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02

石小鱼苗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ifrs9会计处理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小荷尖

已采纳

具体回答以下:“中国版IFRS9”有三大变化。一是在金融工具分类和计量方面,金融资产分类由“四分类”改为“三分类”,减少金融资产类别,提高分类的客观性和有关会计处理的一致性;二是对减值的处理方式,金融资产减值会计由“已发生损失法”改为“预期损失法”,以更加及时、足额计提金融资产减值准备,揭示和防范金融资产信用风险;三是修订套期会计相关规定,使套期会计更加如实反映企业的风险管理活动。经济资本是描述在一定的置信度水平上,一定时间内,为了弥补银行的非预计损失所需要的资本。经济资本根据银行资产的风险程度的大小计算出来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2014年发布《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 ——金融工具》(IFRS9),于2018年1月1日生效并取代原有《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IAS39)。据悉基金估值将在2021年初正式实施IFRS9。

ifrs9会计处理

136 评论(15)

芒果布丁sweet

i9准则就是IFRS9,它包括三块主要内容——金融工具的分类与计量、金融资产减值、套期保值会计一探究竟。1、金融工具的分类与计量IFRS9继承了IAS39关于金融负债的分类与计量原则,即金融负债仍分为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公允价值变动进入损益和按摊余成本计量两类。不过,对于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负债,当报告主体由于自身信用风险增加导致金融负债公允价值下降时,IAS39将此利得确认于当期损益,于是企业自身信用质量的下降反而成就了企业利润的增加,即所谓“自身信用”(Own credit)问题。这个结果不但逆天而且费解。IFRS9开出应对之方,将报告主体自身信用风险变化导致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且在2018年IFRS9生效之前,企业无需全盘转向IFRS9即可提前运用这一规定。在金融资产的分类与计量方面,IFRS9与IAS39有天壤之别。IAS39对金融资产的分类是规则导向的,没有就为何某一金融工具属于某一类别提供一个清晰的逻辑依据,其所采用的四分法不仅复杂而且应用困难。在这四类金融资产中(如图1所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包含衍生金融工具)和指定属于此类的金融资产;贷款和应收款项与持有至到期投资均按摊余成本计量,只是后者强调持有到期的管理意图且有活跃市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实际上相当于“其他金融资产”,前三类放不进去的就归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针对IAS39的复杂与缺乏逻辑依据,IFRS9给出变革良方,对所有金融工具采取同一分类方法,废除了嵌入衍生工具与主合同金融工具的分离核算(若主合同是非金融资产,IFRS9仍要求将其中嵌套衍生工具按公允价值单独计量,围绕“商业模式”和“合同现金流”两条标准,确定金融资产的分类及其计量。2、金融资产减值IFRS9与IAS39最大的不同在于金融资产减值的处理。IAS39采用“已发生损失模式”(如表1所示),直到有减值的客观证据之后才确认减值损失。这种模式本能限制企业建立用于平滑利润的秘密准备,但却会导致信用损失的延迟确认,金融危机期间这被认为是IAS39的一个重大不足。而且IAS39复杂而缺乏逻辑的金融资产分类使得金融资产减值处理同样复杂而混乱。3、套期保值会计套期保值是指企业为规避外汇风险、利率风险、商品价格风险、股票价格风险、信用风险等,指定一项或一项以上套期工具,使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预期抵销被套期项目全部或部分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用简单形象的非正式图解表示,做套期保值若能使被套期项目的价值波动从变为,甚至,则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套期保值之所以能够减少甚至消除风险,在于被套期项目与套期工具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的矛盾关系,即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的价值变动必然反向(但未必等值)。拓展资料:IFRS9的主要变化涉及被套期项目和套期保值工具的资格、套期有效性的测试,以及披露要求的扩展。在被套期项目的资格方面,IFRS9指出非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负债的风险组分只要满足“可单独识别”和“可靠计量”两个条件,也可被指定为被套期项目(IAS39只针对金融项目)。IFRS9的这一变化对意欲对冲非金融风险的报告主体(如前述航空公司等非金融企业)非常有利。在套期工具的资格方面,IFRS9允许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进入损益的非衍生金融资产或负债作为套期工具(IAS39只允许在外汇风险套期保值中使用非衍生金融资产或负债)。在套期有效性测试方面,最显着的变化莫过于取消了“80%-125%”这一衡量套期有效性的量化界限标准,代之通过复核风险管理策略来评估套期有效性。IFRS9并未规定评价套期有效性的具体方法,既可采用定量评估,也可采用定性评估,报告主体的风险管理系统是实施评价的主要信息来源。

230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