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73732849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会计分期的目的,在于通过会计期间的划分,将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相等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报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扩展资料:
会计分期假设是持续经营假设的一个必要补充,它使会计能够及时地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并为帮助和促进会计主体有效经营和定期考核提供必要的条件。有了会计分期假设,产生了本期和非本期的区别,产生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以及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划分,产生了收入与费用配比等要求以及应收和应付等会计处理。只有正确划分会计期间,才能准确地提供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有关资料,才能进行会计信息的对比。
在会计分期假设的前提下,会计期间通常是一年,称为会计年度。对于会计年度的起讫时间,各个国家的划分方式不尽相同,有的国家采用公历年度,有的国家则另设起止时间,如英国的会计年度为每年的4月1日至次年的3月31日。在我国,以公历年度作为企业的会计年度,即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会计年度确定后,一般按日历确定会计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小南子zzz
会计分期(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前提之一),又称会计期间,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会计分期是指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相同期间的行为。据此来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从而及时地向有关方面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其目的是据此结算盈亏,按期编报财务会计报告。从而及时向各方面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产生背景一个会计主体的经营成果,从理论上讲,只有到经营活动全部停止或企业破产清算时才能最终确定,并提供财务报告,但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何时停止,客观上很难确定。为了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有必要对连续不断的经营活动过程划分结算期间,已便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对其进行考核和报告,从而产生了会计分期的概念。希望可以帮到你,满意望采纳,谢谢!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