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武者NO1
1.复式记账法“单式记账法”的对称。对每项经济业务按相等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账户中同时进行登记的方法。2.权责发生制也称应收应付制或应计制,是指以经济的权益和责任的发生,即应收应付作为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标准。3.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有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4.损益表又称利润表, 是用以反映公司在一定期间利润实现(或发生亏损)的财务报表。5.预提费用是指企业按规定预先提取但尚未实际支付的各项费用。 6.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就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所做的分类,是会计对象按经济特征所作的最基本分类,也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可以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六个方面。7.期间费用是指企业本期发生的、不能直接或间接归入营业成本,而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各项费用。 包括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8.资产资产是企业,自然人,国家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来计量收支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收入、债权和其他。9.会计帐簿“会计报表”的对称。记载商主体营业交易和财产出入事项的会计记录文书。为商业帐簿的一种。10.红字冲销法 红字冲销法又称红字更正法也称红字调整法,即先用红字编制一套与错账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予以冲销,然后再用蓝字编制一套正确的会计分录。11.会计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事业、机关、团体、深圳齐创辉财务代理公司及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记录、计算、控制、分析、报告,以提供财务和管理信息的工作。12.产品成本 由于生产的连续性,在一部分产品生产完毕成为产成品后,还有一些产品尚未完工而形成在产品,这样就需要在一定时点(一般为月末),将生产成本按照一定的方法,在产成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分配后,产成品所分担的生产成本,即为“产品成本”,而在产品所分担的部分,继续留在生产成本中,待其完工后比照上述办法处理。 13.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或称会计实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14.会计科目 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科目,称为会计科目。15.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记录、计算、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 16.会计事项企业经济活动中应在会计上加以记录的事项,称为会计事项。 17.持续经营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或基本前提之一,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按照既定的目标持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面临清算。18.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根据固定资产的原值和规定的折旧率计算确定,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摊记入各期的间接费用和期间费用。19.会计分录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20.盈余公积盈余公积是指公司按照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各种积累资金。21.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22.会计分期假设会计分期是指会计信息应按划分期限收集和处理。会计分期假设是持续经营假设的一个必要的补充。23.配比原则是指某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与费用应当按照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相互配合,借以计算确定该期的损益。 24.总分类科目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核算的会计科目,提供总括核算指标,如"原材料","固定资产"等,也叫总账科目,一级科目.25.资本公积是指由股东投入、但不能构成 股本 或 实收资本 的资金部分,主要包括股本溢价、接受捐赠实物资产、投入资本汇兑损益、法定财产重估增值以及投资准备金等。26.负债参见第3题27.货币计量假设是指当会计为持续经营的会计主体进行核算时,是以采用币值稳定的货币来综合计量为前提的。28.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首要原则。因为人的心理现象是受外界条件制约的,是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29.明细科目明细分类科目又称为明细科目,明细分类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进一步分类的项目。30.固定资产原始价值固定资产原值 “固定资产原始价值”的简称,又称“固定资产原价”,是指取得各该固定资产时发生的全部支出。
beyond45678
1、各种记帐凭证必须具备的基本内容填制凭证的日期;凭证编号;经济业务摘要;会计科目;金额;所附原始凭证张数;填制凭证人员、稽核人员、记帐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或者盖章。收款和付款记帐凭证还应当由出纳人员签名或者盖章。2、多栏式明细分类帐的帐页格式帐页按照明细科目或明细项目分设若干专栏,以在同一帐页上集中反映各有关明细科目或某明细科目各明细项目的金额。3、账实核对所谓帐实核对,是指核对会计帐簿记录的帐面余额与财产等实有数额是否相符。具体包括:现金日记帐帐面余额与现金实际库存数相核对;银行存款日记帐帐面余额定期与银行对帐单相核对;各种财物明细帐帐面余额与财物实存数额相核对;各种应收、应付款明细帐帐面余额与有关债务、债权单位或者个人核对等。4、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优点优点:a、可以简化登记总账的工作。b、能起试算平衡作用,利于检查记账工作的准确性。5、财产清查的程序(一)成立清查小组 清查小组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和清查人员组成,负责财产清查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二)进行业务准备 a,帐簿准备 所有的业务要全部登记入帐,结出余额,认真核对帐目,作到计算正确,内容完整,帐证,帐帐相符. b,实物准备 清查前,保管人员要整理好财产物资,有明细帐的要结出余额. c,工具准备 准备好清查需要的各种工具,表格等. (三)实施财产清查 6、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内容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也称资产负债表的三要素。 