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金Fighting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中,6002管理费用之三、管理费用的主要账务处理的第一条明确规定: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借款费用等,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而1801 长期待摊费用 的第一条规定“本科目核算企业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限在1 年以上的各项费用”,是资产类科目。 而开办费已经不符合新准则对资产的规定,所以准则的做法是: 借:管理费用贷:现金 就是说一次性计入,不再摊销了。对于初次使用新准则的,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 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规定:“ 首次执行日企业的开办费余额,应当在首次执行日后第一个会计期间内全部确认为管理费用。”
西兰花007
18页第1-2行
将“流动性较强”改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中”
18页倒数第4-5行
将“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改为
“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
19-21页
本节所有例题中的“2x12年”改为“2x14年”,“2x13年”改为“2x15年”
53-59页
本节根据2014年新修订准则作了大幅修订
53页
删
除了最后的注释“①2014年2月17日,财政部印发了《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财会[2014]11号),2014年3月13
日,财政部修订印发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财会[2014]14号),本节内容未按这两个准则进行调整。”
54-58页
本节所有例题中的“2x11年”改为“2x13年”,“2x12年”改为“2x14年”,“2x13年”改为“2x15年”
59页本节第一段第3行
删除了“(即交易性金融资产)”
59页倒数第3行
将“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改为“其他综合收益”
60页第二段第1、2行
将“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改为“其他综合收益”
62页例题上面一段倒数第2行
将“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改为“其他综合收益”
62页例题的两个分录
将“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改为“其他综合收益”
63页例题下面第一段第2、5行
将“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改为“其他综合收益”
63页倒数第五段(1)第2、3行
将“资本公积”、“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改为“其他综合收益”
63页倒数第四段(2)最后1行
将“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改为“其他综合收益”
63页倒数第二段第3行
将“资本公积”改为“其他综合收益”
63页倒数第2行
将“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改为“其他综合收益”
60-63页
本节所有例题中的“2x12年”改为“2x14年”,“2x13年”改为“2x15年”
83页第二段第5行、第三段第5行
将“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改为“其他综合收益”
85页倒数第1、2、3行
将“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资本公积”改为“其他综合收益”
93页
①将“1.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3.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
改为
“1.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14年7月23日财政部修订发布,自2014年7月23日起施行)
3.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2014年3月13日财政部修订发布,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在境外上市的企业提前执行)”
②增加了“11.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2014年1月26日财政部发布,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在境外上市的企业提前执行)
12.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2014年2月17日财政部发布,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在境外上市的企业提前执行)”
③“11.中华人民共和国……”改为“13.中华人民共和国……”
101-108页
本节根据2014年新修订准则作了大幅修订
101页
删除了最后的注释“①2014年1月27日,财政部修订印发了《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财会[2014]8号),本节内容未按此准则进行调整。”
117页倒数第二段和倒数第三段中间
增加了“需要说明的是,目前交通运输业、邮政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如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有形资产租赁服务、鉴证咨询服务、广播影视服务)已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称营改增)试点。”一段
118页第二段第3-5行
删除了“企业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应交的营业税,借记‘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科目,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应交营业税,不通过‘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直接计入营业税费。”
118页【例题2-34】
“某运输公司运营收入为600
000元,适用的营业税税率为3%。该运输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1)计算应交营业税: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18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18
000
应交营业税=600
000×3%=18
000(元)
(2)交纳营业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18
000
贷:银行存款
18
000”
改为
“2x14年10月31日,甲企业收到出租仓库收入600
000元,款项存入银行,适用的营业税税率为5%。甲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1)确认应交营业税: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30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30
000
本例中,应交营业税=600
000×5%=30
000(元)
(2)交纳营业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30
000
贷:银行存款
30
000”
129页本节最后
增加了“企业在信用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应按摊销额,借记‘在建工程’、‘财务费用’等科目,贷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
129页
将“1.企业会计准则(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2.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年10月30日财政部发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3.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2011年11月16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
4.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企业会计处理规定(财政部2012年7月5日发布)”
改为
“1.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14年7月23日财政部修订发布,自2014年7月23日起施行)
2.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年10月30日财政部发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3.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2014年1月27日财政部发布,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在境外上市的企业提前执行)
