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骄建材
您好,我也是武汉的会计,我刚刚入门,我们一起共勉哈,你要会计Q群,我刚好有一个,前段时间考会计证的时候加的,571001250,里面有一些老会计还挺热心的,有什么问题都能及时的解决,然后群主也不定时的分享一些会计资讯给我们,还是挺有收获的
我就是小J
我是旺远的学员,见到了旺远QQ群社区里的这个帖子: 祝贺“新泰旺远”2011年度初级会计职称过关率达到95%! 众所周知,初级会计职称的过关难度是会计证的3倍,旺远初级会计职称过关率达到95%高峰,这在山东全省也是名列前茅的,这说明旺远已经超越低端会计课程(即会计证高过关率早就不在话下了),正向着中高端会计课程攀登高峰。 这就叫旺远实力!很多学校甭说是初级会计职称,就连低端的会计证电算证恐怕也很难达到这个过关率吧。
大料酱VS小麋鹿
会计的恒等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而负债就是债权者权益.为什么这么说呢.负债,是企业欠别人的钱叫负债,那相对于借你的钱而言,他就是债权人啊.所以,负债也可以叫债权者权益.
伊兰0518
会计代帐?就是给你的公司报税这些吧,武汉很多呀,你随便找一个写字楼里面就有的,我们公司在中南这里,所以直接找的中南鹏程时代的代帐公司帮我们做帐的,Q你可以加上联系一下19036つ29556,能按时的完成,服务也挺好的,如果你联系不到的话可以搜索一下武汉依明教育也能找到他们的,希望你早点把账本做好
晓柚崽崽!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是抽象的代表“资产负债表”的会计恒等式。利润=收入-费用,这是抽象的代表“利润表”的会计等式。而一般会计教材上写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它的实质是告诉你“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间存在的勾稽关系,那就是“利润表”中的净利润(抽象成收入减费用)最终会归属到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中去,变成使所有者权益增加的因素。所以你观察这个等式的时候,心里要明白它表达的经济关系的实质,而不要去纠结在某一时点每个要素的金额最后是否能相等。不要简单的从金额数量的角度去思考它,而要明白它所抽象出的经济内涵。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是分开的,因为资产负债表是“时点”报表,而利润表是“期间”报表。你如果简单的根据这个公式把“期间”数据(收入、费用)加在“时点”数据(资产、负债、权益)上,这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你缺乏明晰的会计理论功底的就很容易产生混淆。下面给你转一段关于这个式子的详细阐述,你再理解一下:会计恒等式是指各个会计要素在总额上必须相等的一种关系式。 会计等式(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即:资金运用=资金来源。 该等式是会计记帐、核算的基础,也是编资产负债表的基矗它表明了股东与债权人两者在企业的资产中到底占了多大份额。在负债不变时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方向变化。所有者权益不变呢,资产就与负债同方向变化,而当所有者权益与负债都变化的时候,其资产的变化则等于两者之和。 会计等式(二)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即:得到的-付出的=赚的(或亏的) 企业的目标就是赚钱,只有取得的收入抵消为这笔收入所花的费用还有剩余,企业才算是盈利了。 会计等式(三综合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企业在经营中,“收入-费用=利润”中的利润就表明现金流入大于现金流出,也就是企业资产增多,从另一个方面说,这一时刻负债不变,赚与赔都是股东的。 新的所有者权益=旧的所有者权益+利润=旧的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而,新资产=负债+新所有者权益=负债+旧的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我们不难看出第一个会计等式是反映企业资金运动的静态状况,也就是企业经营中的某一天,一般是开始日或结算日的情况;而第二等式反映的是企业资金运动的情况,所有的资产都是为了赚钱,而资产一旦运用并取得收入时,资产就转化为费用,收入减去费用即为利润,又叫净收益。净收益又会做为资产用到下一轮的经营,于是就产生了等式三。等式三并没有破坏等式一,当利润分配后,分成股东收益和一部分交税后,等式三便消失了,又成了等式一。所以会计六要素不管如何转变,最后都会回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等式。在实际工作中要是等式不平了,那就说明记帐有错。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