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球麻麻
1企业招聘中级会计师,一般是担任哪些岗位呢?首先,财务部内岗位和证书并不是直接对应关系。就我们公司来说,考过中级职称的员工里,既有主管、经理等管理层财务人,也有会计和出纳。你明白了吧,这张证书并不等于更高职位的offer。但是,从招聘的角度说,我们会对一些岗位提出“持有中级会计职称”这个要求,比如总账会计、会计主管和财务经理,三个岗位的应聘者如果没有中级职称,是根本进不了面试环节的。为什么提出这个要求呢,一方面这是个法律问题:根据《会计法》,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三年以上经历。另一方面,我们认为:只有持有中级职称或其他更高级别证书的财务人,才有胜任这些岗位的专业能力。当然,我们也会在非管理层会计岗位的招聘要求中注明:具有中级会计职称者优先。2总账会计、会计主管和财务经理是必须要有中级职称的。可以给我们介绍下这些岗位的职责和薪资范围吗?按照职位由低到高的顺序介绍一下。总账会计需要负责财务部的全盘会计套账。这个岗位的任职前提是熟悉所有会计业务的核算与复核工作,也就是具备费用会计、结算会计、往来会计、成本会计、预算会计与存货会计这些岗位所需的能力。总账会计的主要职责是编制总账、出具财务报表。会计主管是财务部中会计核算团队的主管,有的公司也把它叫做财务主管。其主要职责是根据财务制度研究、布置、检查、总结各项财务会计工作,也要编制资金筹集与使用计划,提出财务报告。财务经理是仅次于财务总监的管理者。该岗位的职责包括:负责财务部的日常管理、制定并完善企业财务制度与流程;编制并组织实施财务预算报告、管理资金与资产。薪资当然等价于岗位工作量以及能为公司带来的价值。在我们公司,我们针对这三个岗位给出的薪资范围是:总账会计6000-8000,会计主管8000-10000,财务经理10000-15000。当然,不同的城市和行业,还有企业的性质与规模都会影响薪资范围。据我了解,《会计法》规定:国有独资和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必须设置总会计师。不过这些企业中的总会计师的职责与我所说的会计主管无差。3怎么在薪资范围中确定求职者的最终工资呢?回答这个问题的前提,是确定求职者的能力符合这一岗位。我们会从工作经验、专业证书和学历三个纬度考查求职者的专业能力,从抗压、应变、沟通、执行、宏观思维五个方面考查求职者的综合能力。接下来,我们还要看求职者的职业需求和职业规划与这一岗位是否适配。在双方都“看对眼”的情况下,就要考虑你提的这个问题了。我们会根据候选人的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判断他的“市场价值”,刚刚提到的考核因素中的闪光点就会成为薪资的加分项,比如说:考过了CPA,从名校或知名财经院校毕业,有一定的大型项目负责经历等等。毕竟,薪资配得上将产生的价值,才能保证候选人长久地为公司服务。不过,确定offer上的薪资并不是我们HR单方决定的结果,它需要经历我们和候选人之间的博弈。4专业能力里面证书和学历都是有相关证明材料的,想知道HR会怎么考查求职者的工作经验呢?听很多人说过“会计越老越吃香”,你说的经验,就是指年限吗?这其实是一个大问题!这就是许多会计人都有的错误认知了。就我面试过的数百位会计人的经验来看,大部分求职者的工作年限与工作经验是不匹配的。其中,相当大比例的会计人的工作经验完全“对不起”他的工作年限,小部分会计人可以做到两者基本相等,而经验超过年限的会计人更是少之又少。我印象深刻的一次对比是:有一天下午先后面试了一位工作一年的小会计和一位工作三年的老会计。小会计的目标职位是预算会计,老会计的求职意向是总账会计。可面试中我发现,小会计虽然只工作了一年,却已在前个岗位上负责了相当多的会计业务,也经手过不少大大小小的项目,还非常熟悉规范的财务操作;老会计虽然工作了三年,却一直在做简单的结算工作。两人给我的感觉就是:小会计用一年时间收获了两年工作经验,而老会计用三年时间攒下了半年经验。结果和你想的一样:我们要了那位小会计,也满足了他提出的薪资要求。当然,现在他已经升职成总账会计了。特别想提醒会计人的就是,熬经验绝不是熬年限。在招聘这些职位较高的会计人时,我们实际上是希望找到能够为公司解决问题的“老会计”。对,不是“老”就够了。财务部是公司里重要的战略部门,HR对于其管理人员的招聘一定会慎之又慎,所以希望用高薪吸引来能够担此重任的会计人才。当然,我们开出高薪,也是希望人才的经验能够为公司所用,为公司带来更大的利益。5在符合条件的候选人中,怎么决定最终人选呢?或者说,候选人的哪些表现会让你们确定非他不可呢?这种情况其实是因公司而异的,我们公司更喜欢这两种人。第一种,是有目标、有理想,并且已经制定了规划,而且已根据规划迈出步伐的人。也就是职业规划清晰的人——我们希望他们来应聘这份工作,不仅是为了薪酬,也为了自我实现。第二种,是谦卑的人,这样的人有责任心、有韧性,能够较快地成长。往往他们在工作中也表现得更为努力。这些也都是财务工作者必需的品质。以上就是和某HR的全部对话啦,不知道小伙伴们有没有get到中级会计师薪资的真相。总结了一下:最终决定中级会计师薪资的,还是能力。在考取中级职称的基础上,小伙伴们还要将知识运用进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才能升职加薪、赢取高富帅、出任CFO噢~
君和家人
两种方法的计算方式不一样。一个是按出勤来算,另外一个是按缺勤算。
