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21

闪闪的钻石糖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重庆企业会计内部制度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武汉王钦

已采纳

一般包括: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财务处理程序制度,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原始记录管理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产清查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会计分析制度

重庆企业会计内部制度

144 评论(9)

kellycai4141

小企业会计内部牵制制度:1,会计内部牵制制度是指一人不能兼任几职,比如出纳不能同时兼管稽核工作。2,一个人在同一职位或多个职位下,可以有干多个不同岗位的工作。但所负责的涉及到资金流出等工作则不能让他一个人说了算。3,举个例子,谋单位的会计主管岗位所负责的工作包括:日终结帐、日间业务流水打印、编制会计报表、统计报表、装订会计凭证、纳税申报、特殊业务授权等,但明确不能接触前台的具体业务操作。以上这些工作当然也可以设置成二人以上工作岗位,但考虑到实际的工作量和人员数量,另外从内控角度来说,也不违反内部制约、制衡的原则。因此,这些工作可以安排一人来负责。 4,如果一个企业涉及到了款项收付等工作,那么再由一人全权负责,就存在支付上的风险隐患了。例如,上例中的会计主管如果又管帐又管钱,那么他一人就可以将企业存款转出,这就不符合“钱帐分管”的制约原则。再有,如果一个人既管章,又管支票,那么就没有人来制约他的行为,他一个人就可以动用企业的银行存款,这就不符合“章证分管”的原则。5,财务内部牵制是企业内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财务管理工作得以有效运行的保障。建立科学严密的企业财务内部牵制机制,不仅可以保护企业资产安全运转,还为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提供了保障。6,内部牵制的涵义内部牵制(internal check),是以账目间的相互核对为主要内容并实施岗位分离,以确保所有账目正确无误的一种控制机制。 7, 内部牵制的作用内部牵制制度的建立主要是基于两个设想:1、两个人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无意识地犯同样错误的机会是很小的;2、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有意识地合伙舞弊的可能性大大低于单独一个人或部门舞弊的可能性。按照这样的设想,通过内部牵制机制,实现上下牵制,左右制约,相互监督,因而具有查错防弊这个主要功能。

