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边框
我晕。太黑了吧。相当于你们有一笔营业外收入。还要交一笔所得税。还是自己贴的。一般 收到补助都是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外收入你取出来 就是借:其他应收款 贷;银行存款。挂其他应收都不好。销户时候应收跟其他应收数字不能太大那你最后还要做一笔借:现金 贷;其他应收附一张收款收据冲走。
冷火秋烟
收到政府补贴一般记补贴收入,到基本户取现的话你可以问一下银行填什么,我们基本户建议写还借款。政府补贴为什么还要自筹呢,这个要看你们自筹资金的性质了,如果是暂借款,记入其他应付款,如果是别人投资,记入资本公积。
小夜公主
收到政府补贴款10万,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100000贷:递延收益 100002006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的第二章《确认和计量》中第七条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但是,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第八条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一)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二)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第九条已确认的政府补助需要返还的,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一)存在相关递延收益的,冲减相关递延收益账面余额,超出部分计入当期损益。(二)不存在相关递延收益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哈皮小暖
收到政府补助,根据政府补助的用途置于不同的科目。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政府补助用于补贴商品销售额,则政府补助视同销售,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政府补助用于资产、建筑,资产建成后随资产使用年限进行分摊确认:
(1)收到政府补助时,先放于递延收益科目: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2)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每年折旧(或无形资产摊销)时,按照折旧(摊销)年限每年确认递延收益:
借:递延收益
贷:其他收益
3、收到与日常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将其放入营业外收入科目: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4、收到与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能够当期一次性确认的: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收益
扩展资料
2017年5月,财政部下发财会[2017]15号,修订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修订准则明确规定了政府补助和收入的区分原则,进一步规范了政府补助的确认与计量。本准则的重点条款,可以归结为如下几个方面:
1、政府补助的范围
修订准则对政府补助的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表述,以便明确区分政府补助和收入。
2、政府补助具有下列特征:
(1)政府补助是来源于政府的经济资源
(2)对企业收到的来源于其他机构的补助,有确凿证据表明政府是补助的实际拨付者,其他机构只是起到代收代付的作用,则该项补助也属于来源于政府的经济资源。
(3)政府补助是无偿的
参考资料:财会〔2017〕1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落樱似雪
我国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通常采用收益法和净额法进行核算,收益法是将政府补助全额确认为收益,净额法是将政府补助作为相关资产账面价值或所补偿费用的扣减。
收到与资产相关的补助
总额法:
收到银行存款等货币资金时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购建资产时
借:固定资产等
贷:银行存款等
计提折旧
借:管理费用等
贷:累计折旧
月末分摊递延收益
借:递延收益
贷:其他收益
出售设备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借:银行存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营业外收入
转销的递延收益余额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净额法:
收到银行存款等货币资金时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购建资产时
借:固定资产等
贷:银行存款等
借:递延收益
贷:固定资产
计提折旧
借:管理费用等
贷:累计折旧
出售设备: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借:银行存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营业外收入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或冲减相关成本。
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或冲减相关成本。
关于政府补助相关的会计分录大家清楚了吗?大家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一定要弄清楚总额法和净额法的区别。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