主要采用缺勤来计算工资,这种方法不仅便于计算,并且比出勤的制度钱要少,请假的人占少数,全勤的就可以按标准工资发放。而出勤的不仅每个月要新计算,工作量大,发的工资还要多一点。
不同公司可以选择不同的人工成本核算方法,一旦确定,需要在一定期间不得变更,这样是会计要求的一致性要求。另外,在确实需要变更时,也是可以变更的,但不能随时变,变得话,还需要在会计报告中说明变化的原因及其对会计报表的影响。
扩展资料:
1、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如收益支出与资本支出、营业外支出的界限,产品生产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本期产品成本和下期产品成本的界限,不同产品成本的界限,在产品和产成品成本的界限等。
2、认真执行成本开支的有关法规规定,按成本开支范围处理费用的列支。
3、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包括:建立和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凭证和记录、合理的凭证传递流程;制定工时、材料的消耗定额,加强定额管理;建立材料物资的计量、验收、领发、盘存制度;制订内部结算价格和内部结算制度。
4、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确定成本计算对象、费用的归集与计入产品成本的程序、成本计算期、产品成本在产成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划分方法等。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此外还有分类法、定额法等多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成本核算
小铃铛MISS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您好,中级会计师的薪资待遇还是蛮不错的,当会计最主要的是经验,如果没经验至少要有职称,这样才能找到一份工资还可以的工作。会计员-初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职称-注册会计师。这四个阶段,越往以后越难,越往以后工资越高。会计员-初级会计职称(一般都是1000-3000,当然除了那些没考职称,但工作很出色的人,能力超一般的人),中级会计职称(3000-5000,当然除了那些没考职称,但工作很出色的人,能力超一般的人),当然还要看一下你们当地的经济,是否能开这么多工资,总之,职称越高,越是证明你的能力,在企业里面的待遇也就会越好。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您满意,请采纳为最佳答案哟。
再次感谢您的提问,更多财会问题欢迎提交给高顿企业知道。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妳是在誇我咩
成本会计中工资核算采用以下两种形式,即:
(1) 以计时工资为主的应付工资的计算
应付工资=计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2) 以计件工资为主的应付工资的计算
计件工资=计件单价×合格产品的数量
应付工资=计件工资+津贴和补贴+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工资总额的计算原则应以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为依据。
工资的结算:铁路运输企业与职工之间有关劳动报酬方面的结算。工资结算的内容为:应付工资、代扣款和实发数。
应付工资是按照工资总额组成规定的内容及计算方法计算出来的应付给职工的工资;代扣款是指按照规定先行垫付给职工后从工资中扣回或者扣回再代付出去的款项,如房租款、水电费、职工过失的赔款、职工家属医药费等;实发合计数是指应付工资扣除代扣款后的净额。
扩展资料:
工资的核算办法
应设置“应付工资”帐户,该账户总括地反映企业与职工有关工资的结算情况。贷方反映应付职工的工资额,借方反映从工资中代扣的款项、实发工资、期末结转的未领工资,期末结接未领工资后本账户无余额。
主要事项的账务处理方法为:每月发放工资前,应根据工资结算汇总表中的应发金额总数,向银行提取现金,借记“现金”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发放工资时,根据工资支付单的实际金额,借记“应付工资”账户、贷记“现金”账户。
应由职工工资中代扣款项,根据工资结算汇总表中的各项代扣金额,借记“应付工资”,贷记“其他应付款”账户;职工在规定期限内未领取的工资,应由财会部门入账,借记“现金”账户,贷记“其他应付款”账户。
月末应将本月应付的工资进行分配,根据工资费用分配汇总表,借记“运输支出”、“内部供应和销售支出”、“工附业支出”、“代办业务支出”、“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在建工程”“应付福利费”等账户,贷记“应付工资”账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资核算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