一、建立健全会计内部牵制制度的必要性1、确保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为包括所有者在内各方面提供经济决策所需要的信息,会计质量高低是评价会计工作成败的标准。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标准主要有客观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贯性、及时性、明晰性,这些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无不要求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有用性;真实性、合法性、有用性的会计资料则依赖于健全高效的会计控制活动,即职责分工:授权与批准、充分的凭证和记录、对资产和记录的实物控制、独立检查。这些控制活动是会计内部牵制的具体化。2、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分工明确,职责清楚,使会计工作中的各项环节,相互衔接,一环扣一环,以合法、合理的经济业务凭证作为会计凭证的支持基础,通过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会计凭证过入账清,达到账账、账表、账实、账证相符,提高会计工作效率。3、严肃财经纪律,确保财产物资和货币资金的安全、完整。各种财产物资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如不实行职责分工,健全内部牵制制度,往往会造成企业财产物资被盗窃或滥用,使企业蒙受严重损失。因此,企业要建立良好的内部牵制制度,来防止或减少贪污盗窃等不法行为,制止损失浪费,确保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二、会计机构内牵制制度的形式1、物理牵制。如金库的钥匙要两人分管,印章有两人保管;支票和印章分管等。2、机械牵制。如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只有按照正常的操作程序,计算机才能正常地运行。3、体制牵制。把一项职务分割成若干部分分派不同人员去做,以预防舞弊或错误的发生,一旦出现问题也容易发现纠正。如现金收入业务,由出纳收款,记账员登记;采购材料业务,由采购员办理采购手续,仓库保管验收,出纳付款,记账员登记等。4、账簿牵制。总账与明细账、日记账之间由不同人员登记并定期进行核对。三、如何建立健全内部牵制制度1、一般会计事务的内部牵制制度。货币现金,存货的采购与销售、收款与付款是企业钱与物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最容易发生错误与舞弊的管理环节。因此,对货币资金、存货的采购与付款、销货与收款的日常管理应格外审慎。货币资金收支与记账岗位分离,并且收支要有核准、审批、授权手续.现金定期盘点,按月编制银行存款金额调节表,做到账实相符;收款收据、销售发票、订购单、验收单、发料单、付款凭证、发运单等均需连续编号;建立出纳、记账、审批、稽核、采购、验收、保管、销售、赊销岗位责任制;货币资金与专用印章不得一人兼管、经办人员与审批人员不得一人兼管、赊销与销售折扣、折让和注销坏账不得一人兼管等;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记账严格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等。总之,不相容的职务必须分离。2、会计委派制是加强会计监督、防止舞弊的有效制度。从2001年1月会计委派制在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试点。会计委派制的试行将会有效遏制一些单位领导人干扰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授意、指使、强令篡改会计数据,假造账册,账外设账,转移国家财产,偷逃税收,甚至贪污贿赂,侵吞公款的行为发生,在制止一些会计人员不坚持原则,不正确履行职责,为违法行为提供方便,甚至与单位领导人串通一气,通谋作弊等情形的发生也会起到重要的监督和约束作用。母公司向子公司委派会计,企业向其所属的单位和分支机构委派会计,并实行定期轮换。所有会计人员有企业总部、总公司、母公司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并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轮岗制度。这样就可有效地提高会计工作质量,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一贯性、效益性,预防错误和舞弊的发生。3、货币资金统一管理,设立内部银行。 行政事业单位、企业设立内部银行从源头上预防和制止了腐败和贪污.有利于资金的统一管理调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有效避免部门和单位弄虚作假。因此,行政事业单位、企业有必要实行会计人员委派制,货币资金实行内部银行核算制度。1、会计组织要相对独立会计组织机构设置一般是根据单位经济业务规模和会计业务需要而决定的,规模较大,业务较多的单位应当设置会计机构。规模很小,业务和人员都不多的单位,可以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或者实行代理记账。不论是否单独设置会计机构,承担会计业务的会计人员群体———会计组织应相对独立。2、会计岗位职责明确、相互牵制无论会计岗位如何设置,都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是会计岗位设置应当与单位内部管理和会计业务相适应;二是各会计岗位都必须有明确的职责并能够进行考核;三是各会计岗位之间分工明确,业务往来,应当有记录,以分清责任;四是实行职务分离,即一个人不能同时兼管可以隐匿自己所犯错误和不轨行为的职务,如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和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五是对各个岗位进行定期考核。3、会计人员配备应当符合回避制度要求4、实行定期轮岗会计人员定期轮岗,能使会计人员业务全面熟悉,也满足实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要求。1、授权批准控制授权批准控制是指企业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授权批准以便进行控制。包括①应规定每一类经济业务审批程序,以便按程序办理审批,以避免越权审批,违规审批的情况发生。②授权批准的范围。③授权批准的层次。④授权批准的责任。2、权限统一财务收支权限的授权应当体现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不能将单一的财务收支审批权经办权同时授权多个人,否则,失去控制的有效性,应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3、是职权分离指财务收支的审批人与经办人必须职务分离。(四)资产保护控制建议对财产的有效控制应当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单位限制未经授权人员对财产的直接接触、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由专人保管。即单位和各项财产应当专人保管,限制无关人员接近财产。二是职务分离。即财产的保管人员,使用审批权限应当经过授权严格执行,只有经过授权批准的人员才能接触资产。三是定期清查。即财产保管人员定期进行账物清点,保证账物相符,确保各种财产的安全完整。说明财产清查在单位内部管理和控制的中心作用,也是对单位实物财产安全采取的控制措施。具体如下:1、货币资金的控制货币资金是企业流动性最强、控制风险最高的资产,大多数贪污、诈骗、挪用公款等违法乱纪行为都与货币资金有关,因此加强企业货币资金的管理和控制,才能确保经营活动合法而有效。货币资金应实行集中管理模式,建立货币资金预算审核制度,实行钱账分管,相关岗位及相关人员应相互分离和制约,货币资金支付业务应按照申请、审批、复核、核准支付的程序办理,货币资金的收入应及时上缴财务部门。2、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控制首先要加强实物资产的数量控制,定期进行实物盘点并将盘点结果与会计记录核对,确保账实相符。对主要资产企业应通过保险来保护资产的安全。其次要加强实物价值的控制,定期对实物质量、市场价值进行检查,实事求是提取跌价和减值准备,。对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的投资要进行可行性研究与分析,并进行风险效益的计算,确保投资的价值。在建造过程中要加强监督、严格管理,完工后及时组织竣工验收,确保资产完整入账。3、债权性资产的控制建立应收账款回笼和催收责任制,通过对企业应收账款科目同客户应付账款科目相核对,发现差错及时纠正,对账期超过信用期的应及时反映,列入重点管理,加强催收,防止应收账款失去诉讼时效,对账龄进行分析,对可能造成的呆账或坏账及时处理,以免失去受偿机会。定期对债务人资信进行评估,并根据企业特点和情况计提坏账准备金。4、预算控制预算是以数量、金额来体现预算内企业工作方针和经营决策的综合经营计划。预算控制的基本要求是编制的预算必须体现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并明确责权,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应允许经过授权批准对预算进行调整,使得预算更加切实可行,应及时或定期反馈预算执行情况。(五)内部审计控制的建议内部审计制度是单位内部设置得专职的审计机构和专职人员,通过经常和定期的审查活动,做到查错防弊,改进管理,提高效益的目的。在企业各个阶层的人员中,就内部控制而言,内部审计人员有着极其重要和特殊的地位。内部审计应当成为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力量。在新形势下,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加强其独立性和权威性,在企业最高管理层的直接领导下,独立于有关部门的经济活动之外,对经济活动进行审核检查,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功能和效果进行评价测试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内部审计在企业经营管理制度中,担负着内部控制质量和效果进行检查评价的职责,它是整个内部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内部控制制度一起共同实现内部控制的各项目标。因此,各企业单位应强化监控,加强内部审计制度的建设,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六)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宣传教育工作,强化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检查和考核为了保证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并使之不断地得到完善,企业一是加大宣传力度,使内部控制意识深入到管理者心中,使管理者带头维护标准。二是提高控制人员的素质,更新知识,提高操作能力,减少执行过程中的人为失误。三是提高全体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自觉用内部控制制度去约束自己的行为,纠正经营行为的偏差。企业必须定期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检查内部会计制度是否得以有效遵循,执行中还存在什么问题,原因如何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同时对于严格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对于违规违章的,坚决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只有做到压力与动力相结合,才能是最终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使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316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