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饼小顺顺
中农信公司的悲剧根据国务院的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于1997年1月4日关闭解散了中国农业发展信托投资公司(中农信公司,CADTIC),该案例很能说明中国信托投资公司的风险和管理。中农信公司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其股东是财政部、国有银行和大国有企业,注册资本5亿元;1991年6月直属国家计委,1993年10月归属农业部。到1996年底,中农信公司在22省市有分支机构362个,其中47家金融性分支机构(19个省市事处、17家证券营业部、1家城市信用社),315家企业、房地产公司和贸易公司,职工5000余人,全集团并表总资产335亿元人民币。该公司长期违规经营,盲目扩大资产,内部管理混乱,到1996年11月,亏损50多亿元,还有122亿元到期债务不能偿还。该公司本应宣告破产,但考虑到其债务巨大,涉及面广,为减少社会震动,由中央银行于以关闭解散,并决定由中国建设银行托管该公司,并负责偿还中农信公司的债务。中农信公司经营管理中的严重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境内境外设众多分支机构,风险控制不住。中农信公司从总部到底层有7级层次,仅广东事处、大连事处、外贸公司这三个一级分支单位就投资设立独立法人的公司46个;浙江事处在美国、香港、俄罗斯、克罗地亚、波黑、阿尔巴尼亚设的机构总公司都不知道;设在香港的公司又在内地设了38个分支机构。如此多层次的交叉设分支机构,管理混乱,多数分支机构亏损。第二,层层授权金融业务,金融与实业混业经营,资产盲目扩大。1991年开始,该公司通过刻制下发金融业务专用章的方式层层授权,使下属机构可以经营金融业务,金融业务专用章有50多枚。许多分支机构就自己吸收存款,自放贷款、投资或自己使用。由此公司总资产迅速扩大,1993年底是90亿元,1995年底就增长到320亿元。第三,管理混乱,严重失控。投资贷款不讲程序,许多都由个人说了算,有的甚至连合同、协议都没有。公司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没有统一标准,十分混乱。广东事处6年换了5位财务主管,该事处的下属机构有帐外帐79个。第四,资产质量极差,投资亏损。该公司贷款不良资产在60%;对公司外股权投资132项,金额约10亿元,投资收益率仅1.47%,部分投资单位已破产或资不抵债。中农信公司在19个省投资房地产项目219个,资金53亿元,大部分项目没有收益,本金都收不回。
粉红蚕宝宝
中农信公司的悲剧根据国务院的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于1997年1月4日关闭解散了中国农业发展信托投资公司(中农信公司,CADTIC),该案例很能说明中国信托投资公司的风险和管理。中农信公司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其股东是财政部、国有银行和大国有企业,注册资本5亿元;1991年6月直属国家计委,1993年10月归属农业部。到1996年底,中农信公司在22省市有分支机构362个,其中47家金融性分支机构(19个省市办事处、17家证券营业部、1家城市信用社),315家企业、房地产公司和贸易公司,职工5000余人,全集团并表总资产335亿元人民币。该公司长期违规经营,盲目扩大资产,内部管理混乱,到1996年11月,亏损50多亿元,还有122亿元到期债务不能偿还。该公司本应宣告破产,但考虑到其债务巨大,涉及面广,为减少社会震动,由中央银行于以关闭解散,并决定由中国建设银行托管该公司,并负责偿还中农信公司的债务。中农信公司经营管理中的严重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境内境外设众多分支机构,风险控制不住。中农信公司从总部到底层有7级层次,仅广东办事处、大连办事处、外贸公司这三个一级分支单位就投资设立独立法人的公司46个;浙江办事处在美国、香港、俄罗斯、克罗地亚、波黑、阿尔巴尼亚设的机构总公司都不知道;设在香港的公司又在内地设了38个分支机构。如此多层次的交叉设分支机构,管理混乱,多数分支机构亏损。第二,层层授权办理金融业务,金融与实业混业经营,资产盲目扩大。1991年开始,该公司通过刻制下发金融业务专用章的方式层层授权,使下属机构可以经营金融业务,金融业务专用章有50多枚。许多分支机构就自己吸收存款,自放贷款、投资或自己使用。由此公司总资产迅速扩大,1993年底是90亿元,1995年底就增长到320亿元。第三,管理混乱,严重失控。投资贷款不讲程序,许多都由个人说了算,有的甚至连合同、协议都没有。公司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没有统一标准,十分混乱。广东办事处6年换了5位财务主管,该办事处的下属机构有帐外帐79个。第四,资产质量极差,投资亏损。该公司贷款不良资产在60%;对公司外股权投资132项,金额约10亿元,投资收益率仅1.47%,部分投资单位已破产或资不抵债。中农信公司在19个省投资房地产项目219个,资金53亿元,大部分项目没有收益,本金都收不回。
山寨天后
