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ubsummer
1.当期要交的所得税就是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是因为会计上和税法上对一些项目的认定不同产生的,即:虽然说实际交了那么多的税,但在报表上并不一定就确认这么多的所得税费用。2.关于你提到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抵掉的50000,怎么还要算进去,这个递延所得税资产是减少了50000,就是说当期发生是是贷递延所得税资产50000,那当然就需要借所得税费用了;3.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是不相互抵的,因为它们代表的是不同的含义,是不同的原因形成的,就象其他应收和其他应付不能抵一样;还有,递延所得税是会计准则里比较难的一个部分,体现了会计权责发生制和配比的双重含义,在不存在永久性差异(现在已不用这个说法)的情况下,会计利润和所得税费用是配比(符合税率)的;建议你仔细看看,你可以直接看准则讲解
基斯颠奴86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的有关规定,企业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直接计入筹建当期损益(管理费用),不能计入“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根据税法的有关规定,纳税人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应当从开始生产、经营月份的次月起,在不短于5年的期限内分期扣除。举例说明。假设某企业07年10至12月份处于筹建期间,各月份分别发生开办费5万元、3万元、4万元。该企业自08年1月份开始生产经营,并在税务上选择5年平均扣除开办费。由此:07年10至12月份的会计利润(利润总额)分别为:-5万元、-3万元、-4万元,累计年度会计利润为亏损12万元。由于税法的上述规定,因此,企业应当进行相关纳税调整,即,因开办费而纳税调增=12万元,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12)+纳税调增12=0,税务上无利润亦无亏损,无需纳税也没有需要在以后税前弥补的亏损额。08年2月份起,税务上每月应当扣除的开办费=12/5/12=0.2万元因此:08年纳税调减额=0.2*11=2.2万元08年应纳税所得额=08年利润总额-2.2±其他纳税调整额09年纳税调减额=0.2*12=2.4万元09年应纳税所得额=09年利润总额-2.4±其他纳税调整额10年纳税调减额=0.2*12=2.4万元10年应纳税所得额=10年利润总额-2.4±其他纳税调整额11年纳税调减额=0.2*12=2.4万元11年应纳税所得额=11年利润总额-2.4±其他纳税调整额12年纳税调减额=0.2*12=2.4万元12年应纳税所得额=12年利润总额-2.4±其他纳税调整额13年纳税调减额=0.2*1=0.2万元13年应纳税所得额=13年利润总额-0.2±其他纳税调整额
一个M精彩
【导读】纳税调整是根据国家相关机构制定相关税法,对于企业所得税等进行调整,和利润总额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也是初级会计的重要考点,目前,2021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备考进行中,掌握考点也是初级会计考试成功的基石,因为知道和掌握了高频考点,我们就能更有效备考,也能更节约时间,当然这也和考生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虽然努力了不一定能够成功,但是放弃了肯定是失败的,下面就给大家带来2021初级会计《经济法》高频考点答疑:纳税调整,大家赶紧学起来。
【知识点】纳税调整
提问内容:间接法调增或调减应纳税所得额是什么目的?
回复:
您理解下为什么进行纳税调整,纳税调整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进行调整,而会计利润在计算过程中是不区分是否免税,是否能税前扣除这些因素的,就是用所有的收入减去所有的支出,以国债为例,国债利息是免税的,但是计算会计利润的时候国债利息的收入也是在其中的,那么交税的时候,因为国债利息不需要交税,但是会计利润中已经加入了,所以调减,再比如业务招待费,发生了10万,但是扣除限额是6万,也就是说,会计利润中10万的支出都减去了,但是算税的时候,税法规定,业务招待费只能减去6万,那么就是减多了4万,这4万是需要交税的,所以需要调增。
【例-单项选择题】甲公司2017年度实现利润总额30万元,直接向受灾地区群众捐款6万元,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向受灾地区捐款4万元。已知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的12%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甲公司在计算2017年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的捐赠额为()。
A.6万元
B.10万元
C.3.6万元
D.4万元
【答案】C
【解析】(1)直接捐赠的6万元不得扣除;(2)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捐赠的4万元,限额=30×12%=3.6(万元),当年准予扣除的捐赠额为3.6万元;(3)如果涉及“间接法”,本题纳税调增额=6+4-3.6=6.4(万元)。
以上就是2021初级会计《经济法》高频考点答疑:纳税调整,也是客观题的主要考点,当然会计科目也是必考考点,小编也给大家整理了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常见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表等等,希望大家在备考的时候,也要重点掌握,另外学习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祝大家考试成功!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