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YeZhang
1.会计平衡美会计工作中所存在的数量或质量上的相等或相抵关系所体现出来的美感。表现在:“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资产负债表左右结构、总账与明细账的平行登记、账簿记录与报表数字的钩稽关系、报表中主表与所属附表的依存关系、会计分录中的账户对应关系、记账凭证与所附原始凭证的核对关系、记账凭证与账簿记录的核对关系、银行存款与银行对账单的核对关系等,即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表相符等,均体现了平衡美。2.会计整合美会计工作中各要素通过有效整合所体现的美感。会计的整合美感首先来源于会计内容的完整。会计工作首先从制度、规则上就追求着完美,这也就潜移默化促使会计工作的形式、会计人员的行为走向完整、完善。一个会计主体的会计处理活动应当是对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处理。这种美感还表现在会计的高度逻辑性。整合的精髓在于将零散的要素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组合在一起,仅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两个公式就整合了企业全部生产经营活动。
candy小蔡
1、良好的道德素养 如果用会计人员应具备素质和能力垒一座金字塔,道德素质必然是位于塔的最底部,为根基所在。如果一个会计工作者没有良好的道德素养,那他的业务水平越高,就越可能给企业、国家造成更大的损失。 “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作假账。”这要求看似简单,但在钱、权、利的诱惑面前能够不为所动,能够控制私心“一闪念”,却并非易事。会计人员应该具有法制观念、具有团队精神和敬业精神2、立体的经济知识 在市场经济时代,知识是最为重要的资本。会计这一职业在市场经济时代已经不再仅仅是简单的记账、算账和报账。经济一体化给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①宏观形势的理解能力 在新形势下,作为高级会计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理解市场经济内涵、把握经济发展脉搏的能力。了解国际国内宏观经济政策形势,把握国际国内经济发展趋势,理顺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关系,提高高级会计管理人员的经济政策的理解能力和企业战略决策能力。 ②综合分析能力 通过财务报告对企业进行全面、透彻、综合的分析,是高级会计人员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会计人员应当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流程,利用财务报告等信息资料,结合企业管理中的落后环节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③职业判断能力 随着中国会计准则的建立和完善(38项企业快进准则、38项审计准则),会计人员应该改变原来会计制度下较少运用职业判断的思维习惯,提高对会计准则运用的职业判断能力。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环境复杂多变,不确定经济事项日益增多,而会计准则日趋简略,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空间不断增大。例如关于资产减值的问题,新的会计标准规定了8项资产减值准备。一个企业的资产项目,无论是流动资产还是固定资产,如果发生了减值,就要提取减值准备。但如何判断企业的某项具体资产减值了多少,统一的会计标准只能规定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企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具体判断哪项资产发生了减值,应提取多少减值准备。除了对于资产减值项目需要职业判断外,对于收入和预计负债项目等,有时也需要职业判断。因此,会计人员应该具有敏锐的、准确的职业判断能力,如实的确认和计量财务状况,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 ④财务管理能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市场将得到大力发展。公司理财的经济环境、法律环境、信用环境日趋完善,投融资渠道、工具、方式多种多样,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有了大显身手的空间和机会。会计人员要完成记账员角色的转变,由过去会计人员对于企业经营的协助主要对企业经营结果的汇总与解析,转变为要能为企业经营创造价值,并协助企业建立实质竞争力的服务。 ⑤内部控制能力 近几年,国际国内的重大财务舞弊案件时有发生,企业内部控制越来越受到重视。财政部陆续发布了一系列规范,如货币资金控制规范、销售与收款控制规范、工程项目控制规范等,对企业建立内部规范控制体系进行规范和指导。作为企业会计人员,应具备内部控制的驾驭能力,承担起企业内部规范体系的建立和实施等工作,把最敏感的环节和岗位控制住。 ⑥熟练掌握会计法规及国内国际会计标准的能力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国际贸易、国际投融资等经济交往越来越多,会计人员除应当熟悉掌握国内的会计法规外,还应熟悉国际会计标准。 3、内外协调的能力 做一个合格的会计人员,不仅需要全面的会计知识、法律知识、经济知识,而且需要内外协调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内的组织、协调、沟通能力;二是外部协调和沟通能力(如处理与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之间的关系)。