以下资料可供参考,详情已经发消息给你。1. 会计信息失真的道德分析 被引次数:36次 雷又生 耿广猛 王秋红 蔡报纯 文献来自:会计研究 2004年 第04期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从道德角度来看 ,表现为部分会计行为者道德沦丧 ,有法不依 ,进而违法犯罪 ... 会计信息失真具有了宏观背景环境。反过来 ,虚假的会计信息又会进一步助长虚伪的歪风 ,削弱了原本薄弱的社会伦理道德体系2 ... 2. 会计信息失真为什么会愈演愈烈 被引次数:25次 李君 文献来自:税务与经济 2000年 第03期关于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我国在 80年代就已展开过讨论 ,为什么会变得越来越严重呢 ?这与人们对什么是会计信息失真、它的危害、它产生的深层根源等认识不足有关 ,本文力图在这些方面作些探讨 ,并研究相应的治理对策。 ... 一、会计信息失真及其危害所谓会计信息失真就是会计帐簿和报表披露的信息与真实情况不符 ... 3. 会计信息失真的博弈分析 被引次数:14次 杨东海 文献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2年 第09期会计信息失真所带来的经济后果性亦日益显现 .最近美国安然、世界通讯、施乐等大公司接连爆出会计造假丑闻 ,已经成为近期全球的焦点 ... 人们对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关注 ,在一定意义上已经超越了会计范畴而演变为一个倍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 4. 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委派制 被引次数:6次 夏亚芬 文献来自:会计之友 2001年 第07期一、会计信息失真造假原因分析 供虚假片面的会计资料,其目的虽多种多样,诸如偷逃税款、私设小金库、迎合上级和有关部门贪污挪用等,但不外乎以下几种:隐瞒利润,以减少税负 ... 5. 会计信息失真探讨 被引次数:10次 陈斌 文献来自:财会研究 2002年 第02期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1.会计制度本身的不完善 我国会计制度的制定,政府可以说是唯一主体,其它利益相关主体的作用极为有限,会计制度的制定基本上是自上而下的,这样会计制度更多地偏向于政府的利益,而一定上程度上牺 ...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目前在我国比较严重。 ... 6. 如何治理会计信息失真 被引次数:5次 朱平华 程传玉 文献来自:会计之友 2002年 第08期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不仅曾遍存在,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下面就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与原因以及治理对策,进行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和探讨。 一、会计信息失莫已成为一大社会公窖 某些部门、企业或个人 ... 7. 会计信息失真及防范 被引次数:11次 孙丽虹 文献来自: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99年 第03期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比较严重。会计信息失真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成本费用核算失实。即企业受利益机制驱动,利用现代财务会计制度本身的局限性,把成本费用作为调节利润的主要手段。在成本费用发生的确认 ... 8. 会计信息失真及防治措施 被引次数:6次 张海 文献来自:财会研究 2002年 第10期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会计信息失真,不仅使会计工作所反映的监督职能无法得以有效实现,而且还严重削弱财务管理在国家、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最终影响单位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其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导 ... 9. 会计信息失真探析 被引次数:2次 刘红梅 文献来自:经济师 2004年 第01期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却大量存在 ,以银广厦为代表的重大会计舞弊案 ,使证券市场频频遭遇“地雷” ,投资者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 ,甚至已经到了使中小投资者难以忍受的地步。上市公司由会计舞弊导致的诚信?... 10.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剖析 被引次数:5次 李姝 文献来自: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2年 第04期我国上市公司在会计信息披露中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从中农信倒闭到株洲有色巨亏 ,从琼民源停牌到渤海集团受罚 ,从中创集团、海南发展银行被接管到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关闭 ,都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失真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