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43

猫猫猫啊哩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最早出现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Huanglingying

已采纳

据史籍记载,我国早在西周时代就设有专门核算官方财赋收支的官职——司会,司会对财物收支进行“月计岁会”的计量工作,这可能是最早的“会计”了。

会计最早出现

337 评论(8)

胖子9451

我国最早类似于会计的职业西周的时候就出现了,当时国家设有专门核算国家财产的部门,叫司会,后来又有了账房先生这一职业,常见于各种酒楼,客栈什么的。

241 评论(8)

燃情咖啡

会计这个业务最早的时候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西周,西周的时候有一个官职叫做司会,这个职务就是主销管朝廷银钱的收支的,并且将其记录在案,到底花了哪些钱了,到月底要合计一下,到年底要会总一下,就是有了月计会总,所以会因为古人的说法一般都是反过来,就是会计。

从古代发展至今无论如何这个职业都是存在的,因为虽然时代在改变需要的职业要求也不一样了,古代的时候会计更多的发挥记录的功能,把这个钱记住,到底都花在哪些方面了。后来商业逐渐发展,有了账房先生大家族里面也有账房,先生起码得知道自己家的这钱都花在哪儿了,未来看一看回顾一下能不能有些地方可以缩减一些开支,降低运营的成本。当然那时候还没有运营成本这个概念,但可以知道开源节流省一点钱,那价值增多一点钱,做生意也同样是这样。

现在的会计就更侧重于分析的功能,侧重于对公司的发展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数据,而不是单纯的记录,因为现在通过网银去付款的时候就已经有记录了,查一下记录就知道钱都花在哪了,如果仅仅是记忆的话,那不需要这样一个职业了,那现在有企业财务运营规范化的要求,会计的账到底应该怎么记?那都是有相关法律法规的,不能是自己随便开创一个科目,到时候税务局看不懂,那肯定得挨罚,三倍罚款,然后就是要收集相应的财务信息,供企业的决策者去了解企业运营状况。

比如说这个企业资金的回笼时间,货放出去了多久能收回来钱,这个会对企业的赊销业务发展造成影响,企业的现金流是否稳定?能否在月底或者付账的高峰期,保证企业有足够多的钱去付款,这就是现金流的影响,现金流如果不稳定,那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自然会下降。

128 评论(13)

华师小超

大概是西周的时候就开始出现了,“会计”这个职业。

根据史料上的记载,到期中王朝的时候专门设立了会计的机构。并且当时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做“司会”,它是进行一系列税务的掌管者。是会计当中的最高长官,对于账本和数字以及户籍,公文等文件当中,司会主要进行对各个班级的考察和听取会计报告。

随着历史的发展当中,每一个朝代都存在的会计,在战国时期,就存在着有关于会计相关的法律条款,专门对有关于会计方面的问题进行管理和明文规定。到了潜在的时候,有关法律对会计方面的规定更加的准确具体,比如说在《效律》当中就有严格的对,使用会计的人员进行了要求,要求进行会计的人员必须保证自己所交接的工作计算无偏差等等。随着朝代的更替,每个王朝都对会计这个职业越来越重视,并且对有关于会计制度当中的要求和规定,更加的具体和完善。

历史记载当中有很多地方都使用了“会计”这一词,比如说《孟子》、《战国策》中就有记载。而到了汉代的时候,会计的官职又进行发展到了管理事务的官职,也是古代当中最早的“会计事务所”。

在建国初期的时候,我国的财务部就对有关于会计方面的相关法律进行了起草和讨论。之后根据讨论的结果进行会议审议,又经过几年之后进行修订等,到了2000年的时候才正是实施。而有关于会计方面的教育,一直在进行着严格的培训和再教育,并且对于想要从事会计人员的能力和职业水平要求进行着逐渐的提升。

339 评论(13)

艾利希尔

西周时代就设有专门核算官方财赋收支的官职--司会。掌管赋税收入、钱银支出等财务工作,进行月计、岁会。亦即,每月零星盘算为“计”,一年总盘算为“会”,两者合在一起即成“会计”。

85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