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ikedianping225
举个例子说明一下你就清楚了。假设2008年A和B两个股东投资100万元设立了一个公司,经过一年的经营,规模在扩大,公司准备吸收C为公司股东,经过股东会决议,并对公司资产进行评估或经与C协商,C出资80万元,获得50万元的注册资本,占公司注册资本的33.33%。此时C出资额80万元超出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50万元的部分,即30万元为资本公积。这30万元资要公积A、B、C三个股东都享受到的。为什么C要多出资30万元才能取得50万元的注册资本呢?主要是因为刚设立时风险因素,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公司有一定的影响,风险降低,所以后进来的股东承担的风险就小了,也就愿意多出点钱。好了,不再展开说了。希望能够理解了。
黄黄的树
资本公积就是指由投资者投入的,但不能计入实收资本的资产价值,或从其他来源取得、由投资者享有的资金。 资本公积的内容主要包括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接受捐赠资产、股权投资准备、拨款转入、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和其他资本公积等。 资本公积的用途是转赠资本。 总之,资本公积不是由企业实现的利润转化而来,而是投入资本的范畴;其主要用途是用来转增资本。 如:有限公司创立时,出资者认缴的出资往往与注册资本一致,不会产生资本公积。在有新的投资者界入时,投入的等于按投资比例计算的出资额,计入实收资本,超过部分就是资本公积。
泡菜汤Ojz
资本公积是指企业收到投资者的超出其在企业注册资本(股本)中所占份额的投资,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资本公积包括资本溢价(股本溢价)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这需要这样理解:企业进行正常生产经营后,其资本利润率要高于创业初期,同时,企业有内部积累,新投资者加入后,对这些积累也要分享,所以新加入的投资者往往需要付出大于原始投资者的出资额,才能取得与原投资者相同出资比例,投资者多交的部分就形成了资本公积。
3未闻花名3
资本公积是指由股东投入、但不能构成“股本”或“实收资本”的资金部分,主要包括股本溢价、接受捐赠实物资产、投入资本汇兑损益、法定财产重估增值,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等等,这是属于所有股东共有的,
众有情殇
会计关于资本公积的处理问题
资本公积是企业收到投资者的超出其在企业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投资,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会计关于资本公积的处理问题,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的区别
问:对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的概念不是很清楚,不好区分,能具体讲一下吗?
答:资本公积是企业收到投资者的超出其在企业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投资,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资本公积包括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
盈余公积是指公司按照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各种积累资金。盈余公积是根据其用途不同分为公益金和一般盈余公积两类。公益金专门用于公司职工福利设施的支出。按现行规定,上市公司按照税后利润的5%至10%的比例提取法定公益金。
一般盈余公积分为两种:一是法定盈余公积。上市公司的法定盈余公积按照税后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额已达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二是任意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主要是上市公司按照股东大会的决议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的区别就在于其各自计提的依据不同。前者以国家的法律或行政规章为依据提取;后者则由公司自行决定提取。
用途:用于弥补毁损,转增资本和分配股利。
融资方式租入固定资产能否确定为资产
问:企业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一项固定资产,能否确认为固定资产?
答:尽管企业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但是如果租赁合同规定的租赁期相当长,接近于该资产的使用寿命,表明企业控制了该资产的使用及其所能带来的经济利益,应当将其作为固定资产予以确认、计量和报告。
小型微利企业标准中的`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的计算口径有什么变化
问:小型微利企业标准中的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的计算口径有什么变化?
答:小型微利企业标准中的从业人数包括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用工人数。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指标,由原来按照全年月平均值确定调整为按照全年季度平均值确定。具体计算公式调整如下:
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
全年季度平均值=全年各季度平均值之和÷4
年度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的,以其实际经营期作为一个纳税年度确定上述相关指标。
小型微利企业的标准是什么
问:小型微利企业的标准是什么?
答:小型微利企业,是指符合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的小型微利企业。小型微利企业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小型”和“微利”上。除了要求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的行业以外,还包括三个标准:一是资产总额,工业企业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其他企业的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二是从业人数,工业企业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其他企业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三是税收指标,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