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33

自飘自落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永久性差异会计处理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黄小仙128

已采纳

是可以同进存在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在资产项目下;递延所得税负债在负债项目下永久性差异 因税法规定与会计准则规定在收入和费用确认的范围和标准不一致所造成的差异。这种差异一旦发生,即永久存在。基于税收政策、社会政策及经济政策的考虑,有些会计报表上的收入或费用,在税法上不属于收入或费用;而有些财务报表上不属于收入的项目,在税法上却作为应课税收入由于是永久性差异,所以就不存在递延的处理,就是在发生时一次性确认为企业的所得税,即:借:所得税贷:应交税费-所得税

永久性差异会计处理

299 评论(9)

cathryn0603

是可以同进存在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在资产项目下;递延所得税负债在负债项目下

永久性差异 因税法规定与会计准则规定在收入和费用确认的范围和标准不一致所造成的差异。这种差异一旦发生,即永久存在。

基于税收政策、社会政策及经济政策的考虑,有些会计报表上的收入或费用,在税法上不属于收入或费用;而有些财务报表上不属于收入的项目,在税法上却作为应课税收入

由于是永久性差异,所以就不存在递延的处理,就是在发生时一次性确认为企业的所得税。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费-所得税

一般这种合并时在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产生于免税合并,如果子公司的评估的公允价值和它自己的账面价值不一致的时候,就会产生递延所得税。然后母公司在做合并报表的时候必须按照子公司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来合并。所以这里会存在暂时性差异。

计税基础一般是指个别报表中的账面价值。

扩展资料;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确认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所得税资产。

根据税法规定可用未来年度税前利润弥补的亏损产生的所得税资产,也在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等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是和暂时性差异相对应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将来可用来抵税的部分,是应该收回的资产,所以对应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是由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对于影响利润的暂时性差异,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所得税费用”。

例如会计折旧小于税法折旧,导致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如果产品已经对外销售了,就会影响利润,所以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如果暂时性差异不影响利润,而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则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资本公积。

例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按照公允价值来计量的,公允价值产升高了,会计上调增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并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因为不影响利润,所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不能调整所得税费用,而应该调整其他综合收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递延所得税资产

319 评论(13)

淡水氤氲

永久性差异:某一会计期间,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和损失时的口径不同,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在本期发生,不会在以后各期转回。 时间性差异:税法与会计制度在确认收益、费用和损失是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发生在某一期间,在以后一期或者若干期内转回。 永久性差异,举个例子,你本月收入20000,这个月招待费花了1000,按会计法呢,这1000块都可以做费用,你的利润就是19000;但是根据税法,招待费只能抵扣500,那你的应纳税所得额就是19500,这500就是永久性差异,以后没有办法再抵费用了 时间性差异,折旧比较明显,好象一台机器100万,会计上规定5年提折旧,一年提20万,但税法规定10年提折旧,一年提10万,那这20与10的差额就是时间性差异,但是折旧总额不会变,前5年呢,你每年的应纳税所得要比会计利润多10万,后5年你的应纳税所得就比会计利润少10完,只是时间不同。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指的是应纳所得税的应税所得和税前会计利润之间的差异。 一、时间性差异: 是由于两者计算时间不同而导致的差异,这个差异只在一段时间内存在,最终将不存在。 举个例子:开办费摊销在会计处理上是“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一次计入当月损益”,而税法规定其必须分五年摊销。五年中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的金额不同,但五年后两者是一致的。 二、永久性差异: 是由于两者计算口径不一致而产生的差异,具体又包括项目差异和标准差异两种。 1、项目差异:会计处理是符合会计制度的,但税法不允许扣减应税所得。 如:非公益、救济性捐赠,会计处理为计入“营业外支出”,这种处理就减少了利润。而计算应税所得时,这样的捐赠就要全额计交所得税。会计利润也就不等于应税所得了。 2、标准差异:会计处理是符合会计制度的,但税法对其中的一部分不允许扣减应税所得。 如:工资,会计处理为全部计入成本费用,但税法只允许计税工资(即每人每月800元,具体各地各行业有不同)计入成本费用,超过部分要计交所得税。这样会计利润也就不等于应税所得了。

151 评论(11)

欢乐空间装饰

一般这种合并时在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产生于免税合并,如果子公司的评估的公允价值和它自己的账面价值不一致的时候,就会产生递延所得税。然后母公司在做合并报表的时候必须按照子公司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来合并。所以这里会存在暂时性差异计税基础一般是指个别报表中的账面价值

144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