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9

  • 浏览数

    233

小Journey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明确会计核算主体

9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芝士大人

已采纳

一、会计核算的前提:

1、会计主体:明确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2、持续经营:明确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3、会计分期:为会计分期核算,定期编制会计报告提供了理论依据;

4、货币计量:明确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单位,并假定币值是稳定的。

二、明确这些条件的原因: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组织会计核算应具备前提条件,只有有了这些前提条件,才能使准则规定的会计核算处理方法得以顺利运用。

1、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范围。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将会计主体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交易或者事项以及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或者事项区分开来。

2、在持续经营前提下,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

3、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分期确认、计量和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4、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作为计量尺度,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扩展资料

会计核算的内容,是指应当及时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会计事项。《会计法》对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作过规定,《规范》第三十七条重申了《会计法》的这一规定,即要求对下列会计事项,必须及时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核算

明确会计核算主体

128 评论(12)

淇淇爱添添

1、会计主体是《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规定的会计基本假设(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之一,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为了向财务报告使用者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供与其决策有用的信息,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的编制应当反映特定对象的经济活动,才能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这个“特定对象”就是会计主体。在会计主体假设下,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反映企业本身所从事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开展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工作的重要前提。2、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范围。在会计实务中,只有那些影响企业本身经济利益的各项交易或事项才能加以确认、计量和报告,那些不影响企业本身经济利益的各项交易或事项则不能加以确认、计量和报告。通常所讲的资产、负债的确认,收入的实现,费用的发生等,都是针对特定会计主体而言的。3、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将会计主体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交易或者事项以及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或者事项区分开来。例如,企业所有者的经济交易或者事项是属于企业所有者主体所发生的,不应纳入企业会计核算的范围,但是企业所有者投入到企业的资本或者企业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则属于企业主体所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纳入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内容。4、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而言,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例如,一个企业作为一个法律主体,应当建立财务会计系统,独立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例如,企业集团中的母公司拥有若干子公司,母、子公司虽然是不同的法律主体,但是母公司对子公司拥有控制权,为了全面反映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需要将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在这种情况下,尽管企业集团不属于法律主体,但它却是会计主体。再如,由企业管理的证券投资基金、企业年金基金等,尽管不属于法律主体,但属于会计主体,应当对每项基金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181 评论(14)

KingkonG19870210

会计主体:明确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它明确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本准则适用于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企业。”这实质上就是说,凡实行独立核算的企业是会计主体,对企业发生的各项财务收支及其他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

扩展资料:

会计,指根据《会计法》,《预算法》,《统计法》对记账凭证、财务帐薄、财务报表,从事经济核算和监督的过程。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主要的依据,借助于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管理、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古义是集会议事。我国从周代就有了专设的会计官职,掌管赋税收入、钱银支出等财务工作,进行月计、岁会。亦即,每月零星盘算为“计”,一年总盘算为“会”,两者合在一起即成“会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会计

213 评论(11)

王小旭zx

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包括:会计主体——明确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明确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会计分期——为会计分期核算,定期编制会计报告提供了理论依据;货币计量——明确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单位,并假定币值是稳定的。会计核算只有有了这些前提条件,才能使准则规定的会计核算处理方法得以顺利运用,它是会计核算的基础。

164 评论(8)

杂草公主/yl

答:正确。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是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时采取的立场以及在空间范围上的界定。会计主体既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若干个企业组织起来的集团公司,既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实体。会计主体是会计基本假设之一。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无期限持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倒闭进行结算。在持续经营前提下,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会计分期的目的,在于通过会计期间的划分,将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相等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缩报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货币计量(MonetaryMeasurement),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283 评论(8)

天真真切切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组织会计核算应具备前提条件,亦称会计假设,包括以下四项:(一)会计主体(会计实体)假设:会计主体前提界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二)持续经营假设(三)会计分假设(四)货币计量假设

86 评论(13)

飞龙在天了

可以这么理解,你做会计,做的是哪个单位的会计,这个单位就是会计主体。做会计前一定要设定一个立场,这个立场就说你站哪个企业(单位)的角度,大概就这么个意思。

289 评论(15)

Dark大先生

会计主体又称会计实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也就是说只要在经济上相对独立的企业、单位等组织都可以成为会计主体。

93 评论(10)

,一叶一菩提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会计主体既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若干企业组织起来的集团公司;即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实体。会计主体不一定就是法律主体,法律主体往往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会计核算的监督的组织,一般来说,一个独立核算的单位都是一个会计主体,比如,一个公司、一个商店、一个车间、一个家庭,都可以成为一个会计主体。

305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