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48

爱吃烤鸭的小猫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企业会计准则1号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美食VS钞票

已采纳

从法律文件的层次看,是这样表述的老的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财政部第5号令)新的会计准则分两块《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财政部第33号令)《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等38项(财会[2006]3号文)若作为对这个体系的全称可采用《企业会计准则》,若与老准则区别,可以冠以《企业会计准则2006》(书店发行本的名称),这个比较稳妥。

企业会计准则1号

97 评论(9)

快乐的陆小晶

第一篇基本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篇具体准则第1章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2章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第3章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第4章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5章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第6章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第7章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8章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9章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第10章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第11章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第12章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第13章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第14章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第15章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第16章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第17章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第18章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第19章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第20章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第21章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第22章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23章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第24章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第25章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原保险合同第26章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第27章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第28章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第29章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第30章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第31章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第32章企业会计准则第32号——中期财务报告第33章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第34章企业会计准则第34号——每股收益第35章企业会计准则第35号——分部报告第36章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第37章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第38章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109 评论(14)

旅游新四力

中国自1987年在中国会计学会年会上,成立了七个研究组,其中一个就是“会计原则和会计基本理论研究组”。该组织曾先后于1989年起开始研究和探索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于1989年1月及1991年1月召开了二次研讨会,分别讨论了会计准则和物价变动与外币业务会计两个专题。 1989年1月,这个研究组在上海召开的第一次会议,讨论了制定中国会计准则的必要性、会计准则的性质和内容、会计原则与现行统一会计制度的关系、研究和制定会计准则的思路等问题,会后提出了《工作程序》、《形成会计原则说明和研究报告的程序》等一系列文件,并更名为“会计基本理论和会计准则研究组”。研究组以合适的形式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成果,并向财政部有关部门提出建设性建议。

财政部会计事务管理司也于1988年10月建立了会计准则课题组。课题组在1989年3月提出了《关于拟定中国会计准则的初步设想(讨论稿)》和《关于拟定中国会计准则需要讨论的几个主要问题(征求意见稿)》,并在全国会计工作会议上提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准则(草案)提纲(讨论稿)》。

1991年11月26日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基本准则)(草案)的通知》,向全国广泛征求意见;在1992年7月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讨论后,1992年11月30日以部长令形式正式发布了建国以来中国第l号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并决定自1993年7月1日起在全国正式实施。

从1992年《企业会计准则》发布以后,财政部即着手草拟制定具体会计准则,为保证准则质量,分别成立了国外、国内两个咨询专家组和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1996年完成了30多个具体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分四辑印发各地征求意见。到2001年先后修订、颁发了16项具体会计准则。

2006年2月15日颁发38项具体准则形成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这些具体准则的制定颁布和实施,规范了中国会计实务的核算,大大改善了中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和企业财务状况的透明度,为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证券市场的发展、国际间经济技术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具体准则是在基本准则的指导下,处理会计具体业务标准的规范。其具体内容可分为一般业务准则、特殊行业和特殊业务准则、财务报告准则三大类,一般业务准则是规范普遍适用的一般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要求,如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职工薪酬、所得税等。特殊行业和特殊业务准则是对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的会计问题做出的处理规范;如生物资产、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原保险合同、合并会计报表等。财务会计报告准则主要规范各类企业通用的报告类准则;如财务报表列报、现金流量表、合并财务报表、中期财务报告、分部报告等。

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有关中央管理企业:

为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等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我部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现予印发,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执行该38项具体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现行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274 评论(10)

amy20060207

基本准则1个,具体准则41个,明细如下:1、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14年修订)2、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3、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2014年修订)4、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5、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6、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7、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8、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9、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10、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2014年修订)11、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12、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13、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14、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15、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16、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17、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18、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19、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20、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21、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22、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23、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4、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25、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26、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原保险合同27、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28、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29、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30、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31、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2014年修订)32、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33、企业会计准则第32号-中期财务报告34、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2014年修订)35、企业会计准则第34号-每股收益36、企业会计准则第35号-分部报告37、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38、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2014年修订)39、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40、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2014年新增)41、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2014年新增)42、企业会计准则第41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2014年新增)

263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