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98

豆豆侠3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企业分立会计处理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卡布奇诺有点

已采纳

会计处理原则 1、分立方在分立中确认取得的被分立方的资产、负债,仅限于被分立方账面上原已确 认的资产和负债,分立中不产生新的资产和负债。2、分立方在分立中取得的被分立方各项资产、负债,应维持其在被分立方的原账面价 值不变, 分立方在公司分立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不应因该项分立而改记其账面价值。 从最终 控制方的角度来看,该项交易或事项仅是其原本已经控制的资产、负债空间位置的转移,原 则上不应影响所涉及资产、负债的计价基础变化。 3、分立方以分立中取得各项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调整所有者权益相关项目。分立 方应当以分立前原资产、 负债的账面价值入账, 转入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转入的负债的账面价 值差额,作为股东投入,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所有者权益时,按协议约定的股份数(即发 行股份的总面值)增加股本,其余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滥价或股本溢价) 。4、被分立方以分立中转出的资产、负债的净额,调整所有者权益相关项目,不反映资 产、负债的处置损益,不影响分立当期利润表。被分立方应当以转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转出 的负债的账面价值差额,调整所有者权益。 在调整被分立方的所有者权益时, 如果存在注销股本的 (分立协议约定换出股份的总面 值) , 应首先调整股本, 再调整资本公积 (资本滥价或股本溢价) , 资本公积余额不足冲减的, 应冲减留存收益

企业分立会计处理

355 评论(11)

晴朗的海01

问题中的B公司、C公司作为同一控制下合并处理,但是C公司是B公司独立出去的,所以不需要A公司对C公司开具发票,应是B公司对C公司开具发票,且对于接受的资产、负债按原帐面价值入账,同时调整资本公积。而A公司属于减少业务,因此其分立日之前的比较数据不作调整。被分立的资产、负债对应的损益和现金流量需合并到分立日为止。公司分立账务处理的方法具体详情如下(以例子说明):某公司拟将100%持股的下属公司A分立成两个公司,即将A公司的一部分资产分出去成立新公司B。那么,A公司和B公司应进行的账务处理具体如下:首先,A公司的减资处理。在这个环节,A公司应将"应收账款、长期待摊费用、存货、固定资产、土地"等项目按账面价值减少,同时减少注册资本和资本公积,然后进行减资处理。A公司账务处理如下:借: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借:实收资本资本公积贷:应收账款长期待摊费用主营业务收入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土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营业外收入--处置固定资产损益营业外收入--处置无形资产损益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存货其次,B公司的实收资本处理。在这个环节,B公司应按取得资产的公允价值作增加"应收账款、长期待摊费用、存货、固定资产、土地"等项目账面价值的账务处理,同时,增加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提醒:B、C公司是新设的,以往没有经营业绩,所以B公司设立时的股东权益应该只有实收资本和资本溢价,没有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留存收益项目。因此将接受投入的资产价值全部计入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是恰当的。

280 评论(10)

爱爱囡囡

公司分立主要是指将一家公司分成两个以上具有相互独立的法律地位而互不具有股权连接关系的公司。

公司分立的会计处理 (一)会计处理原则

1、分立方在分立中确认取得的被分立方的资产、负债,仅限于被分立方账面上原已确认的资产和负债,分立中不产生新的资产和负债。

2、分立方在分立中取得的被分立方各项资产、负债,应维持其在被分立方的原账面价值不变,分立方在公司分立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不应因该项分立而改记其账面价值。从最终控制方的角度来看,该项交易或事项仅是其原本已经控制的资产、负债空间位置的转移,原则上不应影响所涉及资产、负债的计价基础变化。

3、分立方以分立中取得各项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调整所有者权益相关项目。分立方应当以分立前原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入账,转入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转入的负债的账面价值差额,作为股东投入,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所有者权益时,按协议约定的股份数(即发行股份的总面值)增加股本,其余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滥价或股本溢价)。

4、被分立方以分立中转出的资产、负债的净额,调整所有者权益相关项目,不反映资产、负债的处置损益,不影响分立当期利润表。被分立方应当以转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转出的负债的账面价值差额,调整所有者权益。

在调整被分立方的所有者权益时,如果存在注销股本的(分立协议约定换出股份的总面值),应首先调整股本,再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滥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余额不足冲减的,应冲减留存收益

(二)常见分立方式的会计处理

存续分立

145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