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03

角落小泰迪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学阎达五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雯香识女人coco

已采纳

1、阎达五

阎达五教授(1929年12月-2003年11月)生于山西祁县,1949年3月肄业于北平私立华北文法学院经济系,195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夜大学。从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大学建校至今,一直在该校工作,曾任教员、讲师、副教授、教授,担任过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主任等职务。

著作:《责任会计的理论与实践》、《社会会计》、《会计管理结构》等。

2、娄尔行

娄尔行生于1915年7月15日,祖籍浙江绍兴。1937年毕业于国立上海商学院(现上海财经大学)会计系,同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企业管理研究生院深造,1939年毕业,获企业管理硕士学位(MBA)。 学成回国后,他立志报效祖国。

著作:《基础会计》、《审计学概论》等。

3、葛家树

葛家树,男,1921年3月出生于江苏兴化,194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商学院会计系。现为厦门大学会计系教授,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委员,厦门市政协顾问,西南财经大学荣誉教授、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天津财经学院和江西财经大学等10余所大学兼职教授。

著作:《西方财务会计理论》、《会计学基础》等。

4、杨纪琬

杨纪琬教授,我国社会主义会计制度的奠基人,著名会计理论家、教育家,注册会计师制度重建和恢复的创始人。曾任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兼法制委员会委员,证监会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委员,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中国成本研究会副会长,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

著作:《会计理论探索丛书》、《经济大辞典: 会计巻》、《中国现代会计手册》 等。

5、杨汝梅

杨汝梅(1899年8月22日—1985年9月8日),字众先,河北人,会计理论家、会计教育家,中国最早的四大会计师之一,无形资产理论研究的开创者,首位列入《世界名人录》的中国会计学家。

著作:《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商誉及其会计处理》等。

会计学阎达五

228 评论(9)

edward1015

2003年11月8日上午10时,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沉浸在一片悲痛的气氛之中。我国著名会计学家、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专业顾问、中国人民大学会计财务理论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会计系博士生导师阎达五教授的遗体告别仪式在这里举行。参加告别仪式的有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张佑才同志、财政部部长助理冯淑萍教授、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汪建熙博士、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黄达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袁卫教授、中国会计学会常务副会长余秉坚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杜厚文教授等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四十余所高等院校和学术单位代表、阎达五教授亲朋友好和专程从香港、台湾以及全国各地赶来的阎达五教授指导的学生,共700余人。

184 评论(12)

Candice18611

50年代,阎教授在全面研究苏联的会计理论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实际调查,经过艰苦努力,与已故的黄寿宸教授一起合作编写了建国后第一部我国自己编写并公开出版的《工业会计核算》教科书,该书出版后在社会上影响很大,被许多高校作为教材使用。80年代是阎教授学术生涯中的重要时期。作为会计管理活动论学派的奠基人之一,在1980年在中国会计学会成立大会上与杨纪琬教授合作发表了题为《开展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几点意见--兼论会计学的科学属性》的学术论文,首次提出了会计管理概念,视会计为一种管理活动。在此基础上,又对会计作了科学的分类,提出会计按其服务对象,可分为宏观会计和微观会计,微观会计又可按其经营目标分为盈利组织会计和非盈利组织会计,盈利组织会计按管理过程又可进一步分为预测决策会计、内部责任会计和对外报告会计.这一系列学术思想在上述论著中均得到充分体现。阎达五教授继续深入研究,并于1985年和1987年分别出版了《会计理论专题》和《责任会计的理论和实践》两本专著,标志着会计管理理论初步形成。会计管理活动是相对于流行西方的会计信息系统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会计这种社会现象是伴随着人们对经济活动的管理而产生和发展的。从实践来看,会计工作的内容是伴随着经济活动的不断发展而日益丰富起来的,这和经济工作的管理是分不开的。而会计工作中属于信息处理的内容,也是伴随着对会计信息反映的经济业务进行不同程度的管理活动而进行的。即使从现代的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中,也可以找到足够的依据证明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因此,把会计这种社会现象看作一种管理工作或管理行为,比把它看作是一种独立于管理活动之外的处理信息的技术方法更符合会计实践。会计管理活动论提出后,对中国会计理论和会计工作均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引起国外会计学者的注意,专门论述管理活动论的专著--《会计理论专题》已在日本翻译出版。阎教授对学术界的另一贡献是关于会计准则的研究。早在1981年,阎教授就提出要制定一套会计核算标准以规范会计核算行为,并对此作过专门论述;1985年,在《经济效果专题》一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西方会计准则,同时提出中国的会计准则既存在概括性会计准则,也存在具体会计准则,这一观点已被我国进行的会计改革所证实;后来阎教授相继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制定中国会计准则的文章,如《制定我国会计原则若干问题的研究》等。除此之外,阎教授还在社会会计、政府及非盈利组织会计、会计电算化、金融业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等方面作出了贡献。

229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