7、会计档案应保存15年的有哪些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凭证、总帐包括日记总帐、明细帐、日记帐、辅助帐簿这几项都需要保存15年。8、会计确认的标准《企业会计准则》9、会计核算方法1)、填制或取得会计凭证;2)、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3)、复式记账;4)、登记账簿;5)、成本计算;6)、财务清查;7)、根据账簿资料,编制财务报告。10、法人单位和会计主体法人单位包括企业单位、事业单位、机关(行政)单位、社会团体单位、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其他单位。经济上独立或相对独立的企业、公司、事业单位等都是会计主体。甚至只要有必要,任何一个组织都可以成为一个会计主体,典型的会计主体是经营性企业。11、会计确认和计量要求原则①、权责发生制原则: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的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作为本期收入或费用;凡不属于当期的收入或费用,即使款项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当的期收入或费用。收付实现制是以实际收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或费用的依据。(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的非经营业务) ②、配比原则:同一会计期间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在同一会计期间确认 权责发生制原则与配比有关,它是为配比准备条件的,以便配比结果正确。 ③、历史成本原则:要求各项资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一律不得自行调整资产帐面余额。 资产发生减值的,可按规定提取相应的减值准备 ④、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凡只使本年度受益的,作为收益性支出;使几个年度受益的,作为资本性支出 12、在借贷记帐法下,成本费用类帐户的结构表现费用成本类帐户的结构:借方登记发生数,贷方登记转出数,期末余额在借方,为期末在产品成本费用。 13、会计核算内容第一,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第二,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第三,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第四,资本、基金的增减。第五,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第六,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第七,其他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事项。14、跨期摊配费用账户跨期摊配账户核算应由连续的几个会计期间共同负担,但一次支付的费用.包括: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账户.15、应交税金二级科目 “应交税金”科可以设应交增值税、应交消费税、应交营业税、应交所得税、应交资源税、应交土地增值税、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房应交产税、应交土地使用税、应交车船使用税、应交个人所得税等二级科目。16、对帐对帐就是核对帐目。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各单位应当定期将会计帐簿记录的有关数字与库存实物、货币资金、有价证券往来单位或个人等进行相互核对,保证帐证相符、帐帐相符、帐实相符,对帐工作每年至少进行一次。17、科目汇总表处理程序与汇总记帐凭证处理程序的主要相同点将记账凭证汇总后记总账18、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是根据原始或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再根据记账凭证编制汇总记账凭证,然后据以登记总分账的一种账务处理.19、现金流出债务利息在每期实际现金支付,则属于现金流出.如果在最终一次性偿还本息,则期间不属于现金流出,直到偿还时才作为现金流出.20、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档案中保管15年的年的有哪些原始凭证、各种会计凭证、 记账凭证和传票汇总表。 21、会计报表附注是为了便于会计报表使用者理解会计报表的内容而对会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及主要项目等所做的解释。22、资金运动静态状态静态报表是指反映企业资金运动处于某一相对静止状态情况的会计报表,如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资产负债表。23、备抵调整帐户备抵账户是用来递减被调整账户余额,以求得被调整账户实际余额的账户。24、损益类帐户的期末余额及方向损益类科目期末应无余额,损益类帐户包括收入、费用和销售成本。收入增加记贷方,费用和成本增加记借方。25、历史成本又称原始成本,是指以取得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成本作为资产的入账价值。26、集合分配帐户集合分配账户是用来归集和分配经营过程中某一阶段所发生的某种费用的账户。借方登记费用的发生额,贷方登记费用的分配数额,期末无余额。27、印花税、契税、耕地占用税以经济活动中签立的各种合同、产权转移书据、营业帐簿、权利许可证照等应税凭证文件为对象所课征的税。契税是土地、房屋权属转移时向其承受者征收的一种税收,应缴税范围包括:土地使用权出售、赠与和交换,房屋买卖,房屋赠与,房屋交换等。 耕地,是指用于种植农作物的土地。耕地占用税以纳税人实际占用的耕地面积为计税依据,按照规定的适用税额一次性征收。28、记帐凭证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会计分录29、应缴财政专户款 应缴财政专户款核算事业单位按规定代收的应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30、外来原始凭证的是由业务经办人员在业务发生或者完成时从外单位取得的凭证, 如供应单位发货票、银行收款通知等。31、中期报告中期财务报告包括月报、季报、半年报,指少于一个会计年度的报表。32、划线更正法 红字更正法 补充登记法(1)划线更正法。在填制凭证、登记账簿过程中,如发现文字或数字记错时,可采用划线更正法进行更正。即先在错误的文字数字上划一红线,然后在划线上方填写正确的记录。在划线时,如果是文字错误,可只划销错误部分;如果是数字上错误,应将全部数字划销,不得只划销错误数字。划销时必须注意使原来的错误字迹仍可辨认。更正后,经办人应在划线的一端盖章,以示负责。 (2)红字更正法。在记账以后,如果在当年内发现记账凭证所记的科目或金额有错时,可以采用红字更正法进行更正。所谓红字更正法,即先用红字填制一张与原错误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据以用红字登记入账,冲销原有的错误记录;同时再用蓝字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注明“订正×年×月×号凭证”,据以登记入账,这样就把原来的差错更正过来。应用红字更正法是为了正确反映账簿中的发生额和科目对应关系。 (3)补充登记法。在记账以后,发现记账凭证填写的金额小于实际金额时,可采用补充登记法进行更正。更正时,可将少记数额填制一张记账凭证补充登记入账,并在摘要栏注明“补充×年×月×日×号凭证少记金额”。 33、可比性原则《企业会计制度》总则第十一条第(五)项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这就是会计核算基本原则中的可比性原则。 