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头的奋斗
会计制度规定,在期末(月末、季末、年末),为了编制会计报表,需要进行结账。其中一个方面就是结清各损益类账户,据以确定本期利润。一、在月末,首先要根据权责发生制的要求,调整有关账项,合理确定本期应计的收入和应计的费用。比如计提本月的固定资产折旧,进行无形资产摊销,按配比原则结转销售成本,计算本月应付的银行借款利息……等,登记有关的损益类账户。并结出各账户余额。二、将损益类账户余额全部结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结平所有损益类账户。(注:计算本期利润有两种方法,账结法和表结法。账结法每月末均要进行损益类账户的结转;表结法平时不结转,只需将损益类账户的发生额直接填在利润表中计算各期的利润,但在年末也要结转损益类账户的全年发生额。结转后损益类账户无余额)三、结转本月收入和费用的账务处理:1、结转各项费用、损失类科目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销售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营业外支出2、结转各项收入、利得类科目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净收益)(如果是净损失,应记贷方转入“本年利润”的借方) 投资收益(净收益)(如果是净损失,应记贷方转入“本年利润”的借方) 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3、确认所得税费用(假设不存在递延所得税)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4、将所得税费用转入本年利润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四、具体核算请参看《会计实务》有关章节内容。
徐珊珊11
月末,结转本月各项收入和费用计分录:
1、结转成本类科目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2、结转收入类科目
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3、结转费用
借:本年利润
贷: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为了使“本年利润”科目能准确、及时地提供当期利润额又不增加编制分录的工作量,单位在实际工作中“本年利润”账页采用多栏式。
把“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等项科目,由一级科目转变为“本年利润”下的二级科目使用,减少了结转时的工作量。
但“收入”、“成本”下设的产品明细账仍需按数量和金额登记。按“附表”账页中期末结出发生额。
在编制损益表时不用查看多本账簿,只通过“本年利润”就能满足编制损益表的需要。“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项费用。
每月的发生额不大或业务笔数不多,也可直接作为“本年利润”的二级科目使用,以减少结转的工作量。
看i哦飞机
将收入、费用、成本科目余额都结为0借:主营业务收入借:其他业务收入贷:主营业务成本贷:其他业务成本贷:管理费用贷:销售费用贷:财务费用贷:营业税金及附加贷:本年利润年末把“本年利润”余额全部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借:本年利润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蓝晶灵儿
月末分配结转本月制造费用,会计分录为:借:生产成本—A产品—制造费用生产成本—B产品—制造费用贷:制造费用发生制造费用时,借:制造费用贷:原材料等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成本。企业应当根据制造费用的性质,合理地选择制造费用分配方法。制造费用包含间接材料费、间接人工费用、折旧费等。企业应当根据制造费用的性质,合理地选择制造费用分配方法。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财政部财会[2006]18 号)制造费用的主要账务处理:(一)生产车间发生的机物料消耗,借记本科目,贷记“原材料”等科目。(二)发生的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等职工薪酬,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三)生产车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借记本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四)生产车间支付的办公费、水电费等,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五)发生季节性的停工损失,借记本科目,贷记“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等科目。(六)将制造费用分配计入有关的成本核算对象,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劳务成本”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幸福顺延
确认收入分录:借:应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销售结转成本分录: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结转利润分录:借:主营业务收入;贷:本年利润。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企业销售商品时,如同时满足了以下5个条件,即可以确认为收入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4、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主营业务成本结转是企业一般在确认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收入时,或在月末,将已销售商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转入主营业务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一、会计分录(AccountingEntry,又称:记账公式,简称分录)是指根据复式记账原理,列出每笔经济业务相对应的双方账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在登记账户前,通过记账凭证编制会计分录,能够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归类情况,有利于保证账户记录的正确,便于事后检查。二、会计分录在实际工作中,是通过填制记账凭证来实现的,它是保证会计记录正确可靠的重要环节。会计核算中,不论发生什么样的经济业务,都需要在登记账户以前,按照记账规则,通过填制记账凭证来确定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以便正确地进行账户记录和事后检查。会计分录有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三、计分录编制的格式,会计分录, 第一、先借后贷;借和贷要分行写,并且文字和金额的数字都应错开;在一借多贷或一贷多借的情况下,要求借方或贷方的文字和金额数字必须对齐。第二、贷方记账符号、账户、金额都要比借方退后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贷方在右。会计分录的种类包括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其中简单分录即一借一贷的分录;复合分录则是一借多贷分录、多借一贷以及多借多贷分录。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持账户对应关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四、销售返利形式,会计分录为激励经销商,很多企业都会制定返利奖励政策,目的是通过返利来调动其积极性。返利是指厂家根据一定的评判标准,以现金或实物的形式对经销商进行奖励,它具有滞后兑现的特点。通过采取以下方式:折扣销售,包括商业折扣、现金折扣及销售折让;商业返利,以平价低于进价销售,它包括现金返利和实物返利两种。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