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哥小蜜
会计科目,有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资产类是金额增加的时候在借方,减少的时候在贷方,负债是增加的时候在贷方,减少的时候在借方,比如,我们去银行提取现金500,那分录就是 借 : 现金 500 贷:银行存款 500
美食VS钞票
会计中的“借贷”只是一个符号,没有实际意义,不要用“借贷”字面意思理解。资产类科目,减少金额,就应该放在贷方,增加就应该放在借方;反之,负债类和权益类科目,减少金额,放在借方,增加金额放在贷方。收入类科目视同负债类科目,成本费用类科目视同资产类科目。分录时,最简单的办法,实在不好分辨放在什么位置,可以假设,假设这笔款用现金发生,如果你的现金在这笔业务后减少了,那对方科目就应该放在借方,反之,对方科目即可放在贷方,剩下的,就好办了。
快乐的陆小晶
你好呀~
如果借方和贷方的会计科目都属于同一类,比如都为资产类,或者都为负债类,那么借贷方是一增一减的关系;如果不是属于同一类,比如一个为资产类一个为负债类,或者一个为资产类一个为损益类科目,那么就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具体还是要弄清楚会计科目的类别。
2021年注会考试临近, 注会考前冲刺卷 考试加油!
旅游新四力
会计处理中,分录两边数额相等,借贷双方可能同时增加或减少,也可能是一增一减,这指的是简单分录。如果是复合分录中,借贷的任何一方或两方,内部都可能会出现有增有减,如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1.同时增加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2.同时减少借:短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3.一增一减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4.其他借:银行存款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投资收益对于借贷记账法,简单的记忆方法:①借增贷减:资成费(资产、成本、费用—损类)、②借减贷增:收负所(收入—益类、负债、所有者权益)。期望我的回答给予你一定的帮助,如果满意的话请采纳!谢谢~
amy20060207
会计分录中的借方和贷方表示增加还是减少要看账户的性质和结构而定,所以借方和贷方有可能是两边同增或同减,也可能是一增一减。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来看,凡借贷双方均在等式的同一方的,借、贷方为一增一减。凡借贷双方分别在等式左右两方的,借贷方为同增或同减。
它根据复式记账原理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相对应的双方账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在登记账户前,通过记账凭证编制会计分录,能够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归类情况,有利于保证账户记录的正确和便于事后检查。每项会计分录主要包括记账符号,有关账户名称、摘要和金额。
寒风夜雨119
1、借:原材料 10 000 贷:银行存款 10 0002、借:生产成本 40 000 贷:原材料 40 0003、借:库存现金 400 贷:银行存款 4004、借:固定资产 100 000 贷:银行存款 100 0005、借:应付账款 3 000 贷:银行存款 3 0006、借:生产成本 25 000 贷:原材料 25 0007、借:银行存款 3 000 贷:应收账款 3 0008、借:短期借款 12 000 应付账款 4 000 贷:银行存款 16 0009、借:银行存款 20 000 贷:实收资本 20 00010、借:银行存款 3 600 库存现金 400 贷:应收账款 4 000
小小锅盖子
会计借贷分录如何区分,可以结合会计6大要素及两个会计等式进行划分。 会计要素分别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会计的两大恒等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利润=收入-费用。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库存商品、发出商品、商品进销差价、委托加工物资、周转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在建工程、工程物资、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长期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损溢二、负债类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专项应付款三、所有者权益类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四、成本类生产成本、制造费用五、损益类六、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七、在熟练会计科目后,就只需要准确判断科目是属于哪一类的,再根据以下规则还区分:资产、成本、费用增加、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减少就是在借方;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增加、资产、成本、费用减少就是在贷方。八、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专项应付款九、三、所有者权益类十、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十一、四、成本类十二、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