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329

狐狸的小屋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发生坏账损失的会计分录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明明白白我旳心

已采纳

提取时做:借:管理费用 贷:坏账准备发生坏账时: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发生坏账损失的会计分录

164 评论(10)

睡不死也睡

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具体看下面:计提企业的坏账准备,具体会计分录为:借:信用减值损失;贷:坏账准备。企业发生无法收回的款项,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具体会计分录为:借:坏账准备;贷:应收账款等(根据应收的款项计入对应科目)。企业预期能收回坏账款项后,具体会计分录为:借:应收账款等(根据应收的款项计入对应科目);贷:坏账准备。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款项。坏账准备是指企业的应收款项(含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计提的备抵科目。在备抵法下,企业每期末要估计坏账损失,设置“坏账准备”账户。企业计提坏账准备应通过“信用减值损失”科目及“坏账准备”科目进行核算。

329 评论(10)

我可不是吃素的

在备抵法下,发生坏账时,应该借记坏账准备,贷记应收账款 备抵法是期末在检查应收款项收回的可能性的前提下,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并计提坏账准备,当某一应收款项全部或部分被确认为坏账时,将其金额冲减坏账准备并相应转销应收款项的方法。因备抵法是在在坏账损失实际发生前,就依据权责发生制原则估计损失,并同时形成坏账准备,待坏账损失实际发生时再冲减坏账准备。所以实际发生坏账时,直接冲减坏账准备就可以了。会计分录为:借:坏账准备贷:应收账款

274 评论(9)

hsxshirley

1、坏账准备确认坏账时:

借:坏账准备10000

贷:应收账款10000

2、确认坏账无法收回

借:坏账准备1000

贷:应收账款1000

3、计提坏账后 又收回

借:银行存款(库存现金)9000

贷:坏账准备9000

坏帐损失指企业未收回的应收帐款、经批准列入损失的部分。提取坏帐准备的企业,也在本帐户反映,发生坏帐时,直接抵减坏帐准备。不提取坏帐准备的企业,发生坏帐时,直接在本帐户核算。

会计分录亦称“记帐公式”。简称“分录”。它根据复式记帐原理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相对应的双方帐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坏帐损失

269 评论(8)

冒冒爱雨雨

1、坏账准备确认坏账时:

借:坏账准备10000

贷:应收账款10000

2、确认坏账无法收回

借:坏账准备1000

贷:应收账款1000

3、计提坏账后 又收回

借:银行存款(库存现金)9000

贷:坏账准备9000

扩展资料

坏帐损失指企业未收回的应收帐款、经批准列入损失的部分。提取坏帐准备的企业,也在本帐户反映,发生坏帐时,直接抵减坏帐准备。不提取坏帐准备的企业,发生坏帐时,直接在本帐户核算。

是指企业确定不能收回的各种应收款项,企业坏账损失根据《财政部关于建立健全企业应收款项管理制度的通知》(财企[2002]513号)的规定确认。坏账损失及其核算是应收账款核算的一个重要方面。顾名思义,坏账损失是指由于坏账而产生的损失。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坏账损失

200 评论(9)

慧慧在济南

1、直接转销

直接转销法是指在坏账损失实际发生时,直接借记“资产减值损失-坏账损失”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这种方法核算简单,不需要设置“坏账准备”科目。

2、备抵法

估计坏账损失时,借记 “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坏账损失实际发生时(即符合前述的三个条件之一),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时,借记“应收账款”,贷记“坏账准备”科目,同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账款”。

估计坏账损失

应用年末余额百分比法时,坏账准备的计提(即坏账损失的估计)分首次计提和以后年度计提两种情况。首次计提时,坏账准备提取数=应收账款年末余额×计提比例。

例:(1)2008年末提取坏账准备2000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200000

贷:坏账准备200000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坏账损失会计分录

114 评论(15)

明鑫花卉

在备抵法下,发生坏账的会计处理为的会计分录为:借:坏账准备;贷:应收账款。备抵法是期末在检查应收款项收回的可能性的前提下,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并计提坏账准备,当某一应收款项全部或部分被确认为坏账时,将其金额冲减坏账准备并相应转销应收款项的方法。因备抵法是在在坏账损失实际发生前,就依据权责发生制原则估计损失,并同时形成坏账准备,待坏账损失实际发生时再冲减坏账准备。所以实际发生坏账时,直接冲减坏账准备就可以了。坏账确认:一笔应收账款在什么时候才能被确认为坏账,其条件通常是由会计准则或制度给出的。不论会计准则或制度如何变化,在会计实务中,坏账的确认都要遵循财务报告的基本目标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尽量做到真实、准确、切合本单位的实际。一般来说,应收账款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就应将其确认为坏账:1、债务人死亡,以其遗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的账款;2、债务人破产,以其破产财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的账款;3、债务人较长时期内未履行其偿债义务,并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无法收回或收回可能性极小的账款。上述三个条件中的每一个条件都是充分条件,其中第3个条件是需要会计人员做出职业判断。我国现行制度规定,上市公司坏账损失的决定权在公司董事会或股东大会。核算方法: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转销法;二是备抵法。一、直接转销法是指在坏账损失实际发生时,直接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这种方法核算简单,不需要设置"坏账准备"科目。关于直接转销法,我们还应掌握以下两个要点:第一,该法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第二,在该法下,如果已冲销的应收账款以后又收回,应做两笔会计分录,即先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然后再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二、备抵法,估计坏账损失时,借记"信用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坏账损失实际发生时(即符合前述的三个条件之一),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至于如何估计坏账损失,则有三种方法可供选择,即年末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和销货百分比法。应用公式,应用年末余额百分比法时,坏账准备的计提(即坏账损失的估计)分首次计提和以后年度计提两种情况。首次计提时,坏账准备提取数=应收账款年末余额×计提比例。以后年度计提坏账准备时,可进一步分以下四种情况来掌握:(1)应收账款年末余额×计提比例>"坏账准备"年末余额(指坏账准备计提前的余额,下同),按差额补提坏账准备。(2)应收账款年末余额×计提比例(3)应收账款年末余额×计提比例="坏账准备"年末余额,不补提亦不冲减坏账准备,即不做会计处理。(4)年末计提前"坏账准备"出现借方余额,应按其借方余额与"应收账款年末余额×计提比例"之和计提坏账准备。总之,在采用年末余额百分比法的情况下,始终要掌握这样一个原则,即当年坏账准备计提后,一定要保持"坏账准备贷方余额÷应收账款年末余额=计提比例"这一等式成立。此外,关于备抵法,我们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备抵法下的计提比例由公司自行确定;②在预收账款登记在"应收账款"账户的情况下,计提坏账准备所依据的应收账款应剔除预收账款因素;③应收票据不计提坏账准备,但上市公司的其他应收款要计提坏账准备;④年末余额百分比法要熟练掌握,因为它还是我们理解合并报表中内部应收账款及其坏账准备在跨年度抵销时的一个基础。

158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