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30

堕落的胖子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新会计通则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莫奈小兔

已采纳

财企(2007)48号关于实施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有关问题的通知为了贯彻实施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财政部令第41号),做好企业新旧财务制度的转换工作,推进企业财务制度的改革,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关于职工福利费财务制度改革的衔接问题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实施后,企业不再按照工资总额14%计提职工福利费,2007年已经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应当予以冲回。截至2006年12月31日,应付福利费账面余额(不含外商投资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职工福利及奖励基金余额)区别以下情况处理,上市公司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一)余额为赤字的,转入2007年年初未分配利润,由此造成年初未分配利润出现负数的,依次以任意公积金和法定公积金弥补,仍不足弥补的,以2007年及以后年度实现的净利润弥补。(二)余额为结余的,继续按照原有规定使用,待结余使用完毕后,再按照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执行。如果企业实行公司制改建或者产权转让,则应当按照《财政部关于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财企[2005]12号)转增资本公积。二、关于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的组织实施问题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集团公司应当认真组织实施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集团的具体情况开展业务培训,做好企业财务制度改革的政策宣传工作,按照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财政部令第41号)的规定调整、修订和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确保企业新旧财务制度实现顺利转换。二OO七年三月二十日新会计准则执行范围是2007年上市公司必须执行,其它公司可执行也可延后执行.如果不是上市公司可暂不执行.建议你若不是上市公司可不必心急着执行参考资料:借用SUNNY的发表

新会计通则

174 评论(8)

打豆打豆

业会计准则之间,既有联系,又有不同的分工,也有明显的区别。 一、企业财务通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的联系 企业财务通则与企业会计准则都属于规范企业财务会计行为的部门规章,主管机关都是政府财政部门。无论企业财务通则规定的财务对象,还是企业会计准则规范的会计对象都是企业资金的价值运动及其体现的各方利益关系。规范的内容尽管各有侧重,但是对企业业务的处理上趋于一致性。如对政府补助内容的规范。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有关规定,企业取得的各类财政资金,并非均可作为企业本期利润核算,而是需要区分各种情况进行处理:属于国家直接投资、资本注入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增加国家资本或者国有资本公积;属于投资补助的,增加资本公积或者实收资本;属于贷款贴息、专项经费补助的,作为企业收益处理;属于政府转贷、偿还性资助的,作为企业负债管理;属于弥补亏损、救助损失或者其他用途的,作为企业收益处理。按照国际会计准则,政府补助应作为企业本期利润核算。但在我国现阶段,国家基本建设投资、财政支持企业的资金大量存在,如果完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处理,会造成以财政拨款给股东分红的结果,有违财政扶持企业的目的。 二、企业财务通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区别 企业财务通则围绕企业资金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收益分配、信息管理、财务监督等财务要素,为企业提供财务行为规范。企业财务管理需要利用会计信息,重在对财务行为的前期决策和过程约束,对企业经营风险进行控制,对企业的经营成果进行评价。企业会计准则(制度)主要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是对资产、负债、权益、收入、成本、利润等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为有关方面提供决策依据,会计核算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基础,重在对财务行为的过程核算和结果反映,侧重于指导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的建立。新企业财务通则是体制、机制、管理和分配,是站在市场经济理念先进、机制明晰、管理创新、分配严谨的战略高度,准确把握“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时代精髓,规范了资金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收益分配、信息管理、财务监督等六大要素,夯实了企业财务的观念基础、实践基础。新企业财务通则从政府宏观财务、投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三个层次,构建资本权属清晰、财务关系明确、符合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要求的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在这样一种全新的财务体制中,政府通过制定与实施特定的游戏规则,履行社会管理者职能;国有资本所有者职能则是由政府和投资者共同履行,政府对企业的财务进行“指导、管理、监督”而不是直接干预,从而解决了政府“错位”、“越位”与“缺位”的问题;投资者则履行财务决策权和规章制定权;经营者的财务管理职责主要体现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和财务战略、财务规划的拟定权以及对投资者重大决策的执行权。新企业会计准则是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着眼于历史更着眼于未来,不仅着眼于可靠,更着眼于有用,不仅着眼于内容,更加着眼于透明披露。新企业会计准则始终贯穿着经济利益的流动,围绕市场经济的核心,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会计核算框架。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框架改变了以往我国准则和会计制度并行的框架,分为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及其应用指南三个层,即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2项具有辅助作用的工商企业、金融企业两大类会计科目、报表规定组成的。基本准则是纲,在整个准则体系中起统驭作用,主要规范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原则等。具体准则是目,是依据基本准则原则要求对有关业务或报告做出的具体规定,根据基本准则制定,分为一般业务准则、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准则和报告准则三类。应用指南是补充,是对具体准则的操作指引。 总之,新《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都是对全社会不同所有制的企业进行制度规范,保障企业在同一财务会计行为中,公平、合理地对待不同利益主体的权益,作为市场经济制度的基础性制度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266 评论(9)

小胖爱旅游

不可以。《企业财务通则》第四十三条规定。 新《通则》将原来应当由职工福利费开支的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补充养老保险等内容,都规定为直接列入成本(费用),企业因此不再按照工资总额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终止了已经延续几十年的职工福利费财务制度。对于2007年已经提取的职工福利费应予冲回。

193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