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C爱点dian评ping
2017关于交易性金融资产账务处理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主要特征就是短期内赚取差价。下面是我收集的关于交易性金融资产账务处理的方法,欢迎大家阅读了解。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应设置的会计科目
企业设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变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等科目核算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取得、持有、出售等业务。
一般情况下,买股票用“其他货币资金”账户,买债券用“银行存款”账户。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投资收益”都是损益类科目,贷方登记增加,借方登记减少。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取得
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当按照该金融资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作为其初始入账金额。记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科目。
企业在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所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应收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收利息),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不构成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金额。
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所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应当在发生时作为投资收益进行会计处理。
交易费用是指可直接归属于购买、发行或处置金融工具新增的外部费用,包括支付给代理机构、咨询公司、券商等的手续费和佣金及其他必要支出。
(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持有
企业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现金股利或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的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应做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收到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时: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贷: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2.资产负债表日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1)股价或债券价格上涨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股价或债券价格下跌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四)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出售
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将出售时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余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同时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若持有期间为盈利,则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投资收益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投资收益
【疑难问题解答】
如何区分“税收保全措施”和“税收强制执行措施”?
解答:税收保全措施与强制执行措施的主要区别如下:
(1)两者适用对象不同。税收保全措施仅适用于纳税义务人;而强制执行措施不仅适用于纳税义务人,而且还适用于扣缴义务人和纳税担保人。
(2)两种措施的实施时间不同。税收保全措施是在法律规定的纳税期限之前实施;而强制执行措施只能在责令纳税义务人、扣缴义务人及纳税担保人限期缴纳和法律规定的纳税期限届满后实施。
(3)两者明确的金额界定不同。税收保全措施仅以“应纳税款”金额为依据;而强制执行措施可以以“应纳税款和滞纳金”金额为依据。
(4)两者采取的方式不同。税收保全措施采取的是书面通知金融机构冻结金额相当于税款的存款或依法扣押、查封价值相当于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税收强制执行措施是书面通知金融机构从其存款中扣缴税款或以依法拍卖或者变卖商品、货物及其他财产所得抵缴税款。
(5)两者对纳税人的财产处分权造成的后果不同。税收保全措施只是对纳税义务人财产处分权的一种限制,并未剥夺其财产所有权;而强制执行措施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直接导致当事人财产所有权发生变更。
(6)两者税款入库的方式不同。税收保全措施最终达到的是限定纳税义务人限期入库应纳税款;而强制执行措施可以使应纳税款、滞纳金直接入库。
【易错易混辨析】
可供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区别是什么?
解答: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资产有的区别:
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通常情况下,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应当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的金融资产。企业购入的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等金融资产的,可以归为此类。相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而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持有意图不明确。
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会计处理上的不同之处
(一)取得两类金融资产时相关的交易费用的处理有所不同
交易费用是指可直接归属于购买、发行或处置金融工具新增的外部费用。新增的外部费用是指企业不购买、发行或处置金融工具就不会发生的费用,这里所指的交易费用一定是与取得金融资产相关的、新增的费用。交易性金融资产在取得时发生的交易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作为该类金融资产初始入账金额的一部分。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取得时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应当作为初始入账金额。
(二)企业在持有这两类金融资产期间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收入应当计入投资收益,但这两类金融资产在会计处理上仍有区别
就企业拥有的权益类金融资产来看,无论是交易性金融资产还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都应当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股利时计入当期的投资收益。但企业拥有的债券类金融资产在计息日的`会计处理方法有所不同。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按债券的票面利率计算应收利息,同时确认为企业的投资收益;但企业拥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则应当按照实际利率法来确认企业当期的投资收益。
(三)在资产负债表日,两类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化时具体的会计处理方式不同
当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发生变化时,该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还是当期损益,关键是要看金融资产所属的分类,不同类别的金融资产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企业拥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发生变化时,应将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和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当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时,就形成企业的当期收益;反之,则形成企业当期的一项损失。企业拥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动幅度较小或暂时性变化时,企业应当认为该项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是在正常范围的变动,应将其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减值损失和外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将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四)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处理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其拥有的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金融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有影响且该影响能够可靠计量,我们就认为该金融资产发生了减值,应当计提减值准备。然而企业却不需要对其拥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这主要是因为此类金融资产的价值变动已经计入当期损益,其中公允价值变动造成的损失和减值的会计处理在实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更加客观的反应企业拥有的金融资产的价值。在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发生了较大幅度的下降或下降趋势为非暂时性时,我们就认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了减值损失,应确认减值损失和计提减值准备。可供出售债务工具的减值损失在以后的会计期间可以通过损益转回,但可供出售的权益工具一旦确认即使在以后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的价值已恢复,原确认的减值准备也不能通过损益转回。
