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94

jessiedido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瑞士会计制度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已然晕菜

已采纳

两大模式会计特征的不同为:

(一)对待“真实公允性”的态度

在美英会计模式中,“公允”优先,允许为达到“公允”而不符合具体的法定要求,只要对其理由和做法作出披露,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一般对企业财务报表所披露信息的最低程度作出规定;而在欧洲大陆模式中,第一位是“合法”,受欧盟第4号指令的“真实公允”要求的影响,为达到公允而将导致不合法的,表内的列报仍要求合法,而只能在报表注释中对公允的情况加以披露,由于“真实公允性”不是欧洲会计的主要特征,因而在法律上对财务信息披露的要求非常有限。

(二)对待会计不确定性的态度

在美英会计模式中,采取的是适度的稳健主义原则。主要体现在“只预计损失,不预计收益”的惯例上,对资产的估价则要求公允而不能任意低估。而欧洲大陆会计模式则往往过于审慎,企业为了尽可能减少税负,故意压低收益,计提大量的、名目繁多的“准备”和“隐匿资产”,秘密准备既合法也不引起股东和有关人士的怀疑。

例如,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美国的公认会计准则要求以“市场价格的下跌已不可逆转”为前提;而在欧洲大陆,会计准则对此无限制,有的对市价变动风险较大的存货(比如出口商品),即使在财务报告日市价没有下跌时,也可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三)对待收益确定的态度

在美英模式中采用的是总括收益观,非常损益和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要通过收益表而不能直接计入留存收益,该模式要求明确地按年度分期,反对收益平稳化;但在欧洲大陆会计模式中,允许把非常损益和会计政策变更影响直接作为股东权益的调整而直接计入留存受益,该模式认为,按年度分期过于短暂,因而允许甚至支持在报告年度之间进行某些方式的收益平稳化,在利润分配中预先提留公积(法定的和任意的)的制度,是欧洲大陆会计模式中通常的做法。

(四)对待会计透明度的态度

在美英会计模式中,由于公司股权分散,因此特别强调财务报告的信息要符合“充分披露”原则,达到高透明度,以便使相当慎重的投资者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风险程度。但在欧洲大陆模式中,由于股东权益高度集中,公司的组织结构倾向于保护管理者,企业的有关规章制度一般由银行(有时既是债权人又是所有者)和其他内部人(例如企业集团管理层中的公司成员代表)制定。

这些银行和内部人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了如指掌,公司没有必要再向他们提供经过充分披露的信息。如德国在1998年才要求上市跨国公司披露现金流量表、分部报告。整个上看,欧洲模式在对待会计透明度的态度上呈现出较高的保密性倾向。

(五)对待企业债务的态度

在实行美英模式的国家中,短期经营效益和偿债能力在企业理财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在

欧洲大陆国家里,重视的则是企业的长期经营效益和财力。由此引发两大模式的众多会计差异,如在资产负债表的项目次序上,美英企业将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置于最上端,而欧洲模式正好与之相反;在财务报告的目的上,美英模式是建立在资本市场发展基础上的会计准则,它把保护投资人的利益放在首位,因此,它把企业费用、成果按相应期间归属的原则放在了谨慎原则之前,而对于欧洲会计来说,财务报告首先是偿债能力的反映,

以保护债权人的利益。财务报告的作用主要反映公司留存部分以及分红部分,在这个前提下,欧洲模式特别强调会计的谨慎原则。会计的谨慎原则以法的形式体现出来,相比之下,会计费用、成果按相应期间归属的原则放在了次要位置。

瑞士会计制度

107 评论(11)

xuliduruixue

1、会计准则的结构层次不同。我国会计准则结构由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构成,并将类似于概念框架的内容归入了基本准则中,而国际会计准则却不存在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之分。

2、会计准则的涵盖范围不同,我国会计准则涉及范围仍然较小,仅仅是一些较为常见的经济业务,而且规定得不够详细,可操作性较差,对一些新问题未能涉及。

而国际会计准则是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41项会计准则涵盖了几乎所有的经济业务,具有明显的市场经济特征。

3、会计准则的侧重对象不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范的重点在于利润表,以收入、利润的恰当合理的配比为先,属于利润表观,而国际会计准则规范的重点则在于资产负债表,以资产、负债的准确计量为先,属于资产负债表观。

4、会计准则的计量模式不同。我国会计准则的核心计量属性是历史成本,绝大多数情况下禁止使用公允价值;而国际会计准则的核心计量属性是公允价值,以增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以固定资产的计量基础为例,我国准则规定一般采用历史成本,而国际会计准则规定采用公允价值或历史成本。

扩展资料:

中美两国会计制度的差异因素:

1、经济因素是直接影响会计发展的最重要的环境因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我国会计的优势和缺点比较明显,我国的会计制度在政府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干预和管制的前提下,其优势是便于宏观经济调控和对国内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弊端是制约企业会计的积极性难以应对变化万千的经济环境。而美国采取宽松自由的模式优缺点与我国截然相反。