34、客观性原则会计客观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和现金流量,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的原则。35、谨慎性原则亦称审慎原则、稳健性原则、稳健主义、保守主义等,在会计环境中存在不确定因素和风险、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的精确性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应运用谨慎的职业判断和稳妥的会计方法进行会计处理。36、权责发生制原则亦称应计基础,是指以是滞取得收到现金的权利或支付现金的责任权责的发生为标志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及债权和债务。即收入按现金收入及未来现金收入(债权)发生来确认;费用按现金支出及未来现金支出(债务)的发生进行确认。而不是以现金的收入与支付来确认收入费用。37、资本性支出资本性支出是指受益期超过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的支出,即发生该项支出不仅是为了取得本期收益,而且也是为了取得以后各期收益。38、会计对象会计对象就是指会计工作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来说,会计对象是指企事业单位在日常经营活动或业务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资金运动,即资金运动构成了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内容。39、会计核算体系的起点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40、会计分期假设会计分期是指会计信息应按划分期限收集和处理。会计分期假设是持续经营假设的一个必要的补充。
丝雨如薇
1、会计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即人们在经济管理中可以用会计干什么。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两个基本职能。核算的特点:会计主要以货币为计量单位,从数量上核算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的情况;会计主要核算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记录是会计核算的基础;会计核算具有连续性、完整性、系统性。监督的特点:是对经济活动全过程的监督;会计主要利用货币计价进行监督;会计监督是单位内部的监督,是外部监督不可替代的。3、会计核算的方法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4、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按经济特性所做的基本分类。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5、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6、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实义务,履行该业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流出企业。7、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8、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9、费用:是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10、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他是反映经营成果的最终要素。11、会计等式是揭示会计要素之间内在联系的数学表达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12、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分类连续记录各项经济业务引起的各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一种工具和手段。联系:二者反映的经济内容一;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是设置账户的依据。区别:会计科目本事没有结构,账户有结构;会计科目只表示一定的经济业务内容,不能反映其数量上的变化,而账户可以反映经济业务数量上的变化;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方法的组成部分。13、复式记账:是记录经济业务的一种记账方法。可以完整的反映每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及其相互关系,可以检查有关经济业务的账户记录是否正确。剩下的懒得打了,你看着办吧,呵呵
天使宝贝的
实收资本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它是企业注册登记的法定资本总额的来源,它表明所有者对企业的基本产权关系。 收入收入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抵偿了为取得收入所发生的消耗即为盈利,具体表现为企业净资产的增加。 应付税款法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和纳税所得之间的差额对所得税的影响数额,在当期确认所得税费用,计入本期损益,而不递延到以后各期。在这种方法下,本期所得税费费等于本期应交的所得税,时间性差异产生的影响所得税的金额在会计报表中不反映为一项负债或一项资产,仅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其影响的程度。 纳税影响会计法纳税影响会计法是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时间性差异造成的影响纳税的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即将本期产生的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采取跨期分摊的办法。 短期投资短期投资是指企业构如的性质上能随时变现,持有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有价证券以及不超过一年的其他投资。 股权投资差额 股权投资差额是指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这里的所有者权益是指属于有表决权资本所享有的部分。从理论上讲,初始投资成本高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差额,可能是由于被投资单位按公允价值计算的所有者权益高于账面价值,或被投资单位有未入账的商誉。反之,则可能是由于被投资单位的某些资产高估所致,或因经营管理不善等产生的负商誉。 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double declining balance method):是用直线法折1日率的两倍作为固定的折旧率乘以逐年递减的固定资产期初净值,得出各年应提折旧额的方法。 就与加速折旧法类同,可让你在第一年折减较大金额。固定资产Fixed Assets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一)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二)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无形资产无形资产(Intangible assets),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