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9

  • 浏览数

    208

知足知不足m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缺高端

9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向土豆要努力

已采纳

有管理才能、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财务人才的确很少,与职业教育和传统理念有关。

会计缺高端

249 评论(11)

吃吃吃吃吃Chen

一、缺乏管理思维。大部分学校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都是偏重于基础教育,可是会计学是一个管理专业啊,在学校没有形成管理学思维,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养成这种思维要困难的多。我导师有过一段很精彩的描述,大概是:会计人员徘徊在借贷之间,沉迷于报表当中,淹没在会计凭证的汪洋大海里。说的就是会计人员不知跳出基础工作的框架,把格局放开。我遇到过很多从业十年以上的人,自己管辖的一亩三分地驾轻就熟,但为什么这么做,不知道,这么做有什么利弊,不知道,这么做对管理有什么贡献,不知道。只知实务,连流程设计都无力置喙。管理思维的先天缺乏制约了很多会计人员往高级人才发展。

二、待遇偏低。相比较于其他专业,会计人员大部分赚的是平均工资,温饱无忧,富贵莫求。与我同龄的程序员大部分的薪酬是我的3倍以上,毕业后放弃会计专业从事金融、销售等工作的同学,大部分薪酬是我的2倍以上。我们曾经探讨过一个问题,如果纯从事财会行业,靠诚实劳动所得,想要在北京住上200平米的大房子,该怎么做?大部分人给的答案是只能去会计师事务所做合伙人。点开招聘网站搜索,月薪2-3万的会计人员就已经可以达到财务总监级别了,且这种职位不乏要求年资10年以上,从事相关管理岗位5年以上的要求。偏低的待遇直接导致了相当一部分优秀人才的转行。

195 评论(14)

扶阿婆过马路

数十年的财会热过去了,时至今日还没有出现会计高级人才的井喷,其实我觉得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大多数的人对于高级人才的要求过高,因为大多数的财会人员他们如果想要向着高级人才方向走的话,肯定是要考取高级的职称的,那么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肯定是会去考取,但是每年的这种考取的人数肯定是很少的,那么相比较来说就是选拔人才的门槛变高了,而且对于财会工作者而言的话,肯定是想着安稳什么的,所以没有很强烈的考取想法。

对于高级人才来说其实是有很多的要求,我们所想到的一些对于人才的要求是比较多的,之所以能够称之为人才,肯定是有着一定的能力的,像是普通人的话我们肯定是不能够被称之为人才的,并且对于这样的事情来说的话,想要成为人才付出的一定会比普通人要更多,也更加困难。

实现人才井喷不仅仅只是我们所看到的这样的情况,其实更多的是我们社会的需求,我们社会并不需要每一个人都是财会高级人才,所以对于社会现阶段发展并没有达到这种大量需求的地步,并且如果想要实现井喷是要对于财会大力宣传,并且有一定的岗位实现度的,但是目前来看并没有。

并且我们所能够看到的很多的人面对财会的态度其实并不是很好,有的时候我们也能够看到大多数人其实只求温饱,并没有努力实现更多自身价值的时候,其实这里面也有一点是因为高级证书真的是很难考,所以就算是财会金融火爆了数十年,也没有实现财会高级人才的大量井喷,这是很正常的。

107 评论(14)

刹那恍惚28

一、会计高级人才依然紧缺的原因是缺乏管理思维、待遇偏低、职位层级扁平化、缺乏时间和动力。

1、缺乏管理思维。大部分学校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都是偏重于基础教育,可是会计学是一个管理专业,在学校没有形成管理学思维,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养成这种思维要困难的多。

2、待遇偏低。相比较于其他专业,会计人员大部分赚的是平均工资,温饱无忧,富贵莫求。偏低的待遇直接导致了相当一部分优秀人才的转行。

3、职位层级扁平化。无论在哪个公司,财会人员的数量绝对是相当可观的,但是会计管理职位就少的可怜。公司可以发展出多个业务部门,有多个老大,但作为支持部门,财务的老大只能有一个。

首先,这种职位层级的扁平化导致了晋升为管理岗的机会相对较小。其次,这种扁平化往往伴随着分工的细化,过度细化的分工和缺乏轮岗交流,使得这些人十几年如一日的做着简单重复的工作,对其他部分毫无了解,更遑论将整个会计流程融会贯通了。

4、缺乏时间和动力。会计人员是很繁忙的,大部分人仅是处理手头工作就要耗费大量精力,根本无暇思考提升和发展。而会计行业的相对稳定又使得很多人没有动力去提升自己,很多人从事会计行业就是考虑到它的稳定性和较广的适应性,因此没有太多动力去努力成为高级人才。

