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40

小川里沙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哪些经济主体需要会计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纯度装饰

已采纳

以下经济业务只做财务会计,不做预算会计:

1、单位受托代理的现金。

2、不属于本年度部门预算的现金。

3、应上缴财政、应转拨、应退回的现金。

预算会计和企业会计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组织目标不同

预算会计提供公共物品,具有非营利性。

核算内容不同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监督预算为基础,以预算收支为主要核算内容。

核算原则不同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掌握和拥有资源会因外部或内部特定目的需要而受到限制,会计核算要求在资产总额等于负债与净资产总额基础上,强调固定基金与固定资产总额对应,强调专款专用。

会计处理基础不同

会计处理基础是对收入或支出的确认与记录的标准。

哪些经济主体需要会计

324 评论(12)

淘淘7011

一是会计主体是能动的认识和改造会计客体的“会计人”。

二是单独进行核算的经济实体(企业)。

三是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单位。

四是指具有独立资金和经营业务,单独进行核算的单位。

我国现行的各种版本会计学书籍和辞典中“会计主体”大部分持后三种观点,将企业作为会计主体,有的也称为会计个体或会计实体。显然,人们对会计主体的界定和认识是不同的。

会计作为一门国际上通用的“商业语言”,以其自身用语的严密性和规范性而著称,对于“会计主体”这一概念的科学的求证和认知,将有助于推动我国会计学科健康的发展和会计事业的繁荣。

扩展资料:

会计职能:

1、会计的反映职能

(1)会计主要是从数量方面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通过一定的核算方法,为经济管理提供数据资料。

(2)反映职能应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的反映,即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3)会计对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要以合法真实的自我凭证为依据,要有完整的和连续的记录,并按经济管理的要求,提供系统的数据资料,以便于全面掌握经济活动情况,考核经济效果。

2、会计的监督职能

会计监督主要是利用会计资料和信息反馈对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加以控制和指导,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

会计监督除货币监督,还有实物监督。会计监督的内容,是从本单位经济效益出发,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进行的全面监督。

会计监督的目的在于改善经营或预算管理,维护国家财政制度和财务制度,保护社会主义公共财产,合理使用资金,促进增产节约,提高经济效益。

3、参与经营决策职能

所谓决策,就是从各种备选方案中选出最优方案,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决策在现代化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确的决策可以使企业获得最大效益,决策失误将会造成重大损失与浪费。

决策必须建立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而预测与决策都需要掌握大量的财务信息,这些资料都必须依靠会计来提供。因此,为企业取得最大经济效益奠定基础的参与决策的职能,是会计的一项重要职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主体

305 评论(11)

地球是个圆曲奇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是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时采取的立场以及在空间范围上的界定。会计主体既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若干个企业组织起来的集团公司,既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实体。

279 评论(13)

大大大吉CQ

1、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一般来说,只要是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都可成为会计主体。比如说一个车间是一个会计主体,车间下面的独立核算的班组也可以是一个会计主体。 2、会计主体有四类主体: 会计主体是能动的认识和改造会计客体的“会计人”。 单独进行核算的经济实体(企业)。 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单位。 指具有独立资金和经营业务,单独进行核算的单位。

271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