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01

小树旁的小树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时间驱动会计科目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胶带儿

已采纳

初级会计考试科目包括《经济法基础》和《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科目的考试时长为75分钟,《初级会计实务》科目的考试时长为105分钟,两个科目连续考试,时间不能混用。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实行中国统一组织、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命题、统一合格标准的考试制度,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参加初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才可获得初级资格证书。

初级会计师考试备考记忆技巧

1、缩字记忆法

这种记忆方法可以准确的记住每个考点的大概意思,取知识点的一个或几个关键字形成一句话,取其精干,以点带面。

2、列表格记忆法

对于一些内容繁多,性质相近的内容,为了防止混淆,可以通过列取表格的形式来加深理解,这样形象直观,便于掌握。如:固定资产、存货的盘盈、盘亏、报废、毁损的账务处理等。

3、编口诀记忆法

利用汉字同音、谐音或编顺口溜的方式将所要记忆的内容浓缩成一两句话,读起来既朗朗上口,又合辙押韵,便于理解掌握。

时间驱动会计科目

161 评论(10)

天天开心好好好

有中级会计基础的同学,可优先在会计、经济法、税法、财管中选择二到三科先考;有税务师基础的同学,可优先在会计、税法、经济法中选择二到三科先考;应届毕业生,或者近二、三年毕业的同学,可以每年安排三到四科来考;假如要考会计硕士研究生的同学,可以优先考虑会计、财管、风险管理,与考研专业课程有联系;上一年学习过,但未参加考试或者参加了考试但未通过的科目,是这一年优先考虑的科目,因为这属于有基础的课程,成功的概率会明显更大。希望可以帮到您!

225 评论(8)

代号为喵

会计科目就是按照经济内容对各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分类核算的项目,它是以客观存在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为基础、根据核算和管理的需要设置。即根据会计核算的需要,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个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科学地分类,每一类确定一个合适的名称,这些就是会计科目。

259 评论(9)

文文兔18

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应如何搭配?备考注会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讲究方法,选择怎样的复习方法,将直接影响考试的成功率。有的人可能会问,注会考试一共就六科,怎么搭配不行呀,自己觉得好就行了,有这样的想法是很危险的,你随意对待他,那么考试结果也是会很任性的,这样的选择很可能导致中途放弃考试,使得自己的努力功亏一篑。因为,这六门课程各有各的特点,每科的侧重点也是不同,因此,考生必须根据各科所具有的特点,进行科学的搭配,这样才会取得满意的结果。学的搭配,这样才会取得满意的结果。《会计》会计既是一门基础的课程,又是最重要的课程,学好会计科目对学习其它科目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特点:注重基础、强调职业判断、知识更新及时、综合性强。零基础考生一定要学好、学精这门课程。《审计》审计这门课程对于计算能力的要求并不高,但对于推理能力的要求是很高的,很多知识不光要靠死记硬背,背后还有严密的逻辑性。因为审计的主要任务是寻找被审计单位的破绽在哪里,是需要较强的逻辑性的,尤其对一些细节问题要注意,一旦大意,失分会很高。《财务成本管理》这门课程复杂难记的公式较多,对考生的逻辑能力要求很强,在对课本的知识点理解的基础上,加以相应的计算练习,做到熟练掌握。《经济法》内容复杂,涉及面广,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多,对考生的记忆力要求强,尤其是经济领域方方面面所涉及到的法律知识都要求考生了解、熟悉、掌握。考试难度大,需要考生下一定功夫去记忆。《税法》税法科目注重理解和记忆相结合,既考核考生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又对考生的理解和运用提出要求,对跨章节内容的结合与应用较重视,大题中会出现这类考核内容。《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教材的文字晦涩难懂,记忆难度大,内容涉及范围广,综合性较强,考点分布广,需要考生灵活应对试题。了解了各个科目的特点,接下来给大家几个搭配的建议:1、从时间方面来看注册会计师考试平均一科需要的学习时间大概在350小时左右,其中会计、审计、财管在400小时左右,经济法、税法、战略在200-300小时左右。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时间进行学习。2、从考生的基础来看①刚刚考完初级会计职称的考生建议报考方案:报两门:会计+税法;报三门:会计+审计+税法,可额外加选经济法。②刚刚考完中级会计职称的考生建议报考方案:报三门: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报四门: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税法。④零基础考生:报两门:经济法+税法;报三门:会计+税法+经济法。3、从擅长科目来看①文科强理科弱更擅长经济法、战略、审计这三科涉及记忆较多的科目;②理科强文科弱更擅长财务管理、税法、会计这三科涉及计算较多的科目。考生要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搭配,祝愿每一个有梦的你们能够达成目标,实现理想!希望能帮助到您!记得采纳哦~

