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吃货
20X1年折旧额=100000*(1-4%)*5/15*3/12=8000元20X2年折旧额=100000*(1-4%)*5/15*9/12+100000*(1-4%)*4/15*3/12=30400元20X3年折旧额=100000*(1-4%)*4/15*9/12+100000*(1-4%)*3/15*3/12=24000元20X4年折旧额=100000*(1*4%)*3/15*9/12+100000*(1-4%)*2/15*3/12=17600元
winnietang1
寿命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均衡分配到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中的一种方法。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个时期的折旧是相等的。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l-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年)。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拓展资料:1、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固定资产,造成固定资产的损失,使其价值降低,只剩下一定的残值。原值与残值之间的差额在其使用寿命内分摊,即固定资产折旧。确定固定资产折旧范围是计提折旧的前提。2、对所考虑期间资本消耗价值的货币估算。在国民收入账户中也称为资本消费津贴。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系统分摊已计提的折旧金额。使用寿命是指固定资产的预期寿命,或固定资产能够生产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应计折旧是指折旧后的固定资产原价减去其预计净残值。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额。3、在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期内,系统、合理地分配固定资产成本的过程。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基础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之前,会计中几乎没有折旧的概念。此后,由于大型机械和大型工业的发展,特别是铁路的发展和股份制公司的出现,人们确立了长期资产的概念,要求区分“资本”和“收入”,从而将折旧费用确定为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费用。折旧概念的出现是企业从现金制向权责发生制转变的重要标志。其概念基础是权责发生制和反映这一制度要求的匹配原则。根据配比原则,固定资产成本不仅是为取得当期收益而发生的成本,也是为取得未来收益而发生的成本,即固定资产成本是为取得固定资产在有效使用期内的收益而发生的成本。成本自然与收入相匹配。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