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ystal85k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这个名字就有点繁琐,北京有北京科技大学,从这所学校的名字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大学实在是太多了名字,起得五花八门,这也没办法,中国的学生实在是太多了,我想上一所大学,尤其是北京的大学,像北京信息科技这种二流大学,一般在外省,比如说我们山东省的录取分数线都直接上了一本线以上50多分了。可以看出是多么的招人喜欢了。没办法,谁让人家在祖国的首都北京呢。
悄悄的告诉你,我就是北京信息大学大三的学生,不过真还有点不好意思说呢。我学的是信息管理专业。我们这个学校还是不错的,有三个校区,虽然学校的面积不大,但是校园的环境设施什么的都很齐全,我想吐槽的是老师的水平真的很差劲,有一次我们在上课,老师讲着讲的时候,突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你讲错了,连老师当时都吓了一跳。结果这个同学就上去讲了一盘,结果发现老师真的讲错了,从那以后这个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颜面尽失,这也真正的体现了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师资力量的参差不齐啊。
在学校我参加了两个社团,一个是院广播站,我现在在院广播站当导播,每天早晨五点多就要起来调试设备,给大家播放一些新闻,还有音乐的,还在院实践部担任一个小职务,就是跑跑腿儿什么的,这些社团都是学生组织的,说白了这些学生也是为了能够和老师搞好关系,为了能够入党,也为了以后就业,能够提供一个有利的途径,获得老师的推荐,说白了,真没有一点真事啊。
大学里有个食堂是清和清真食堂里面炒的黄焖鸡,真的很好吃,尤其是中午的时候,你如果去晚了,你直接就买不上,排队排很长时间呢,一般的饭菜都挺便宜的,大概六元钱就能吃得饱饱的,当然了,你如果要求高吃点荤菜的话,那基本上就得花十多块了。
说心里话,这所学校就是比较尴尬的存在,高不成低不就在北京,基本上算是二流的大学,现在在外甥很聪明,如果你想报取这个大学的话,还是要掂量掂量,宁肯报一所别的地方的好点的大学,也尽量不要上北京来挤这样的二流大学。
天天有阳光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一所北京的二本大学,但是录取分数线,却比我们小城市的一本大学分数线要求还要高,只能说占了地理优势,毕竟在帝都,中国人民都仰慕的地方。但是我想说,并不是说所有的北京学校都是好学校,有时候真的就是被北京二字给哄骗了。
首先说校区,有三个校区,一个距离鸟巢比较近,但是我没有去过,两个在北五环外边点,比较偏,清河校区跟小营校区就隔着一条马路,如果两个校区合在一起,那么这个大学还有点大学的大样子,但是可惜是分开的,因此就显的两个校区都好小,赶觉还没有高中学校大,学校而且也没什么风景,就是除了宿舍图书馆教室,就没有其他比较想要待的地方了。
再说学校的宿舍,宿舍有空调,但是很挤,八个人一间,上下铺的,宿舍楼没有单独的洗澡间,这点是真的很不方便。伙食的话还好,一般学校应该都差不多的。上大学也要靠运气的,因为好老师坏老师真的就是要看运气的。学校的学习氛围不浓,有时候感觉就是来混日子的,完全没有一点点紧张感。
虽然我吐槽学校,但是也是有优点的,毕竟北京院校,见多识广还是有的,而且就业机会实习机会也会多许多,但是前提还是要好好读书,不能随了大流。
璐璐308738
又是一年毕业季了,想想三年前的我也是在为如何择校如何选择专业纠结不已,如今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已经度过三年了。我是经济管理学院2015级的学生,几年过去学习生活方面也算有很多经验了,下面来给我们学校做一下介绍吧。
(小营校区图书馆)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在十几年前是由机械工程学院为主的几个学院合并而来。在北京众多优秀的学校来说并不能算好,如果分数足以选择重点211或是985院校还是推荐更好的学校。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在北京算是二本院校,而从其他地区考进来都算是一本分数线,学校包括一本,二本专业。如果分数不足以上一个211院校却在北京上学还是比较推荐报考我们学校。首先我校的机械类专业和通信类专业还是属于其他同水平院校较好的水平,其次在校园便利性和地域来说还是比较适合生活的。学校目前分为三个校区(未来几年计划整个为一个大的沙河校区),小营校区,清河校区,健翔桥校区。清河,小营校区相距一条马路,步行大约十几分钟。位于海淀区的北部,距离五道口大约30多分钟车程,距离中关村1小时左右车程,想去外面玩耍相对于北工商,北方工业等学校还是比较方便的。健翔桥校区位于中国音乐学院和盘古的旁边地理位置还是比较便利的。但是缺点就是三个校区的面积都不大,当时大一出到学校的时候很多同学都因为学校的面积有所失望,不过经过了几年的生活不知不觉这也变成了一种优点,从宿舍到教学楼,从教学楼到食堂都不算远。生活久了就会知道其实这样简简单单的便捷生活还是很舒适的。外地的同学来到这里平时周末去其他地方游玩也比较方便。
(建翔桥校区图书馆)
校区是这样分配的,经管学院大一大二在清河校区,公管和外国语学院隔年大一在清河校区,后面搬到小营校区。通信和计算机学院在健翔桥校区,其余专业在小营校区。
(清河校区宿舍楼)
每个校区的宿舍环境和教学环境整体差异不大,一般都为6至8人一个宿舍,上下铺,有室内的阳台供挂衣服,一至两个桌子,在宿舍学习的话环境还是不太够,一般选择在教室或图书馆。宿舍楼里没有浴室,平均距离大概200米远教学楼离每个宿舍也都不远,所以起不来床的同学也可以多睡会省去赶路时间的哦,也不用担心迟到,这就是我所说的便捷之处。这里的生活就是平平淡淡,看看书,散散步,三五好友聊聊天就是不错的一天。距离给了我们充分的时间利用闲暇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小的空间也显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拉进,走在路上基本没几步就会遇见认识的人打打招呼,寒暄几句同学间的感情更加深厚。