4.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2011年11月16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
5.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企业会计处理规定(财政部2012年7月5日发布)”
136页第二节第8和第9行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改为“其他资公积”
136页第二节第12-13行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改为“其他资本公积是指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
136页第二节第14行
“因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改为“因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
136页第二节第16行
删除了开始的“此外,”
138页(二)第一段
“其他资本公积是指除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项目以外所形成的资本公积,其中主要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本书以因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产生的利得或损失为例,介绍相关的其他资本公积的核算”
改为
“本书以因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以外的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为例,介绍相关的其他资本公积的核算”
138页(二)第二段
“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对因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的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如果是利得,则应按持股比例计算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数额;如果是损失,则做相反的分录。”
改为
“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对因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以外的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应按持股比例计算其应享有或应分担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增减数额。”
138页例题3-14
例题中的“2x12年”改为“2x15年”
139页
第五行“F公司发生了除净损益”改为“F公司发生了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
143页
“4.企业会计准则(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5.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改为
“4.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14年7月23日财政部修订发布,自2014年7月23日起施行)
5.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2014年3月13日财政部修订发布,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在境外上市的企业提前执行)”
161页
“1.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改为
“2.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14年7月23日财政部修订发布,自2014年7月23日施行)”
将本章所有“2×12”改为“2×13”
将本章所有“2×13”改为“2×14”
188页底端脚注
删除
189页倒数11行
将“通常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改为“通常包括:货币资金、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190页第9行
将“一般按照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改为“一般按照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盈余公积”
190页第14行
将“‘交易性金融资产’等排在前面”
改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等排在前面”
190页第18行
在
“在企业清算之前不需要偿还的所有者权益项目排在后面。”后增加一段“企业衍生金融工具业务具有重要性的,应当在资产负债表资产项下‘以公允价值
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项目和‘应收票据’项目之间增设‘衍生金融资产’项目,在资产负债表负债项下‘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
益
的金融负债’项目和‘应付票据’项目之间增设‘衍生金融负债’项目,分别反映企业衍生工具形成资产和负债的期末余额。”
190页表7-1第4行
将“交易性金融资产”改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将“交易性金融负债”改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191页续表16-17行
在“预计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之间增加“递延收益”
191页续表24-25行
在“减:库存股”和“盈余公积”之间增加“其他综合收益”
192页6-8行
将
“如‘交易性金融资产’、‘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等项目,根据‘交易性金融资产’、‘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职
工薪酬’各总账科目的余额直接填列;”改为“如‘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短期借款’、‘应付票据’等项目,根据‘以公允价值
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各总账科目的余额直接填列;”
193页5行
将“‘交易性金融资产’项目”改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项目”
193页7行
将“本项目应当根据‘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改为“本项目应当根据‘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和在初始确认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194页7-8行
将“‘长期股权投资’项目,反映企业持有的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改为“‘长期股权投资’项目,反映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以及对其合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
195页18-21行
将
“‘应付职工薪酬’项目,反映企业根据有关规定……也在本项目列示。”改为“‘应付职工薪酬’项目,反映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
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企业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受赡养人、已故员工遗属及其他受益人等的福利,也属于职工薪酬。职工薪酬主要包括短期薪酬、离
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196页18-21行
在“(2)和(3)”之间增加“(3)‘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反映企业其他综合收益的期末余额。本项目应根据“其他综合收益”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将“(3)”改为“(4)”
将“(4)”改为“(5)”
197页表7-2第13-14行
在“加:营业外收入”和“减:营业外支出”之间增加“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
197页表7-2第19-23行
将
“五、每股收益
……
七、综合收益总额”
改为
“五、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
(一)以后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
1.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变动
2.权益法下在被投资单位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中享有的份额
……
(二)以后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
1.权益法下在被投资单位以后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中享有的份额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损益
