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彩钢板
报考中级会计师考试的考生,可要抓紧时间复习啦!下面梳理了中级会计师考试经济法知识点: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一、固定资产折旧的基础知识
(一)不计提折旧的两种固定资产:
1、已经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固定资产——土地,这个属于历史遗留问题)
(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折旧期限的确定:
1、确定租赁期满企业取得所有权,按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计提折旧;
2、租赁期满固定资产归还出租方,按租期与租赁资产使用寿命中较短者计提折旧。
(三)特殊情况下的固定资产:
1、处于更新改造过程中停用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因为已经转入在建工程,不再属于固定资产);
2、不需用、未使用的固定资产照提折旧;
3、因大修理而停用的固定资产照提折旧。
二、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折旧之双倍余额递减法
(一)折旧期从年初开始
1、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2/预计使用年限(不考虑残值)
2、最后两年改为直线法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已提折旧-残值)/2
(二)折旧期从年中开始(分段计提,折旧第二年要将上年未提满的折旧按上年的方法提满)
1、第一年的`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净值*2/使用年限*月数/12
2、第二年的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净值*2/使用年限*上年剩余月数/12+(固定资产期初净值-上年全年折旧)*2/使用年限*本年剩余月数/12
3、以此类推
4、最后两年的折旧额会涉及3个年份,计算时考虑残值,变为直线法。
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年数总和法
(一)年折旧额=(原值-净残值)*年折旧率
(二)举例说明: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使用年限总和
1、折旧年限3年
第一年的年折旧率=3/(1+2+3)=3/6,第二年为2/6,第三年为1/6.
2、折旧年限为5年
第一年的年折旧率=5/(1+2+3+4+5)=5/15,第二年4/15,第三年3/15,第四年为2/15,第五年为1/15
注意:如果折旧期是从年中开始,也要分段计提,第二年将上年未提满的折旧按上年折旧率补足,再按当年折旧率计算当年余下月数的折旧。
yidiandian100
一、课程特点
《经济法》在中级职称考试中是相对简单的科目,他涉及的知识点多数要求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它的内容包括非税法部分和税法部分的内容,非税法部分理解起来相对容易,考查方式比较直接,记忆压力比较大。税法部分的两章考查计算性题目的比较多,要求我们要活学活用、多多练习。
二、题型特点
中级职称的《经济法》包括五种题型,即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简单题和综合题。其中客观题部分(单选题、多选题、判断)占整张试卷70%的分。
题型
题量
客观题
(70分)
单项选择题
1分/小题×30小题=30分
多项选择题
2分/小题×15小题=30分
判断题
1分/小题×10小题=10分
主观题
(30分)
简答题
2分/小问×3小问/案例×3案例=18分
综合题
2分/小问×6小问/案例×1案例=12分
1、单项选择题
《经济法》的单项选择题一般有30题,共30分。
单选题的考查范围一般都是非税法部分以及税法部分的政策性规定,在学习的时候注意对规定的理解以及对关键词和数字的.记忆,考查方式比较直接,陷阱比较少,所以难度不是很大。
2、多项选择题
《经济法》的多选题一般有15题,共30分。
相比单选题而言多选题的难度要大一点,夸张点说多选题的难度有时候会超过简单题,有可能四个不同的选项考查的就是多个知识点,而简答题考查比较直接,就是把多选题某个选项变成文字回答而已,所以多选题是历年来考生失分最多的部分。在学习的时候要注意对规定条文比较多或者关联规定比较多的知识点多加注意。
3、判断题
《经济法》的判断题一般有10题,共10分,判断错误会倒扣0.5分。
判断题要么特别简单,要么特别简单。特别难的就是比较偏的考点,一般是为了照顾考点覆盖面的,考生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复习不到的知识点考了判断题就是比较“难”的题,因为没有学过没记住。但是大家也无需担心,判断题的“难”题不多,一般2-3题,所以遇到“难”题不知道就不要做,避免倒扣分。
4、简答题
《经济法》的简单题一般有3题,每题3小问,每小问2分,共18分。
简答题的考查一般是通过讲故事针对特定情节提问题。答题分三步走
第一步、判断正误,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第二步、引用法条。此部分要求考生默写法条,我们在作答的时候只要大致写出法条的意思即可,不必一字不差的默写出来,关键词句要注意背诵,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第三步、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把案例中的情况结合法条分析一下,得出结论。如果考试时间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分析的步骤,直接得出结论也会给分。
其实,简答题难度都不大,有的时候甚至没有多选题设置的难度大,问的都是比较直接的问题。简单题最大的难度就是写法条。所以我们复习经济法的时候可以都按照客观题的要求去复习,只需要背诵一下主要几个规定能够表达出他的大致意思即可。
5、综合题
《经济法》的综合题一般有1题6问,每小问2分,共12分。
非税法部分综合题类似经济法部分的简答题,好比一个电影一个是电视剧,只是设置情节的复杂程度不同而已。
简答题一般只考一个章节的内容,综合题会跨章节出考点,但是问题与问题之间没有特别紧密的综合关系,只是几个简答题的简单相加。根据对历年真题的考查可以看出考查的税法部分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大家要积极准备。
我们在学习《经济法》的时候要对税法部分和非税法部分进行区别对待。非税法部分的复习要求把所有的考点都当做客观题来复习,针对重要知识点进行记忆,应对主观题。
而税法部分的复习方式与非税法部分的复习方式正好相反,税法部分的复习要求我们把所有考点都按照复习主观题的难度去复习,要能计算具体的某个税种的应纳税所得额,这样主观题和客观题中计算型的问题就不大了。
考试前夕再把一些政策性的规定背诵一下,比如税收优惠政策。这样客观题的其他题目也就可以应对了。税法部分要比非税法部分的复习难度大,但是大家不要过于担心,税法部分只有两章,即第六章和第七章,所以大部分的分数还是在非税法部分。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