(教室)
下面给大家说一下很多人关心的吃饭问题,我校的食堂相对种类不多,但是味道还可以接受,平时勤俭的同学可以选择经常去食堂吃饭能够很便宜就吃的饱。但是学生比较多,食堂比较小,所以中午晚上高峰时间可能需要抢占座位和排队买饭,下课去食堂一定要积极,要快啊~另外也可以点学校周围的外卖样式也是挺多的。吃好饭的同时不要忘了多锻炼保持自己的好身材哦。
衣食住行和学习介绍的差不多,下面介绍一下大学丰富的课余生活。我校的生活还相对自由,在课程之外没有晚自习和早操等,周三下午还有固定的休息时间以供社团活动或是各种会议的召开。学校的社团和组织多种多样,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加入社团活动找到自己相同爱好的知音,也可以加入组织参与各种学校举办活动的实施与组织给自己以锻炼。社团包括街舞社,机器人队,魔术相声等等近百个社团。还有艺术团包括合唱团,话剧团,民舞团等六个艺术团参与各种比赛与演出,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组织包括校、院学生会,社团联合会,团委等策划组织各种活动和晚会。希望大家可以多参加些校内的活动,大学生活要丰富起来才够充实。我在大一大二时候参加了很多活动和社团,大家一起完成一件事情在提高自己才艺的同时也增进了相互的友谊。大学期间认识更多的人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未来社会上对于自己的帮助是很大的。多参加些活动也能提高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己的胆量,与其他人一同完成一件事也更能增加彼此的情谊。
(校园活动)
关于假期呢,我校就是不多不少,和大多数学校一样五一十一正常放假和补课,寒暑假也就是大概一个多月的时间,大学之后的假期推荐同学们也可以多去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旅游啊,实习啊等等。
最后希望同学们着眼于未来,不管报考的学校专业是否满意都要为自己的今后有所计划,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努力不断向着自己所向往的生活前进。希望高三的毕业生能够有一个无悔的大学生活。
十米之上
这个公司(品牌:慧算账)找过我,我也让他们给我提供服务了,并签了合同打了款,但是合同中有一个服务慧算账公司处理不好,因此,就取消了合同中的一项合作。那就得退款啊!故事就这样开始了:1、怎么都不想退,硬是想我多购买一些其它服务;2、终于答应退了,可是迟迟不见有任何手续;3、打了N个电话,不理不问;4、投诉了,接待人员比业务人员还冷漠,也没有回复处理结果;5、两个多月了,今天再问,给我发来一个解除合同;6、合同里要扣除我的返我款的手续费!!!我说,从来没有哪个公司这么想尽办法让客户讨厌的,也不知道这合同签了后,款会多久到帐,这样的公司哪个选择哪个难受。奉劝大家擦亮眼,不要上当!
周小蜜99
大家所担心的英国一年制硕士回国就业的状况如何呢?根据调研数据分析,我国留学回国就业人员中,女性比例高于男性,占59.16%。年龄主要分布在23岁到33岁之间,占95%。留学回国就业人员的平均年龄为27.04岁,其中硕士为26.56岁、博士为32.09岁。80.70%的留学回国就业人员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9.49%为博士研究生学历,9.81%具有本科和专科学历。留学回国就业人员中,管理学、理学、经济学是最为热门学科方向,其次是工学、文学和法学。不同学历背景的人群专业方向存在较大差异,博士学位的主要专业方向有化学、材料、经济学、电子与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和计算机科学。而硕士研究生学历人群中,人数比例较高的专业方向为金融、会计、工商管理、管理学和国际商务等。本科和专科的专业构成接近于硕士研究生学历组,主要为工商管理、经济学、会计等。留学回国就业情况从北京地区就业落户的留学回国人员就业机构类型数据分析,留学回国人员在京就业的主要机构类型为国有企业(23.85%)和民办企业(19.40%)。其次为外资企业、国家事业单位和金融机构。硕士学历留学回国人员的就业机构类型分布规律和总体分布情况基本一致,但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留学回国就业人员主要选择大专院校和国家事业单位就业。和前两年情况对比,进入国有企业的人数比例有下降趋势,而进入外资企业的人数比例有所提高。留学回国在京就业人员仍然首先选择北京城区入职,包括海淀、朝阳和西城,直接入职郊县机构的人数比例很小,甚至没有获得博士学位的留学回国人员在远郊县入职。和前两年相比,进入北京昌平区的留学回国人员比例有上升趋势。留学回国就业意向参与留学回国意向调查的人员中,接近一半(49.34%)的留学回国人员期望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地区寻找职业发展机会,这个比例比2013年下降了8个百分比。就工作期望的区域来说,75%的受访者愿意在东部沿海城市发展,其次是中部地区(15%)。留学回国人员期望工作的行业主要为金融业(30.01%)、教育(9.88%)、文化(7.8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6.69%)。企业仍为留学回国人员青睐的就职目标机构,有29%的受访者选择了外资企业、20%选择了国有企业、17%选择了民办企业,即三分之二的留学回国人员期望在企业机构入职。其次是事业单位(14%)、高校和科研(11%)。仅3.32%的留学回国人员期望自主创业,但和上一年相比,增加了一个百分点。职业发展空间是所有留学回国人员就业决策过程中考虑最多的因素(68.41%),其次是工作地点(60.20%)和薪酬福利(41.51%)。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