345 评论(9)

全全英英

会计审计最好放一起,再搭配个税法经济法之类的

314 评论(9)

rabbit林恩

一、会计科目的定义:

为了连续、系统、全面地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所引起的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就有必要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按照其不同的特点和经济管理要求进行科学的分类;

并事先确定分类核算的项目名称,规定其核算内容。这种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称为会计科目。

二、会计科目的分类:

1、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

(1)资产类科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

(2)负债类科目:按负债的偿还期限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和反映长期负债的科目。

(3)共同类科目:共同类科目的特点是需要从其期末余额所在方向界定其性质。

(4)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按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可分为反映资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

(5)成本类科目:包括“生产成本”,“劳务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

(6)损益类科目:分为收入性科目和费用支出性科目。收入性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等科目。

费用支出性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等科目。

2、按其核算信息详略程度分类:

一般情况下,可以将会计科目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科目分类。

(1)总分类科目又称一级科目或总账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所做的总括分类,它提供总括性的核算指标,如“固定资产”、“原材料”、“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

(2)明细分类科目又称二级科目或明细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所含内容所作的更为详细的分类,它能提供更为详细、具体的核算指标,如“应收账款”总分类科目下按照具体单位名称分设的明细科目,具体反映应向该单位收取的货款金额。

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在二级科目下分设三级科目、四级科目等进行会计核算,每往下设置一级都是对上一级科目的进一步分类。

3、按其经济用途分类

经济用途指的是会计科目能够提供什么经济指标。会计科目按照经济用途可以分为

(1)盘存类科目;(2)结算类科目;(3)跨期摊配类科目;(4)资本类科目;(5)调整类科目;(6)集合分配类科目;(7)成本计算类科目;(8)损益计算类科目;(9)财务成果类科目。

扩展资料:

1、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1)全面性原则

会计科目作为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科目的设置应能保证对各会计要素做全面地反映,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2)合法性原则

合法性原则,是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企业应当参照会计制度中的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置会计科目,但其设置的会计科目不得违反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于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科目。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在不影响统一会计核算要求以及对外提供统一的财务报表的前提下,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

(3)相关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是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必须满足对内对外各方面的需要,而设置会计科目必须服务于会计信息的提供,必须与财务报告的编制相协调,相关联。

(4)清晰性原则

会计科目作为对会计要素分类核算的项目,要求简单明确,字义相符,通俗易懂。

同时,企业对每个会计科目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也必须做到界限明确,既要避免不同会计科目所反映的内容重叠的现象,也要防止全部会计科目未能涵盖企业某些经济内容的现象。

(5)简要实用原则

在合法性的基础上,企业应当根据组织形式、所处行业、经营内容、业务种类等自身特点,设置符合企业需要的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设置应该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突出重点,对不重要的信息进行合并或删减。要尽量使读者一目了然,便于理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科目

311 评论(9)

易火贝木

一般来说,年底结转和月末结转是一样的,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年底一般就是要做“所得税要汇算清缴”,最好是汇算清缴的分录做在本年账务里面。如果做在下年,要运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1、一般有结转收入借:主营业务收入借:其他业务收入借:营业外收入贷:本年利润2、结转期间费用借:本年利润贷:管理费用贷:销售费用贷:财务费用3、结转成本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支出贷:其他业务支出贷:营业外支出贷:营业税金及附加4、结转未分配利润借:本年利润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等5、按公司董事会决议计提盈余公积等。温馨提示:以上解释仅供参考。应答时间:2021-01-13,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336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