二、会计高级人才数量没有“井喷”的原因:

1、会计人才的培养重视核算会计知识,而管理会计领域的知识体系和师资都相对缺乏。在会计这个领域,会计理论的发展和实务的发展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尤其是管理会计的领域,很少见到成型化和体系化的理论知识体系,而这恰恰是成为高级会计人才需要储备的知识。

大学本、专科阶段的会计人才培养以掌握基础性知识为主,会计专业也没有成为特别热门的专业,相对其他专业,不会吸引到占据优势的优秀人才加入。

2、适合培养会计高级人才的岗位少,绝大多数企业提供的岗位不具备让会计人员通过实务操作成为会计高级人才的条件,同时,普通会计岗位不足以吸引优秀人员来从事会计工作

少数大型企业、机构的少量岗位,具备让普通会计成长为高级会计人才的条件,并培养了一些高级会计人才,由于所在企业条件相对好(企业软硬环境、薪酬福利),市场上难以有匹配的同类岗位,造成了这少数的高级会计人才很少向外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通过内部学习和晋升其他人员成为高级会计人才的机会。

3、人才的需求决定了市场需要的是基础操作性会计人员,对高级人才的需求只是少数,并且这个“高级会计人才”达标标准会越来越高。

总体上看,高素质、复合型、管理型、国际化也是会计高级人才的要求,市场对于会计人员的需求量必然也是“金字塔型”的,“金字塔”的顶端是需求最高端的会计人才,而底部是最基础的会计人员,大量的基础性岗位需求吸收了一波又一波投身会计工作的人员,往上走的路不那么容易,在95%以上的企业,会计人员即使做到了最高位置,也不能成为会计高级人才。

310 评论(14)

吃鱼的猫g

人才需求遵循二八定律。会计行业约80%从业人员从事着基础性会计工作,而这部分工作附加值、可替代性高。目前会计行业基础性从业人员已经趋于饱和,岗位竞争压力大,另外随着人工智能的应用,基础性会计岗位越来越有被机器所取代的趋势。

目前从事管理型财务岗位的从业人数约为20%,能为公司发展战略提供财务支持,精通管理、投融资、资本运营、税务筹划等复合型高端人才则更少。随着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更多的企业面临着来自转型升级的挑战,而转型的过程中少不了高端会计人才的参与和设计。

首先,这和个人追求有关,很多从事着会计的人,都是在基础岗位上,可能很多年都不升职,在他们的心里,安逸稳妥是首要的,没有什么更高的职业追求,自然就不会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

其次,中级会计考试的年限要求,有很多进入会计行业的人,其实并没有想好要不要在会计行业长久发展下去,在等待中可能就因为薪资待遇等问题转投其他行业。至于注会,考试难度大,极少数的人才能通过,如果不是真的热爱这个行业,必须要这个证书,恐怕没多少人能坚持考下来。

最后,会计的工作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相关的知识,如何与人沟通,如何管理……有很多方面的知识也都需要掌握,但是按照现在大多数的企业财会部门分工来看,会计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已经很辛苦了,有时候还要身兼数职,那么他们怎么去学习呢,这就导致了很多会计人止步不前,最后被行业淘汰。

能培养Cfo几个地方吧,首先是四大会计事务所,其次是拥有审计上市公司资格的内资事务所,再次就是上市主板的各龙头企业的管培生。很多人说有cpa就高端?有cpa你只是有点基础的理论知识,真正能培养人的是各个平台而不是证书。做财务累,待遇也不算特别好相对金融,正真名校毕业的大多考研,进券商了。

只是考过了后还需要写论文,并经聘用才是高级会计师。而且实际作用也不大,因为即使是高级会计师,水平能力不一定就会比注会高,在事务所也不能执业,更不能签名。而注会至少还是个资格,是法律规定你的职业资格,这资格,不需要单位聘用才具有。

实际工作中,需要高级会计师的职位往往可用注会去替代,而注会的职位,既不能用高级会计师来代替。

91 评论(8)

猫妖梦懿

从市场的角度来说,“紧缺”就是意味着需求量远大于供给量,那么市场的自平衡机制会发挥作用,其他职业人员和大学生的培养培训会逐步转入会计这个职业,最终会达到相对的平衡。这里的需求当然是指各类型的企业需要并且愿意提供匹配的价格,相对其他职业会存在薪酬等优势,否则各类人员也不会倾向性地流入会计职业。而且进入会计职业几乎是没有“门槛”,所以“紧缺”两个字,感觉只在部分媒体看到过这个说法,实际当中并不存在,如同很多媒体曾经说过的“精算师”职业缺口巨大,薪酬百万,实际上全国只有100多家保险公司,精算这个职业基本上只面对保险行业,几百名精算师就差不多够了,现在高校还在每年培养、还有一些其他专业的也在考证,说过剩也差不多了,“准精算师”、“精算师”、“北美精算师”也就是比其他部门员工薪酬高那么一些而已,远远不是紧缺。