2、法律因素是对会计发展具有直接影响力的因素。

中国《会计法》对有关会计内容进行法律规定,且《会计法》是制定一切会计法规制度的母法,公司法等其他法律虽然也有少量会计规定,但处于附属地位。根本体制的不同是导致中美两国会计发展出现差异的直接原因。

3、人文因素是两国会计制度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

人文因素对会计的发展有着十分特殊和重要的影响。使得每个国家的会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国特有的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国家的、民族的特色。美国是一个开放性的国家,民众对不确定、不明朗因素反应较弱,善于接受新生事物和有差异的因素;人们注重成就感、英雄感、决断能力和物质上的成功。

参考资料:中美会计制度比较与启示

262 评论(9)

月想月乐

中国会计制度与美国会计制度的差异就在于IFRS、US GAAP的不同。

一、在存货成本的计算方法不同

1、 IFRS规定禁止使用后进先出法。

2、US GAAP规定可以采用后进先出法。

二、在存货减值的转回不同

1、 IFRS规定在满足一定的条件时﹐需予以转回。

2、US GAAP规定不可以转回。

三、在现金流量表中收取和支付利息的分类不同

1、 IFRS规定可包括在来自经营活动、投资活动或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中。

2、US GAAP规定必须归类为经营活动。

四、辞退福利不同

1、IFRS规定没有区分开“特别”和其他辞退福利﹐在雇主表明承诺会支付时确认辞退福利。

2、US GAAP规定当雇员接受了雇主提供的条件且金额能够合理估计时﹐确认“特别”(一次性)辞退福利;当雇员很可能有权享有﹐且金额能够合理估计时﹐确认合约性辞退福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美国通用会计准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制度

304 评论(10)

屈小兔.

会计惯例国际差异的比较分析:2000年12月,国际“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发布了一份关于 2000年度的世界公认会计准则研究报告(GAAP2000)(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对53个国家和地区的公认会计准则(包括有关会计的法律、准则、制度、规定、惯例等,以下简称本国准则)与62个有关国际会计准则主要问题的调查比较,揭示了世界上主要国家和地区(以下简称国家)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IAS)的最新差异情况。一、不同国家对国际会计准则的认同程度1、差异最小和最大的国家根据报告提供的资料分析,本国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最接近的国家是塞浦路斯。在塞浦路斯,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是以《公司法》和《塞浦路斯证券交易规则》(Cyprus Stock Exchange Regulations)为依据的。但这两者都未制订详细的本国会计准则,而是都要求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应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一致。对于非上市公司,该国的《公司法》并未做要求,塞浦路斯注册会计师协会,建议也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一致。因此,可以说塞浦路斯会计已实现国际化。本国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联邦。俄罗斯与国际会计准则的重大差异既有现实的原因,又有历史的原因。历史上俄罗斯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为了适应计划经济的需要,俄罗斯制订了一套详细的会计制度,这些制度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俄罗斯实行私有化后,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结合西方国家的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对传统的会计制度进行改革,但仍保留了许多过去的特点,因此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较大。2、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程度逐步缩小自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特别是近几年会计准则的颁布和实施,使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程度正在缩小。在53个国家(地区)中排第22位,居于中等程度。3、经济是否发达对本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影响不大经济是否发达对本国会计的发展水平影响很大,但对本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却影响不大。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本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可能差异较大,也可能差异较小。例如,同是经济发达国家的英国和德国,其会计准则的差异程度分别排名第12位和第49位;同是发展中国家的塞浦路斯和阿根廷,其会计准则的差异程度分别排名第1位和第51位。4、国家的大小对本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影响不大大国往往有能力自己制订本国的会计准则,而小国往往没有这方面的能力。但是否独立制订本国的会计准则并非是导致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的重要原因。这是因为大国在制订自己的会计准则时,对国际会计准则的借鉴可能多也可能少,因此,本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可能小也可能大。例如,加拿大和俄罗斯都是独自制订本国会计准则的国家,但两者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程度却有很大的不同,前者排名第16位,而后者排名第53位。小国不独立制订自己的会计准则,其会计实务可能直接遵照国际会计准则办理,也可能与国际会计准则格格不入。例如,同是国土面积较小的塞浦路斯和冰岛,其会计准则的差异程度分别排名第1位和第28位。5、语言是否相同对本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影响不大例如,同是英语国家的南非和印度,其会计准则的差异程度分别排名第2位和第35位。而语言不同的国家其会计准则却可能与国际会计准则很相似。二、不同国际会计准则的认同程度1、发布生效日期越早,认同程度一般越高;反之,认同度越低。若仅就报告(GAAP2000)提供的资料分析,认同度最高的国际会计准则是《IAS23——借款费用》;认同程度最低的是《IAS22——企业合并》。前者的生效日期是1995年1月1日;后者的生效日期是1999年7月1日。2、准则规范的内容越少,认同程度一般越高;反之,认同度越低。认同程度最高的《IAS23——借款费用》,其规范的内容只有31段,内容少于31段的国际会计准则只有4个,它们分别是:《IAS10——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共23段;《IAS24——对关联者的披露》,共26段;《IAS15——反映价格变动影响的信息》,共27段;《IAS28——对联营企业投资的会计》,共29段。认同度排在最后的《IAS22——企业合并》其规范内容多达103段。主要国家(地区)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程度表差异数排序 国家或地区 差异数1 塞浦路斯 32 南非 43 秘鲁 74 泰国 95 墨西哥 116 以色列 137 巴基斯坦 138 朝鲜半岛共和国 149 挪威 1410 爱沙尼亚 1511 爱尔兰 1512 英国 1513 丹麦 1714 印度尼西亚 1815 澳大利亚 1916 加拿大 1917 马来西亚 1918 新西兰 1919 沙特阿拉伯 1920 新加坡 1921 瑞典 1922 中国 2023 荷兰 2024 委内瑞拉 2125 埃及 2226 菲律宾 2227 美国 2228 冰岛 2329 伊朗 2330 摩洛哥 2331 中国台湾 2332 巴西 2433 日本 2534 土耳其 2535 印度 2636 葡萄牙 2737 意大利 2838 卢森堡 2839 中国香港 2940 瑞士 2941 捷克共和国 3042 芬兰 3043 智利 3144 法国 3145 西班牙 3146 希腊 3247 比利时 3348 奥地利 3440 德国 3450 波兰 3451 阿根廷 3552 匈牙利 3553 俄罗斯联邦 423、涉及税法的准则,认同度一般较低。例如,在调查涉及的29项国际会计准则中,《IAS12——所得税》的认同度排名靠后,为第21位。4、涉及职工福利的准则,认同度一般较低。例如,在调查涉及的29项国际会计准则中,《IAS19——雇员福利》的认同度排名为倒数第3位。5、长期得不到认同的准则。 1988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就各国适用国际会计准则的情况,向务会员国发出调查表进行调查,收到了40个国家的答复。结果表明,与各国国内准则差异较多的国际会计准则有6个,它们分别是:《IAS14——分部报告》,《IAS15——反映价格变动影响的信息》,《IAS17——租赁》,《IAS24——对关联者的披露》,《IAS12——所得税》,《IAS22——企业合并》。12年来,这6项准则中只有《IAS15——反映价格变动影响的信息》的认同度有了提高,其它5项准则尽管都进行了修订,但仍难以被国际社会所接受。