4.现金流量套期损益的有效部分
5.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
六、综合收益总额
七、每股收益
(一)基本每股收益
(二)稀释每股收益”
199页16行
将“17.‘其他综合收益’项目”改为“17.‘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项目”
205页5-6行
将“(1)净利润;(2)其他综合收益;(3)会计政策变更”改为“(1)综合收益总额;(2)会计政策变更”
将第六行中的“(4)”、“(5)”、“(6)”改为“(3)”、“(4)”、“(5)”
205页10行
将“(即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改为“(即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盈余公积……)”
205页表7-4第2行
在本年金额和上年金额栏下的“减:库存股”和“盈余公积”之间增加“其他综合收益”
205页表7-4倒数
第5—9行
将“(一)净利润”改为“(一)综合收益总额”
将“(二)其他综合收益”改为“(二)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
将倒数第2行、第3行删除
206页续表第5、9行
将“(四)”改为“(三)”
将“(五)”改为“(四)”
207页3行
将“‘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改为“‘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盈余公积’”
207页9行
将“资本公积、库存股、盈余公积”改为“资本公积、库存股、其他综合收益、盈余公积”
207页14-16行
将“(1)‘净利润’项目,反映……(2)……增减变动金额。”改为“(1)‘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反映净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相加后的合计金额”
207页17、23、24行
将“(3)”改为“(2)”
将“(4)”改为“(3)”
将“(5)”改为“(4)”
208页倒数第7-8行
在“4.财务报告的批准……”和“(二)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之间增加“5.营业期限有限的企业,还应当披露有关其营业期限的信息。”
209页倒数第9-10行
将
“1.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信息”改为“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企业应当披露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的金额资产的账面价值,并分别反映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在初始确认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对于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
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应当披露下列信息:
(1)指定的金融资产的性质;
(2)初始确认时对上述金融资产作出指定的标准;
(3)如何满足运用指定的标准。”
210页2-9行
将“4.长期股权投资。……相关的或有负债。”改为
“4.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应当披露下列信息:
(1)对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的判断;
(2)对投资性主体的判断及主体本身的转换;
(3)企业集团的构成情况;
(4)重要的非全资子公司的相关信息;
(5)对使用企业集团资产和清偿企业集团债务的重大限制;
(6)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结构化主体的相关信息;
(7)企业在其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份额发生变化的情况;
(8)投资性主体的相关信息;
(9)合营安排和联营企业的基础信息;
(10)重要的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的主要财务信息;
(11)不重要的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的汇总财务信息;
(12)与企业在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中权益相关的风险信息;
(13)未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结构化主体的基础信息;
(14)与权益相关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和最大损失敞口;
(15)企业是结构化主体的发起人但在结构化主体中没有权益的情况;
(16)向未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结构化主体提供支持的情况;
(17)未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结构化主体的额外信息披露。”
210页倒数第1行
将“企业应当披露下列信息:”改为“企业应当披露短期职工薪酬相关的下列信息:”
211页第2行
将“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改为“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
211页第6-7行
将“(5)应当支付……(6)其他职工薪酬。”改为
“(5)依据短期利润分享计划提供的职工薪酬金额及其计算依据;
(6)其他短期薪酬。
企业应当披露所设立或参与的设定提存计划的性质、计算缴费金额的公式或依据,当期缴费金额以及应付未付金额。
企业应当披露与设定受益计划有关的下列信息:
(1)设定受益计划的特征及与之相关的风险;
(2)设定受益计划在财务报表中确认的金额及其变动;
(3)设定受益计划对企业未来现金流量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的影响;
(4)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所依赖的重大精算假设及有关敏感性分析的结果。
企业应当披露支付的因解除劳动关系所提供辞退福利及其期末应付未付金额。
企业应当披露提供的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的性质、金额及其计算依据。”
211页倒数第2-6行
将“(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5)其他。”改为
“(1)其他综合收益各项目及其所得税影响;
(2)其他综合收益各项目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当期转出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
(3)其他综合收益各项目的期初和期末余额及其调节情况。”
212页第7-9行
将“(七)其他需要说明的重要事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等”改为
“(七)或有和承诺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等需要说明的事项。
(八)有助于财务报表使用者评价企业管理资本的目标、政策及程序的信息。”
212页表7-5第四行
将“交易性金融资产”改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将“交易性金融负债”改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213页续表11-12行
在“预计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之间增加“递延收益”
213页续表20-21行
在“减:库存股”和“盈余公积”之间增加“其他综合收益”
214页13、29行
将“(9)工程发生应付职工薪酬”改为“工程本年度发生应付职工薪酬”
将“(17)支付工资5000000元”改为“(17)支付本年度工资5000000元”
218页4行
将“贷:银行存款”改为“贷:其他货币资金”
221页表7-6第4行
将“交易性金融资产”改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将“交易性金融负债”改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222页续表2-3行
在“预计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之间增加“递延收益”
222页续表11-12行
在“减:库存股”和“盈余公积”之间增加“其他综合收益”
223页表7-8第13-15行
在“加:营业外收入”和“减:营业外支出”之间增加“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
与新增的“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对应,在本期金额栏增加“500000”
在本期金额栏的“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行增加“197000”
228页倒数第1行
将“交易性金融资产”改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234页表7-11第2行
在本年金额和上年金额栏下的“减:库存股”和“盈余公积”之间增加“其他综合收益”
235页续表第3行
在“三、本年增减变动金额…”与“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交叉处分别增加“262095、2358855”
在“(一)净利润行,未分配利润列”增加“2620950”
235页续表第4-7行