172 评论(11)

wwj快乐柠檬头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觉得是因为「资本市场不够发达」以及「民企市场集中度太低」两个原因。这两个原因归根到底就是一个结论:没有人需要高质量的财务信息。高级会计和基础会计的区别是什么呢?基础会计记录收支数据,高级会计矫正、分析和预测数据。在遍地小微民营企业中,年利润不超过一亿的,单一经营业务的,公司哪里亏钱为啥不赚钱瓶颈在哪里,老板自己心里都是非常清楚的。纵然给不出严密的逻辑链,纵然量化分析数据只有:三成/五成/七成这几个档次。这个时候你跑过去跟他说,我能帮你把量化分析做到百分比小数点后x位准确,但是要80万年薪,他一定不乐意,他觉得目前的精度也够了。在巨大的国企之中,纵然有统一采购的财务系统,但是出于「反正是国家的钱」这种普遍心理,广泛存在的基础数据采集口径不一致以及质量层次不齐,导致上层用于分析决策的数据可能至少有20%的差异。这个时候你跑去跟他说我可以帮你规范化整个数据传递流程,确保保层层有复核,差异有原因。他一定瞪大眼睛跟你说:我们自有国情在此,你不要搞事情!所以说到底,到底谁需要高质量的财务数据呢?一个是资本市场的外部投资人(上市公司);一个是预感自己掌握不了公司经营情况管理层(大型外企)。因此在直接融资占比依然非常低,以及国进民退的背景下,纵然你有通天的财务数据分析整合能力,依然是「屠龙之术」。

120 评论(8)

易超风格

为什么缺乏因为工资低啊!谁都不是一毕业就成为高级人才的前期的煎熬阶段低薪考证基本能转行的都转了剩下一群人死磕。所以不要说什么紧不紧缺钱给不到位都会走

192 评论(9)

卢卡与凯丽

根据这两篇文章可以知道,决策层希望在几年内大幅度增加中高级会计管理人才的规模,以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高质量人才需求。然而,鉴于某些现实情况,在2000万会计持证人员当中,已经无法涌现出足够数量的优秀会计人才来匹配社会对中高端会计人才的强烈需求,出现了巨大的缺口,这个缺口仅仅依靠基层会计人才的成长是远远不够的,这么多年的考试情况就是明证。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量的非会计专业人员在会计师事务所从事着审计工作、在资产评估事务所从事着资产评估工作、在税务师事务所从事着税务工作,这里就不一个个列举了。值得强调的是,他们的综合素质非常的优秀,优秀到足以令人惊叹!川哥曾经有个四大同事,北大数学专业毕业,没有从业证,但是在审计工作中一听就懂,一做就对,简直是天才般的存在!对于如此的人才,会计行业自然是十分喜爱的,倘若因为他们不具备从业证而把他们堵在了会计行业之外,造成供给和需求的绝缘,岂不是十分可惜!一方面,会计行业内的2000万持证人员无法满足社会对中高端会计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会计行业外却有着大量优秀的人才因为没有从业证而被挡在了门外。于是,在管理层的决策之下,供给和需求终于相遇了,给了整个社会的优秀人才更多的机会和选择,促进了人才的流动,也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了。同为会计人员,一些位至财务总监或公司分管财务工作的副总的高阶会计人员年薪动辄数百万元甚或上千万元,但那毕竟是少数,相对于2000多万会计人员而言,绝大多数普通会计人员的年薪还停留在十万元以下,所以才会有平均月薪5800元一说。会计人员薪酬为何低?大鹏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对会计的定位有失偏颇,很多公司或老板(老总)认为会计工作很简单,就数数钱算算账而已嘛,所以把财务部门与行政后勤部门归为一类,会计人员的定薪也就“顺理成章”排在末等。二是会计人员自身业务能力有限,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具有中高级职称或经验丰富的会计人员缺乏,另一方面部分会计人员安于现状不思进取重复着简单的会计核算工作。三是会计从业门槛相对较低,这个因素导致许多非会计专业人员转行从事会计工作,庞大的2000多万会计人员队伍中,很多是非会计专业转行的,人数多岗位少,也影响了整体的会计人员收入水平。

198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