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y229815572
--------------------------------------顺序号 编号 名 称 顺序号 编号 名 称--------------------------------------一、资产类1 101 现金 29 203 应付帐款2 102 银行存款 30 204 国际票证结算3 109 其他货币资金 31 205 国内票证结算4 111 短期投资 32 209 其他应付款5 112 应收票据 33 211 应付工资6 113 应收帐款 34 214 应付福利费7 114 坏帐准备 35 221 应交税金8 115 预付帐款 36 223 应付利润9 119 其他应收款 37 224 应交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10 121 器材采购 38 229 其他应交款11 122 航材消耗件 39 231 预提费用12 123 高价周转件 40 241 长期借款13 124 普通器材 41 251 应付债券14 129 低值易耗品 42 261 长期应付款15 131 器材成本差异 三、所有者权益类16 133 委托加工器材 43 301 实收资本17 134 机上供应品 44 311 资本公积18 139 待摊费用 45 313 盈余公积19 151 长期投资 46 321 本年利润20 161 固定资产 47 322 利润分配21 165 累计折旧 四、损益类22 166 固定资产清理 48 401 运输收入23 169 在建工程 49 403 通用航空收入24 171 无形资产 50 404 机场服务收入25 181 递延资产 51 405 运输成本26 191 待处理财产损溢 52 406 通用航空成本二、负债类 53 407 机场服务费用27 201 短期借款 54 408 销售费用28 202 应付票据 55 409 营业税金及附加--------------------------------------续表--------------------------------------顺序号 编号 名 称 顺序号 编号 名 称--------------------------------------56 411 其他业务收入 60 431 投资收益57 412 其他业务支出 61 441 营业外收入58 421 管理费用 62 442 营业外支出59 422 财务费用----------------------------------
上海大徐
第一章总则一、制定规章的必要性 (一)掌握行业财经信息是民航总局履行行业监管职能的要求。2002年3月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民航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02]6号),明确了体改后民航总局具有五项职能。其中,市场管理、宏观调控这两项职能的履行都需要民航行业财经信息的支持,需要建立相应的民航企业财经信息管理制度。随着民航政企脱钩逐步到位,民航总局与民航企业之间由行政隶属关系变为行政法律关系。民航总局对民航企业财经信息的管理,不再按行政隶属关系提出要求,而是纳入法律规范。在这种形势下,有必要通过制定规章建立行业主管部门与企业间新型的财经信息管理关系,保证行业主管部门全面、及时地掌握行业经济运行状况,为制定价格收费、航线航班、资金投向等宏观调控政策提供依据。 (二)制定本办法是深入贯彻执行《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国家财税制度的要求。《会计法》第20、21条对财务会计报告作出专门规定;《条例》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做出了更为全面和系统的规定。但是,在民航企业实际执行中,一些比较具体的、带有行业特点的问题,如民航基金和机场费、票证结算、航材核算、运输业务收支等,《会计法》和《条例》尚未作出明确规定,影响了执行效果。此外,由于民航企业特殊的财税体制,民航总局每年都要就民航基金、机场建设费、工效挂钩工资、所得税等与国家财政进行清算,按其规定格式上报各种财务信息资料。民航政企分开后,上述财务工作仍部分存在。因此,有必要制定行业规章,结合民航企业特殊情况,完善民航行业财经信息编报制度。 (三)制定本办法是履行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缔约国义务的要求。我国是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的缔约国,有义务执行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和国际民航组织若干会议决议,要求各国民航管理部门定期收集并报告航空公司、机场等财经信息资料,如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第54条规定,国际民航组织理事会应“征求、搜集、审查并出版关于空中航行的发展和国际航班经营的资料,包括经营的成本,及以公共资金给予空运企业补贴等详细情形的资料”;第67条规定:“缔约各国承允,各该国的国际空运企业按照理事会规定的要求,向理事会送交运输报告、成本统计,以及包括说明一切收入及其来源的财务报告”。国际民航组织最近几次会议的决议,如A33-19号决议附件B、2000年6月召开的“机场及航行服务经济会议”所提建议2/2和6/1以及1997年9月召开的“第9次统计部门会议”,也对此作出了具体要求。本办法的制定为民航总局收集各企业财经信息并向国际民航组织提供完整资料创造了条件。 (四)制定本办法是在民航行业建立统一完善的财务会计报告制度的要求。民航企业按照国家统一财务会计报告制度、财政部的有关规定,履行财务信息报告义务。由于缺乏统一的行业规范,各单位在编制会计报表和上报有关资料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财务会计报告组织工作效率不高;会计信息质量有待提高;财务分析不全面、不及时。这些问题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以行政命令为主的会计信息管理体制有关。制定本办法,有利于在民航行业建立一套完善的、统一的财务会计报告制度,规范报表编报工作,在财务信息管理中体现依法行政,促进企业依法履行财务信息编报义务。二、法律依据 制定本办法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和《会计法》。《民航法》第三条规定“国务院民用航空管理部门对全国民用航空活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决定,在本部门的权限内,发布有关民用航空活动的规定、决定”。《会计法》第八条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依照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有特殊要求的行业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或者补充规定,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审核批准”。采集行业内企业财经信息属于民用航空活动的范畴,对此种活动进行规范,是执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补充。财政部印发的《民航企业会计核算办法》(财会[2003]18号)规定“民航企业应根据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要求,按期提供财务会计报告及有关数据、资料”。该文件后附的财务报表,与本办法附件中的报表内容基本相同。在本办法颁布实施前,充分征求了财政部有关部门意见,以使该办法成为有效的行业财经信息管理制度。 另外,本办法制定还借鉴了其他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和我国有关规定。如美国《1958年联邦航空法》第407条A款规定:“委员会(该委员会关于民航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方面的大部分职能于1985年移交运输部民航局)有权要求任何航空承运人呈交年度、月份、定期和特别报告,规定报告的形式,要求任何航空承运人回答委员会可能认为有必要了解情况而提出的一切问题”。欧盟共同体条例第2407/92号第五条第6款对航空承运人规定:“航空承运人在每一财政年度应当及时向其颁证(经营许可证)机关提交经过审计的上一财政年度的账目”。并在附件中规定了承运人应当提供持续符合财务状况要求的财务信息。从我国信息产业部和交通部情况看,两个部门的体制改革都比较彻底,实现了政企分开,但其财经信息管理职能并没有削弱。交通部要求企业报送年报和季报,并准备建立一个信息网络系统,信息产业部要求企业报送年报和财务快报。本办法制定过程中参考借鉴了上述国际和国内的有益经验。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