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20

豆豆侠3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在建工程企业会计准则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成工1979

已采纳

本科目应当按照“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在安装设备”、“待摊支出”以及单项工程进行明细核算。在建工程发生减值的,应在本科目设置“减值准备”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基建、技改等在建工程发生的价值。

企业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包括固定资产发生的日常修理费、大修理费用、更新改造支出、房屋的装修费用等,满足固定资产准则规定的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也在本科目核算;没有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完工的在建工程的价值。

扩展资料:

事业单位的在建工程:

事业单位的在建工程是指事业单位已经发生必要支出,但尚未完工交付使用的各种建筑(包括新建、改建、扩建、修缮等)和设备安装工程。

1、建筑工程

(1)将固定资产转入改建、扩建或修缮等时

借:在建工程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

同时,按照固定资产对应的非流动资产基金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2)支付工程价款及专门借款利息时

借:在建工程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

同时,

借:事业支出

其他支出

贷:银行存款

(3)工程完工交付使用时,

借:固定资产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同时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

贷:在建工程

2、设备安装工程

(1)购入需要安装的设备(双分录)

借:在建工程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

同时,按照实际支付金额

借:事业支出

经营支出

贷:银行存款

(2)发生安装费用

借:在建工程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

同时

借:事业支出

贷:银行存款

(3)设备安装完工交付使用时(双分录)

借:固定资产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同时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

贷:在建工程

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条件:

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是指资产已经达到购买方或者建造方预定的可使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

(一)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实体建造(包括安装)或者生产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或者实质上已经完成。

(二) 所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与设计要求、合同规定或者生产要求基本相符,即使有极个别与设计、合同或者生产要求不相符的地方,也不影响其正常使用。

(三) 继续发生在所购建或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上支出的金额很少或者几乎不再发生。

根据以上规定: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是根据在建工程完工程度来判断,因此,当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将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并提取折旧。

如果其成本无法准确计量,可暂估入账,并据以提取折旧,工程结算时根据实际结算成本调整暂估成本,并据以从新计提折旧,但是以前已经提取的折旧不再进行调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在建工程

在建工程企业会计准则

360 评论(11)

小阿殷-

一般都是通过验收后就可以了。具体看情况,有些需要一些部门的验收报告。有些自己组织验收就可以了

320 评论(11)

小菜菜菜菜子

二级科目可以设置为 工程的项目 三极科目 可分为4个 建筑工程(一般是土建部分) 安装工程(水暖,消防,排风等需要安装的工程) 在安装设备(机器设备类) 待摊支出(类似于管理费用的科目 监理费 环评 勘查 差旅 职工薪酬 财务费用 负荷联合试车 等一系列费用。 最后将次科目金额分摊到以上三个科目中) 最后转入固定资产

292 评论(12)

陌唯言Y

你问的是会计核算吧?在建工程核算主要是为了反映资产总量信息,完整反映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在资产分类中增加“在建工程”。它是核算已经发生,却还未交付使用的建设工程支出。当在建工程达到交付使用时,就得吧“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

168 评论(15)

宜瑞科技

(一)在建工程转固条件的确认:1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在建工程,预列固定资产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调整原以计提的折旧额。2满足所有转固条件的在建工程,此时出包工程部分已财务结算完毕,“在建工程进度款”帐户余额已;中为零。决算金额已列示在在建工程其它明细科目中。(二)正式转固1解包小组的成立。企业新建、改扩建项目往往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分厂(车间)、多个工艺流程、多项资产类别,因此在建工程转固是一个较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在企业实践中俗称“解包”,即把在建工程所有支出(相当于俗称的“工作包”)转化为固定资产单个实体的过程。对于大的工程项目,企业应成立“解包小组”,由财务部门、项目管理部门、资产管理部门、资产使用等部门的人员组成,参与人员应当包括对固定资产及其分类、存放地点、建筑安装、工程决算、财务结算等与固定资产划分、管理、使用相当熟悉的人员。2资料收集。财务部门应负责或要求相关部门配台准备完整的在建工程转固资料。3固定资产实体(不含土地使用权)的确认。新的《企业会计准则2006》规定,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为生产商品、担任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资产。但由于企业经营内容、规模不相同。各企业应根据准则中规定的固定资产的标准,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固定资产目录,分类方法,每类(每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按管理权限批准,并已报送有关各方备案等。作为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的依据。4单个固定资产实体价值确认及相关共同费用分配如何确定单个固定资产的最终价值,应当遵循可辨认性。相关性原则,实际上最终固定资产将划分为土地、房屋及建筑物,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器设备、电子产品及通信设备,仪器仪表,计量标准器具及量具、衡器,文艺体育设备、图书文物及陈列品、家具用具及其他类,共十大类中的一类。(1)对应固定资产可辨认的工程支出,直接计入该固定资产的成本。如“在建工程——设备”明细账对应的机器设备,“在建工程-土建(安装)”对应的房屋、建筑物等。(2)不能对应固定资产的工程支出,根据相关性原则,以最可能对应的固定资产的可辨认支出增加相应固定资产的成本,如自行安装某大型机器设备的土建、安装支出。(3)不能最终辨认的共同费用(如“其他费用”、“利息支出”、“材料”明细账中的小额易耗材料、部分共同土建安装费用等)根据上述已确认的固定资产实体价值。按金额比例分配,或采用其他更合理的分配方法,增加相应固定资产的成本。5将利息支出作为共同费用分配的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规定,企业发生的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6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的处理新准则没有对工程完工后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的处理做出规定,建议以历史成本为计价原则,将在建工程账面余额转为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在建工程减值准备转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这样既保持了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反映了工程实际支出情况,也没有因为转固定资产而消除了原来的减值情况。同时,在记录固定资产及卡片时。根据可辨认性、相关性原则确认单个固定资产或资产维的减值准备。7无形资产确认(含土地使用权):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土地使用权,在一定条件下转入在建工程,最终分配进入库存商品的成本;其他企业一般作为无形资产核算。

286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