将“(一)净利润”改为“(一)综合收益总额”,并在新增的“(一)综合收益总额”与“未分配利润”交叉处增加“2620950”
将“(二)其他综合收益”改为“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
将第6、7行删除
235页续表第11、15行
将“(四)”改为“(三)”
将“(五)”改为“(四)”
236页2行
将“1.企业会计准则(2006年2月15日……)”改为
“1.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14年7月23日财政部修订发布,自2014年7月23日起施行)
2.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2014年3月13日财政部修订发布,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在境外上市的企业提前执行)
3.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2014年1月27日财政部修订发布,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在境外上市的企业提前执行)
4.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2014年1月26日财政部修订发布,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在境外上市的企业提前执行)
5.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2014年6月20日财政部修订发布,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应当在2014年年度及以后期间的财务报告中按照本准则要求对金融工具进行列报)
6.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2014年2月17日财政部发布,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在境外上市的企业提前执行)
7.企业会计准则第41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2014年3月14日财政部发布,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在境外上市的企业提前执行)”
将“6.财政部关于执行……”删除
236页
将序号“2、3、4、5、7、8”改为“8、9、10、11、12、13”
240页倒数第9行
将“4.制造费用”段第三行的“修理费”删除
248页第1行
在“根据表8-5……”前增加
“其中:1632=1200+480-48
1968=2400+48-480”
253页倒数第8行
将“(一)制造费用的归集”段第二行的“修理费”删除
271页【例9-2】
在“【例9-2】……”第三行的“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前增加“(为简化起见,假定其中向基本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
272页倒数第2行
将倒数第二行“14000元”改为“14100元”
277页倒数第4行
在“辅助生产成本差异计入管理费用”前增加
“借:制造费用
27255
管理费用
655
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15210
—供电车间
12700”
304页第4行
维尼蜜罐
初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2021)
目录
第一章 会计概述(53)
第一节 会计概念、职能和目标(53)
第二节 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54)
第三节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54)
第四节 会计科目和借贷记账法(56)
第五节 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与账务处理程序(57)
第六节 财产清查(58)
第七节 财务报告(59)
第二章 资产(60)
第一节 货币资金(60)
第二节 应收及预付款项(61)
第三节 交易性金融资产(62)
第四节 存货(63)
第五节 固定资产( 65)
第六节 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67)
第三章 负债(69)
第一节 短期借款(69)
第二节 应付及预收款项(69)
第三节 应付职工薪酬(70)
第四节 应交税费(72)
第四章 所有者权益(75)
第一节 实收资本或股本(75)
第二节 资本公积(76)
第三节 留存收益(76)
第五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78)
第一节 收入(78)
第二节 费用(80)
第三节 利润(81)
第六章 财务报表(85)
第一节 资产负债表(85)
第二节 利润表(86)
第三节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87)
第四节 附注(87)
第七章 管理会计基础(89)
第一节 管理会计概述(89)
第二节 产品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91)
第三节 产品成本的归集和分配(92)
第四节 产品成本计算(95)
第八章 政府会计基础(97)
第一节 政府会计概述(97)
第二节 政府单位会计核算(98)
以上就是2021年《初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目录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及时关注本平台哦!
暖暖滴嗳
2015年会计初级职称考试中教材最大变化是增加了”其他综合收益“新的科目。 增加这个科目之后,很多学员对于原来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内容现在要转入其他综合收益核算有些困惑,是不是所有的资本公积-其他基本公积都转记其他综合收益?答案:不是。那么到底哪些转入其他综合收益,哪些没有转记呢?现总结如下: 第一种情况:转记(原准则的资本公积—其他基本公积中的一部分转记为新准则的其他综合收益中,初级职称考试要求掌握下面中的前三种)转记情况,主要是根据其他综合收益的定义作为依据的,因为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未在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也就是说以后能够记入损益类的情况,但是还不符合结转损益类的情况,就应该记入其他综合收益,主要包括下面几种小情况: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减值及处置导致的其他综合收益的增加或减少。也包括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重分类日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的差额部分。2、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其差额记入所有者权益导致的其他综合收益的增加,及处置时的转出。3、确认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中所享有的份额导致的其他综合收益的增加或减少。这里需区分两种情况:。(1)对合营联营企业的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确认的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导致的其他综合收益的增加,不是资本交易,是持有利得。因此,不论是在投资单位的个别报表还是合并报表,均应归属于其他综合收益。(2)对子公司的投资,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只有因子公司其他综合收益而在合并报表中按权益法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和少数股东权益的变动才是其他综合收益,子公司因权益性交易导致的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的变动使得合并报表按权益法相应确认的其他资本公积和少数股东权益的变动不是其他综合收益。4、可供出售外币非货币性项目的汇兑差额,记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 第二种情况:不转记(这部分初级不涉及,但要知道不是所有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都转记为其他综合收益)原准则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新准则符合一定条件转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资本溢价情况,在新准则前提下,仍然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中核算,主要是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即授予日按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贷方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行权时,按照实际行权数量确定的金额,将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从借方转出,贷方记入股本科目,差额记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资本溢价科目,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被投资单位除了实现净利,其他综合收益增加以外导致其他资本公积增加的情况,投资方应该按照持股比例确认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