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56

爱做美梦的鱼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金融企业会计第二版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刺xin的刺刺儿

已采纳

《金融企业会计》课程的困境(一)课时安排不合理根据学校的要求,40学时总课时需要安排4学时的自学课时,实际老师讲授的理论学时只有28学时。学生对于行业会计的业务本来就不够熟悉,且大纲涉及三个会计主体的教学,最终只有28学时重点放在商业银行会计的讲解上,把证券会计和保险会计作为学生自学的内容。由于商业银行本身业务的复杂性加之《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修订,28学时已经捉襟见肘;同时,证券会计、保险会计两大主体的核算业务客观而言是不可能在4学时学完的,只能客观上降低相应内容对学生的考核要求。(二)教材质量堪忧对比了市面上最新出版的面向本科的《金融企业会计》多本教材,发现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知识更新滞后,脱离实际。2011年2月21,财政部审议通过《财政部关于公布废止和失效的财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目录(第十一批)的决定》中已明确废止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但仍有不少教材引用该制度的相关规定。金融工具准则修改后,贷款业务核算变得更复杂,但鲜有教材根据新准则调整贷款业务核算内容,或者避重就轻的略去金融工具准则的细节要求,只讲一级科目的简单核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孟艳琼主编的《金融企业会计》(第二版)在贷款业务核算上讲解比较清晰,但久未更新,最新版是2016年的,此后相关会计准则的变化未体现在教材中,比如信用减值损失与资产减值损失的区分,比如贷款逾期和减值的处理区别与联系等。跨系统联行往来资金汇划实务已经可以通过各类系统内部完成,还有不少教材仍然在讲跨系统联行往来的中转银行的选择。第二,会计核算账户体系混乱。不同的教材涉及同一业务的账户竟然各不相同,尤其是往来业务,有的教材使用“联行往来”,有的区分“联行往账”与“联行来账”,有的区分“清算资金往来”和“待清算票据款项”的用途,有的通用“清算资金往来”等等。每位教材作者各执一词,教师在选择使用教材时无法有效对比区分。第三,教材重理论,轻案例,轻实务。不少教材在讲解核算原理时例题很少,只有理论罗列,不便于教师讲授和学生理解。对于具体业务相关的知识也缺少必要的案例资料。教材也较少配套习题,或者配套的习题未充分覆盖相关知识点。(三)缺少实训平台本身《金融企业会计》的核心是对业务的核算,而非侧重金融企业业务流程的具体实操。有的教材名为实训,实际也是单纯训练会计处理,未能体现金融企业的特色。因此安排学生实训票据业务,对于帮助学生掌握业务流程知识是有价值的。然而市面上可供比较选择实训平台较少。以智盛云智慧教育SaaS平台为例,该企业专门针对金融相关业务开发了大量针对性较强的教学平台。疫情期间试用其银行票据业务实训平台的感受较好,不是单角色模拟银行票据业务,而是多角色全流程对票据进行实操,符合教学目标。然而该平台售价20余万,作为专业限选课,仅4学时的课内实践,面临学校有限的预算,短期内申请购买的可能性极低。今后没有平台,该项实训任务几乎无法开展。(四)师资力量薄弱目前学校仅1人教授《金融企业会计》,且无金融相关行业的实践背景,纯靠自学后教授学生。但课程资源匮乏,各大公开课程网站上仅搜索到一门金融企业会计,还是SPOC性质。缺少教学团队支撑,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答,最终影响教学效果。锦绣·下旬2020年10期

金融企业会计第二版

152 评论(14)

百拜嘟嘟

会计毕业论文参考书目

1、邓春华,《财务会计风险防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2、王春峰,《金融市场风险管理》,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王卫东,《现代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4、常勋,《财务会计四大难题》,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1月第二版。

5、《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操作指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版。

[1]罗飞.《成本会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87—201,333—338

[2]王立彦,刘志远.《成本管理会计》.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256—276,367—374

[3]龚曼君.《管理会计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324—350,459—474

[4]马海清,朱光林.《决策会计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420—434

[5]GaryM.cokins.《作业成本管理》.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中译本和国财政部制定,《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证券公司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版。

1.刘仲文著《人力资源会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张文贤主编《人力资源会计制度设计》,立信会计出版社

3.中国会计学会主编《人力资源会计专题》,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4.[美]弗兰霍尔茨著《人力资源管理会计》,上海翻译出版公司

5.[美]加里·S·贝克尔著《人力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6.[美]查尔斯·亨格瑞著《成本与管理会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7.[加]斯科特著《财务会计理论》,机械工业出版社

8.[美]马歇尔著《会计信息系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高伟富著《人力资源会计教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0.刘永泽著《高级财务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1.李海波著《新编企业会计》,立信会计出版社

12.赵书和著《会计学》,南开大学出版社

13.顾爱春著《会计法规》,科学出版社

14.夏恩著《会计与控制理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5.翟文莹著《试论人力资源会计的几个基本问题》,现代财经,1999.3

16.徐勇、岳欣等《关于我国实施人力资源会计的探讨》,对外经贸会计,1999.12

17.曹世文著《试探人力资源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财会月刊,1999.8

18.徐国君、刘祖明著《人力资源会计研究述评》,财会通讯,1999.11

19.张磊、陈伟著《略谈人力资源会计的`几个问题》,财会月刊,1999.8

20.袁晓勇著《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的若干问题》,财会通讯,1999.11

21.安明硕著《对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的几点思考》,财会月刊,1999.11

326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