问题,调整业务与当期企业其他正常发生的业务一样处理;如果涉及跨年度调整问题,目前账务处理上的一些问题就暴露出来了。一是会计处理方法粗糙。会计政策变更时,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处理。目前的做法是,计算确定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调整变更年度的会计报表相关项目,不需重编以前年度的会计报表。这种处理方法仅将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反映在会计政策变更当年,只反映了变更的累积结果,不反映变更过程,不能很好地满足追溯调整法的“如同该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就采用新的会计政策”的要求。会计差错的更正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二是违背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流转原则。在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确认为调整事项时,作相应的会计调整分录,并调整资产负债表日已编制的会计报表。可以看出,会计调整分录放在当期,却据此去调整以前年度的会计报表,这不符合会计信息系统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数据流转原则。这样的调整破坏了会计信息系统处理数据的连续性。在编制比较会计报表时,会计政策变更、会计差错更正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一样,都要调整以前年度会计报表的相关项目,都面临同样的数据流转问题。另外,会计报表数据不取自系统内账簿,不符合系统的安全性要求。
海派装饰0312
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调整报表,属于法定报表的会计调整事项。法定指的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2017修正)》和《企业会计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2019年修订)编制的报表。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2017修正)第八条规定,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本法制定并公布。2、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2017修正)第九条规定,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3、第二十条规定,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根据经过审核的会计账簿记录和有关资料编制,并符合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关于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提供对象和提供期限的规定;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