(五)企业对两类金融资产的重分类处理不同
某项金融资产一旦划分为了交易性金融资产后,不能在重分类为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也不能在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等三类金融资产之间可以转换,但不得随意重分类,必须遵守有关的规定。
(六)企业出售两类金融资产时,会计处理方式有所不同
【历年考题剖析】
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在一定期限内将其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备案。这一定期限是( )。(经济法基础-单选题-2011年)
A.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15日内
B.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30日内
C.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60日内
D.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180日内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核账簿和凭证管理。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15日内,将其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点评:题目主要考查的是账簿和凭证管理期限的规定。
【答疑精华】
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收益和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不是一个意思吗?(初级会计实务)
解答:不是一个意思,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收益指的是出售时点影响损益类科目的净额,包括影响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金额之和。
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指的是处置时点记入投资收益科目的合计,只考虑处置时点影响投资收益这一个科目的金额。
闪闪惹人爱ii
交易性金融资产会计处理:一、初始取得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投资收益(交易费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交易费用可抵扣的增值税);贷:其他货币资金等(支付的总价款)。二、后续计量1.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时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时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3.宣告分配现金股利或到期计提利息时借:应收股利(或应收息)。贷:投资收益。4.收到现金股利或利息时借:其他货币资金等。贷: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5.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出售借:其他货币资金等(实际收到的售价净额)。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变动(或借方);投资收益(差额倒挤,损失记借方,收益记贷方)。6.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产生转让收益时借:投资收益等。贷: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7.产生转让损失时借: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贷:投资收益等。【拓展资料】交易性金融资产指的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同时也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包括企业为赚取差价而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交易性金融资产确认条件为:取得金融资产的目的是为了近期内出售或回购;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具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属于金融衍生工具。若衍生工具被企业指定为有效套期工具,则不应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世界前八强吃货
2011年1月1日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2000 其他应收款80 投资收益10 贷:银行存款(或其他货币资金)20902011年1月5日 借:银行存款(或其他货币资金)80 贷:其他应收款802011年12月31日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30 应收利息8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0 投资收益802012年1月5日 借:银行存款(或其他货币资金)80 贷:应收利息802012年4月20日 借:银行存款(或其他货币资金)216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2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30 投资收益130累计确认的投资收益=-10+80+130=200万元
君临天下之嚻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可以进一步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企业对此类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应着重反映相关市场变量变化对其价值的影响。在初始确认时按公允价值计量,相关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所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的,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在持有期间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应确认为投资收益;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处置该金融资产和负债时,其公允价值与初始入账金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同时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投资收益。稳健的看待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的同时,也把上市公司的动态利润变动加以反映,体现了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投资收益”科目核算企业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期间取得的投资收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实现的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贷方登记企业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实现的投资收益;借方登记企业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发生的投资损失。“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核算企业为交易目的所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核算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而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贷方登记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等的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余额的差额;借方登记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余额的差额。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将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转出,记入“投资收益”科目。由此我们不难发现:“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两个账户对交易性金融资产损益的核算,不仅在核算的时间上不同,而且在核算的内容上也不同。“投资收益”核算的是已经实现的收益,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仅仅是反映账面上的损益,只有等到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时,才能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投资收益。由此可以看出,这两个账户有分开设置的必要,这样设置体现了新会计准则下对原来的“投资收益”账户的改进。[案例]2008年1月1日,A公司支付价款106万元购入B公司发行的股票10万股,每股价格10.6元(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0.6元),另支付交易费用1200元,A公司此股票列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且持有后对其无重大影响。2月15日,收到B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6月30日,B公司股票价格上涨到每股13元;7月20日,将持有的B公司股票全部售出,每股15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A公司账务处理如下:(1)1月1日,购入B公司股票:借:交易性金融资产——A成本1000000投资收益1200应收股利60000贷:银行存款1061200(2)2月15日,收到现金股利:借:银行存款60000贷:应收股利60000(3)6月30日,确认股票价格变动: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300000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00000(4)7月20日,将B公司股票全部售出:借:银行存款1500000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00000贷:交易金融资产——A成本1000000——公允价值变动300000投资收益500000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