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mi若闻
借“、“贷”已失去其原来的含义,变成了纯粹的记账符号。至于“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及结构。会计中的借贷,根据会计横等式来的,根据复式记账法来确定的,根据每一笔业务的发生是资产的加在借方所有者权益记在贷方
馋嘴鱼了乐
在会计中“借(Debit)”、“贷(Credit)”没有什么具体含义,只是一个符号而已。所以看到“借”、“贷”后,不要望文生义,认为“借”就是借入,表示增加;“贷”表示贷款,或是贷出。我们把个人作为一家企业来看待,把个人的收、支做为日常业务来处理,理解一下科目体系是如何建立,如何用借、贷来表示日常业务。在会计中有个很重要的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也就是说:属于刘园的钱(所有者权益)和刘园借的别人的钱(负债)都是刘园的资产(资产)。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来建立科目体系。从恒等式来看,可以把科目分为三类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因为这三类科目的余额(后面会讲解什么是余额)最终要符合恒等式,所以任何一类科目体系至少要有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与所有权益类科目中其中一种。现在取其最简单的一种科目体系:只有资产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资产类科目下有“我的现金”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下有“属于我的财产”科目。假设2005年12月之前刘园没有工作,身无分文,整天饿肚子。这时“我的现金”科目余额为0,“属于我的财产”科目余额为0。在11月底他找到了一份工作,12月1日开始上班了,公司领导看刘园聪明伶俐,一上班就发给他安家费50万现金(爽啊!什么时候我碰上这等好事!)。由于发生了收到公司的现金的业务,需要做账务处理:借:我的现金50W(刘园的钱多了50W)贷:属于我的财产50W(属于刘园的财产增加了50W)这时“我的现金”科目的余额为50W,“属于我的财产”科目余额为50W。即资产=50W,所有者权益=50W,负债=0,符合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然后,我们把负债类科目――“我的借款(也可以叫属于别人的钱)”加入到科目体系中。刘园马上要结婚了,他想买栋房子,可惜房价太高,公司给的安家费还不足以支付。他就向老鼎借了50W现金。借款的业务发生了,需要做账务处理:借:我的现金50W(刘园的钱多了50W)贷:我的负债(属于别人的钱)50W(刘园的欠别人的钱增加了50W)这时“我的现金”科目的余额为100W,“属于我的财产”科目余额为50W,“我的负债(属于别人的钱)”科目余额为50W。即资产=100W,所有者权益=50W,负债=50W,符合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刘园用公司发的安家费和从老鼎那儿借来的钱供100W,买了一套别墅。刘园继续整天饿着肚子。购买的房子属于刘园的资产,因此要在资产类科目增加一个科目“房子”。购买房子的业务发生,需要做账务处理:借:房子100W(刘园把手里的钱换成了房子,房子增加100W)贷:我的现金100W(由于买房,现金少了100W)这时“我的现金”科目的余额为0W,“房子”科目余额为100W,“属于我的财产”科目余额为50W,“我的负债(属于别人的钱)”科目余额为50W。即资产=100W,所有者权益=50W,负债=50W,符合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规律:当收到现金时,都是借:我的现金贷:其他科目,这说明“我的现金”是借方表示增加。其实大部分资产类科目都是借方表示增加。当刘园借别人钱时,负债增加了,借:其他科目贷:我的负债(属于别人的钱),这说明“我的负债”是贷方表示增加。大部分负债类科目都是贷方表示增加。当刘园收到公司的安家费时,所有权益增加了,借:其他科目贷:属于我的财产,这说明“属于我的财产”科目贷方表示增加。大部分所有这权益科目都是贷方表示增加。到了12月月底,刘园把资产列示了一下:房子余额为100W,现金余额为0,方向都在借方把负债列示了一下(属于别人的钱):我的负债余额50W,方向在贷方把所有者权益列示了一下:属于我的财产余额50W,方向在贷方严格符合公式:“资产(借方)=负债(贷方)+所有者权益(贷方)”刘园很高兴借贷平衡了,不过刘园一直感觉很饿啊!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