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07

35号小祁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公社小队会计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奥迪风度

已采纳

书记1名;乡长1名;副乡长1名;书记员1名;办事员2名;武装部长1名;民兵营长1名(当年没有警察,民兵营长管理社会治安和每年的民兵训练,有事件都是全民皆兵);最后就是有2名宣传员(当时叫电影员)。一个乡总人数加起来一共10名人员(包括领导和工作人员)。望采纳,谢谢

公社小队会计

334 评论(10)

假小肥仔

生产大队设书记、副书记、治保主任、民兵营长、妇女主任、共青团书记、大队会计、大队出纳等。生产队属一级核算单位,设生产队长、副队长、会计员、出纳员、保管员、记工员。有的设有民兵排长和妇女队长。队长负全责,生产队队长很难当,没有特权,队里大大小小的事都要亲力亲为,吃苦在前,享受于后,社员由生产队长排工干活,开工要走在别人前面,收工要排在最后面,脏活累活别人不愿做或做不了的农活,队长必须做。但当时能当一个生产队长也是一种政治荣誉,只有贫下中农才有资格当队长,是群众真正的贴心人、带头人。副队长协助队长,会计负责记收支帐目、搞年终结算和分配分红计算,保管负责粮食等实物的保管和分发,粮食种子、公用物品及工具保管等,出纳员管现金的收入、支出,记工员每天晚上在社员的工分手册里记工分。所以,粮食、财物、现金、工分、账目都由不同的人员管理,有会计帐、出纳帐、实物保管帐、工分帐,有条不紊!生产队长、副队长、妇女队长、会计员、保管员、出纳员和记工员每年有一些工分补贴。

325 评论(12)

拎拎同学

特点是“一大二公”,高度实行公有化。就以我的家乡徐水来说,在生产力达不到的情况下强制实行所有生活用品统一配给,只进行了一个月就造成了物资匮乏。

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 成立于1958年7月1日,《红旗》杂志第3期发表了陈伯达写的《全新的社会、全新的人》的文章,提出“把合作社办成一个既有农业合作,又有工业合作的基层组织单位,实际上是农业和工业相结合的人民公社”。接着第4期《红旗》杂志又发表了陈伯达写的《在毛泽东同志的旗帜下》的文章,明确引证了毛主席的指示:“毛泽东同志说,我们的方向应该逐步地、有次序地把工(工业)、农(农业)、商(商业)、学(文化教育)、兵(民兵,即全民武装)组成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层单位。”“一个生产小队,一般为队长一名,会计一名,保管一名,记分员一名,他们不是我们现在一般意义上的什么国家干部,也不是什么领导,他们是完完全全不脱离农村农业劳动的农民,与农民一样,在做好自己范围内的规定工作之后,也得下地干活去挣工分。大队这层组织,有大队长,副大队长,大队支部书记,大队妇联主任,民兵连长,大队会计,赤脚医生、兽医、小学老师等,这些人也不是什么国家干部,除了农忙时节之外,大部分时间到可以不用干什么农活。由于各生产大队的集体经济有强有弱,归属于大队集体经济的其他生产组织,是不相等的。我从小生活的那个大队,自己有铸造厂、粮食加工厂、砖厂、门市部、农机队、船队等经营组织,其他还有福利性的卫生所、小学等。公社这一个层面,基本上可以说是一个带有经济经营过程的一个国家基层管理单位。当时公社的经济实体部分有粮食加工厂、农机站、砖厂、五金厂、林场、渔场、商店、知青农场、种畜场等,福利性的有一个初中学校和一个高中学校、书店、合作社、粮种站、卫生院等。公社里的人,有属于国家干部的,百姓一般称呼为吃商品粮的,也有大量干着国家基层管理工作而拿工分的(布袋粮),有点像城市里的以工代干的那么”

174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