由于会计的职能作用,会计人员要确认、计量、记录、跟踪各方面的会计信息和会计资料,要与采购、生产、保管、销售以及科研等环节和部门的人员来往,要全面、系统、总括地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要通过对经营活动的处理、分析和汇总,向决策层提供决策依据和生产经营的数据资料。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生产社会化程度较高,对会计人员的对外协调能力方面的要求也较高。从一定角度讲,企业与工商、税务、银行以及政府有关部门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财务、会计方面的关系。如果会计工作者不具备这些环节的协调能力和技巧,就会影响企业的发展。 4、不断创新的精神 创新是市场经济时代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企业的发展。经济活动各个方面的创新,理所当然地会给传统会计的发展带来多方面的冲击,使会计领域在这一新的经济环境下发生新的变化,产生新的课题,这就需要会计工作者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并根据经济活动的变革,相应地创新财务与会计的模式,使会计工作适应经济的发展。
治愈系小精灵
1、敬岗爱业。热爱本职工作,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只有建立了这个出发点,才会勤奋、努力钻研业务技术,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具体从事的会计工作的要求。.2、熟悉法规。会计工作不只是单纯的记账、算账、报账工作,会计工作时时、事事、处处涉及到执法守规方面的问题。会计人员应当熟悉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做到自己在处理各项经济业务时知法依法、知章循章,依法把关守口,同时还要进行法规的宣传,提高法制观念。3、依法办理。按照《会计法》要求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的规定,会计人员必须依法办事,树立自己职业的形象和人格的尊严,信息真实、完整的规定,会计人员必须依法办事,树立自己职业的形象和人格的尊严,敢于抵制歪风邪气,同一切违法乱纪的行为作斗争。4、客观公正。会计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中,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这是一种工作态度,也是会计人员追求的一种境界。做好会计工作,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本领,也同样需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客观公正的态度。否则,就会把知识和技能用错了地方,甚至参与弄虚作假或者通同作弊。5、搞好服务。会计工作的特点,决定人员应当熟悉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情况,因此,会计人员应当积极运用所掌握的会计信息和会计方法,为改善单位的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空山青雨
身为会计人,我们知道考取证书并不意味着拥有了上岗资格,我们还要接受继续教育,提高我们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以及职业道德水平。那么,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有哪些?下面会计实操小编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作为一名会计人员,为了顺应企业会计的发展和进步,在职场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有哪些呢?
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会计人员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作为会计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培养自己爱岗敬业的服务态度和强烈的责任感。很多时候面对工作需要勤勤恳恳,承担自己应有的岗位责任。
会计人员应该熟悉国家的财经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不断更新自己关于会计财经法规的知识储备,以便于更好适应当下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不可以违背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规定。
会计人员应当强化自己的专业技能,主动地参与经济管理。新的市场环境要求我们不仅仅是记账和算账,更是要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去考虑企业的经济业务情况。在工作之余,我们可以查阅会计相关书籍丰富自己的知识。更可以通过多询问一些业务能力强的会计从而丰富我们个人的做账经验。对于公司的财务问题主动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帮助提升公司的管理效率。
会计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会计越来越侧重于对公司的管理层面,由于对内对外都有很多涉及财务的工作,很多时候需要和各个部门进行沟通,对于管理层的要求也要做到上传下达,处理好公司人员之间的人际关系,所以良好的沟通理解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作为服务岗位,会计人员一定要有服务意识,积极配合各部门的工作,必须拥有端正的服务态度。
以上就是作为一个会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你了解了吗?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