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驰销售一部
财政部相关文件的规定,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由三个层次组成:
1、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由财政部发布于2006年2月15日,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33号,属于财政部部门规章,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2、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由财政部发布于2006年2月15日,文号:财会[2006]3号,属于财政部规范性文件,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执行具体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原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3、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发布于2006年10月30日,属于规范性文件,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
《企业会计准则》由财政部制定,于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令第33号发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
基本准则为主导,对企业财务会计的一般要求和主要方面做出原则性的规定,为制定具体准则和会计制度提供依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企业会计准则
脸红红1121
基本准则提纲包括总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财务会计报表要素;会计计量;财务会计报告等十一章内容。
具体准则是在基本准则的指导下,处理会计具体业务标准的规范。其具体内容可分为一般业务准则、特殊行业和特殊业务准则、财务报告准则三大类,一般业务准则是规范普遍适用的一般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要求,如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职工薪酬、所得税等。
特殊行业和特殊业务准则是对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的会计问题做出的处理规范;如生物资产、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原保险合同、合并会计报表等。财务会计报告准则主要规范各类企业通用的报告类准则;如财务报表列报、现金流量表、合并财务报表、中期财务报告、分部报告等。
应用指南从不同角度对企业具体准则进行强化,解决实务操作,包括具体准则解释部分、会计科目和财务报表部分。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企业会计准则
追梦的风筝123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报告目标、基本假设、会计基础、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科目变更、财务报告。1.基本准则明确了我国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并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2.基本准则强调了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为会计基本假设。3.会计基础,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4.质量要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根据基本准则规定,它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5.会计要素是根据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所确定的财务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6.科目变更,科目名称发生变化。7.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小开心文文
简论新会计准则下带薪缺勤理由的相关
非累积带薪缺勤,是指带薪缺勤权利不能结转下期的带薪缺勤,本期尚未用完的带薪缺勤权利将予以取消,并且职工离开企业时也无权获得现金支付。以下是我J.L为大家分享的关于新会计准则下带薪缺勤理由之论文范文。
【摘要】 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自2014年7月1日开始实施,新准则中增加了带薪缺勤的相关处理。本文对新修订的职工薪酬准则中关于带薪缺勤的概念和分类进行剖析,并对带薪缺勤的会计及涉税处理进行探析,进而就新准则实施后企业对带薪缺勤理由的相关应对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 带薪缺勤 累积带薪缺勤 非累积带薪缺勤
2014年1月,财政部颁发《关于印发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的通知》(财会[2014]8号)(以下简称职工薪酬准则),该准则自2014年7月1日起实施,鼓励在境外上市的企业提前执行。新准则中对带薪缺勤进行了相关规定。
一、新修订的职工薪酬会计准则中关于带薪缺勤的规定
1、带薪缺勤的概念
职工薪酬准则第二条指出,带薪缺勤是指企业支付工资或提供补偿的职工缺勤,包括年休假、病假、短期伤残、婚假、产假、丧假、探亲假等。
在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财会[2006]3号)以及相应的应用指南中均未涉及带薪缺勤的内容。本次新修定的会计准则第一次明确了带薪缺勤的概念,有利于规范相关的会计处理。
2、带薪缺勤的分类
职工薪酬准则第八条指出带薪缺勤分为累积带薪缺勤和非累积带薪缺勤两类。累积带薪缺勤,是指带薪缺勤权利可以结转下期的带薪缺勤,本期尚未用完的带薪缺勤权利可以在未来期间使用。非累积带薪缺勤,是指带薪缺勤权利不能结转下期的带薪缺勤,本期尚未用完的带薪缺勤权利将予以取消,并且职工离开企业时也无权获得现金支付。
结合我国企业的做法,在实务中,累积带薪缺勤分为离职时未使用部分可获得货币补偿的带薪缺勤和离职时未使用部分不能获得货币补偿的带薪缺勤;非累积带薪缺勤也分为未使用时可获得货币补偿的非累积带薪缺勤和未使用时不能获得货币补偿的非累积带薪缺勤。不同的类别在会计处理中有所差别。
二、新修订的职工薪酬会计准则下累积带薪缺勤的会计及涉税处理
1、累积带薪缺勤的'会计处理
根据职工薪酬准则的规定,对于累积带薪缺勤,企业应当在职工提供服务从而增加了其未来享有的带薪缺勤权利时进行确认,并以累积未行使权利而增加的预期支付金额计量。企业应当根据本企业的带薪缺勤制度,区分离职时未使用部分可获得货币补偿以及不能获得货币补偿的情况分别进行账务处理。
(1)累积带薪缺勤当年未使用。根据规定,员工未使用的累积带薪缺勤,在职工提供服务时确认。借记“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等相关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累积带薪缺勤”,金额为累积带薪缺勤天数乘以员工日薪。
例1:根据甲企业的职工薪酬管理制度规定,甲企业的M管理人员每年可享受8天带薪年假,当年未使用的年假可结转下年,截止2013年12月21日M未享受带薪年假为5天,M的日薪为200元。
账务分析:根据规定,员工未使用的累积带薪缺勤,在职工提供服务时确认。2013年12月31日会计处理:
借:管理费用 1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累积带薪缺勤 1000(5?鄢200)
(2)享受带薪缺勤。根据规定,享受累积带薪缺勤时,企业支付了计提时确认的支付义务。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累积带薪缺勤”,贷记“银行存款”,金额为享受的累积带薪缺勤天数乘以员工日薪。
例2:承例1,M在2014年享受了3天带薪年假,休假期间工资正常发放。
账务分析:根据规定,享受累积带薪缺勤时,企业支付了例1中的确认的部分支付义务。另需要计提未使用2014年年假8天的相关义务。会计处理如下:
借:应付职工薪酬—累积带薪缺勤 600(3?鄢200)
贷:银行存款 600
借:管理费用 1600
贷:应付职工薪酬—累积带薪缺勤 1600(8?鄢200)
(3)离职时未使用的带薪缺勤可获得货币补偿。需要分两步来进行会计处理,第一步计提补偿标准超出已计提的部分,借记“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等相关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累积带薪缺勤”,金额为未使用累积带薪缺勤天数乘以日补偿标准减去未使用的天数已经计提的部分。
例3:承例2,M在2015年初离职,离职时未使用的年假为10天。假定甲企业规定未使用的带薪缺勤可获得货币补偿,补偿标准为日薪的3倍。
账务分析:由于离职时按日薪的3倍作为补偿,会计处理需要分两步来做,第一步计提增加的2倍日薪,第二步支付,会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 4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累积带薪缺勤 4000(10?鄢2?鄢200)
借:应付职工薪酬—累积带薪缺勤 6000(10?鄢3?鄢200)
贷:银行存款 6000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