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飘linn
借:应付账款——暂估入账贷:应付账款——某企业
这个分录不是暂估入账的分录,是把之前某企业应付账款暂估入账的结转到正式应付账款-某企业的账户的分录。这样做分录也不规范。正规的做法是发票没到暂估入账,等发票回来红冲暂估按发票入账。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于已验收入库的购进商品,但发票尚未收到的,企业应当在月末合理估计入库成本(如合同协议价格、当月或者近期同类商品的购进成本、当月或者近期类似商品的购进成本、同类商品同流通环节当期市场价格、售价*预计或平均成本率、等)暂估入账。
暂估入账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库存商品
贷:应付账款——暂估款
必须注意的是,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不能申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因此,不存在进项税额的暂估抵扣问题,且上述分录中,暂估金额应当按照不含税价格口径暂估。
1、首先应当按照上述规定暂估入账,然后,与其他正常入库入账的库存商品一样,一并计算库存商品发出(包括说的销售出库)成本。编制会计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2、收到发票后的处理:
次月初,冲回暂估入库成本,以红字编制如下分录:
借:库存商品
贷:应付账款——暂估款
3、取得发票后,编制正式入帐分录:
借:库存商品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公司 等
对于上月暂估入库并已销售商品的销售成本,从理论上应当进行调整,但是,由于企业购销活动的经常性和大量性,从会计的重要性原则出发,出于简化会计核算的考虑,对于暂估成本的发出成本,不予单独进行调整,而是随库存商品今后的收发业务自行消化。
这也就是企业会计制度强调的暂估入库成本时应当合理估计的原因之一。因此,在计算当月发出库存商品成本时,应当仍然按照规定的方法正常计算确定发出成本。
由于月初红字冲回入库,并且取得发票正式入帐,两者相抵,余额为暂估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额。所以,该差额实际上应当由本月发出和月末结存的库存商品承担了。
但是,如果本月同类商品,既无月初结存,又无购销业务发生的,或者企业是使用个别计价法计算存货的发出成本的,或者暂估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额巨大的话,则该暂估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额(包括及其连带影响的其他存货成本),应当调整并转入销售成本。编制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 等
贷:库存商品 等
如果暂估成本大于实际成本的,应当以红字编制上述分录。
扩展资料:
应付账款是指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或接受劳务供应等业务应支付给供应者的账款。应付账款是由于在购销活动中买卖双方取得物资与支付货款在时间上的不一致而产生的负债。企业的其他应付账款,如应付赔偿款、应付租金、存入保证金等,不属于应付账款的核算内容。
1、应付账款核算使用的主要科目
为了总括地反映和监督企业应付账款的发生及偿还情况,应设置“应付账款”科目。该科目的贷方登记企业购买材料、物资及接受劳务供应的应付但尚未付的款项;借方登记偿还的应付账款、以商业汇票抵付的应付账款;期末贷方余额表示尚未支付的应付款项。该科目应按照供应单位设置明细账,以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2、应付账款主要的账务处理
公司购入材料、商品等验收入库,但货款尚未支付,根据有关凭证(发票账单、随货同行发票上记载的实际价款或暂估价值),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等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科目。
企业接受供应单位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应付但尚未支付的款项,应根据供应单位的发票账单,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有关成本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科目;企业偿付应付账款时,借记“应付账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企业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抵付购货款时,借记“应付账款”科目,贷记“应付票据”科目。企业的应付账款,因对方单位发生变故确实无法支付时,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可视同企业经营业务以外的一项额外收入,借记“应付账款”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暂估入账
Lucky小钰
1、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负数,说明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
2、会计分录:
购买时:
借:材料采购。
贷:银行存款。
入库时:
借:原材料。
贷:材料采购。
材料成本差异。
3、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材料成本差异+当月入库成本差异)/(期初原材料计划成本+当月入库材料计划成本)× 100%。
学好会计:
1、想学好会计一定全面复习,关于书中的知识切不可摸棱两可。要勤加练习有关的计算类型的选择题。要作到又快又准。关于会计政策之类的规则更是要叫的准。虽然每年多选题都 有你不曾遇到的选项,但若是能把曾经作国的那些选项每一个都弄懂吃透考试的时候也不会显得太过于紧张。
2、关于综合题,复习次问题要求精而不能求泛。有的人认为看到的题越多越好,但事实相反。一下午你弄懂一道题完整的综合题比你半懂不懂的看2道题要受用的多。
为了不至于让自己信心大减,初始的时候看过题目就可以直接看答案,但看懂不是目的,要去钻研其中的奥妙只处,合上答案自己再用心体会题目的用意再在自己条理清楚的情况下去做答案。相信这样做到10个题目以上就会对会计有更进一层的认识。
3、考试之前的串讲一定要听,且一定要听名师讲。张志风老师的名声不是吹出来的。考前这一串讲最好是要听现场的。细细去体会老师不能明说只能暗示你的重点内容。这个时候信息就是方向,自己做到全面复习的情况下重点加强当年的重点内容,信心必将大增。
4、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CPA考试的魅力就在它已不单单是考一个人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更是对一个人各方面综合能力,特别是一个人心理承受能力,最后时刻保持冷静的心理状态能力的一种考验。
多少会计知识掌握的相当不错的人在看了卷子后乱了方寸,多少在还有半个小时才到时间的人在看到表格就主动放弃了。最后一道题为什么要那么大的信息量?其实不见得就是每个字都是有用的,但干扰你的心态,扰乱你答案的心境却是出题人的用意所在。
susyweswes
你不明白的会计分录是错误的31是节约出库差异不论是超支还是节约都在贷方反映。就是说,结转时,节约用红字,超支用蓝字。你的这道题目里,结转发出材料成本差异的会计分录为: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20(红字) ——辅助生产成本 10(红字) 制造费用 1 (红字)贷:材料成本差异 31(红字)
lifang88322
题目中有:(3)用银行存款实际缴纳所得税300000元。 所以分录为:(4)实际交纳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00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0 而应补交的33300应该是在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后才做的,题目中没有要求做此分录,
侠女游浆糊
企业这样操作是冲销暂估应付入账金额,转换为应付款项。说明企业此时收到了对方开具的发票,并未进行应付款的暂估入账。一般情况下,暂估入账分录为:
1、收到商品,但未收到发票:
借:库存商品(或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入账
2、收到对方开具发票,冲销暂估款:
借:应付账款-暂估入账
贷:应付账款-某企业
3、实际支付后,冲销应付款:
借:应付账款-某企业
贷:银行存款
这才是一笔完整应付账款分录。
扩展资料
暂估入账: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于已验收入库的购进商品,但发票尚未收到的,企业应当在月末合理估计入库成本(如合同协议价格、当月或者近期同类商品的购进成本、当月或者近期类似商品的购进成本、同类商品同流通环节当期市场价格、售价*预计或平均成本率、等)暂估入账。
参考资料
暂估入账-百度百科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