153 评论(10)

激动的小胖

一、德国会计的外部环境在西方各国中,德国以其实行社会市场经济制度而闻名于世。在各国会计模式中,德国的会计模式具有独特的特点,突出表现在会计制度及实务深受公司法和税法的影响,强调会计处理和财务报告面向公司,保护公司利益,并且会计程序和方法具有统一性的特点。德国会计模式对荷兰、瑞士、瑞典、以色列、丹麦等国产生很大的影响,通常国际会计上把这些国家的会计模式统称为“德意志会计模式”。各国会计模式的形成都是多种外部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决定了会计模式的具体内容。要研究某国的会计,首先要分析其面临的环境因素。下面就对深刻影响德国会计的经济、法律以及文化环境进行分析,以期更深刻理解德国会计。1、 经济环境(1)“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德国实行“社会市场经济”模式,这是一条既不同于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不同于集中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的“第三条道路”。在这种经济模式下,国家的职能是维持良好的秩序,使经济在既定的框架下面运行。国家要建立各项与社会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以保障经济运行。因而,德国会计规范主要是由政府来制定,具有较强的刚性。(2)发达的银行体系和相对不成熟的证券市场德国政府对银行业的管制大大松于英、美等国,银行业获得空前发展。德国的银行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投资信托公司于一身。一些主要的银行影响和控制着整个国家的金融系统。它们向企业提供一套完整的金融服务,绝大多数的股票交易业务是由银行而不是各投资公司经营的,全国工业企业的绝大部分资本也是由银行提供的。相比之下,德国的证券市场不能与德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相匹配。在1975年至1990年,德国企业以发行股票方式筹措的资金仅占外部资金的5%左右。在这十五年间,股票发行额每年约60亿马克,股票市价总额占国民生产总值仅为10.7%,而美国则为49.8%。虽然近年来,德国股票市场有了较大发展,但其证券市场依然难以与银行业对经济的影响相提并论。由于银行有自己的渠道,获取所需有关企业经营的各类信息,而股票投资者的力量又比较薄弱,企业很少有压力去增强财务报告的有用性及披露更详细的信息,以满足更广泛的报告使用者的需要。发达的银行银行业必然使得德国会计主要是以保护银行利益为目标,在会计核算上采用过分的谨慎原则。

95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