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阿姨
学习初级经济需要记忆的内容多,学习、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很多人记忆起来很费劲,以下是我为你带来的初级经济法的记忆口决,希望能帮到你。
1、税法——消费税
销售什么产品要缴纳消费税?
口诀:“三男三女去开车”
三男:烟、酒及酒精、鞭炮焰火
三女:化妆品、护肤护发品、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
去开车:小汽车、摩托车、汽车轮胎、汽油柴油
2、税法——其他
有些小税种的税金是不能计入“应交-应交”这样的科目的,需要进入费用类科目,以下是记入管理费的四个税金:
口诀:“等我们有钱了,我们就可以有房有车有地有花”有房:房产税
有车:车船使用税
有地:土地使用税
有花:印花税
3、税法——增值税
在增值税计算中,可抵扣的三个不同的税率为:运费:7%,废旧物资:10%,向农业生产者购入的免税农产品13% 这三个%容易混淆:
口诀如下:
“今日好运气”(7)
“出门拾废品” (10)
“拾了13个农产品”(13)
4、税法——增值税
视同销售货物的行为包括:
①将货物交给他人代销
②销售代销货物
③设有两个以上的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④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
⑤将自产或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
⑥将自产或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予股东或投资者
⑦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
⑧将自产或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
口诀:两代(①.②)两销(③)非投配(④.⑤.⑥)几(集)个送他人(⑦.⑧)
5、税法——增值税
不得抵扣的进项税前六项:
口诀:固免非几个非非
固(固定资产)免(免税项目)非(非应税项目)
几(集体福利)个(个人消费)非(5.非正常损失购货)非(6.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
6、税法——增值税
进项税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项目:
口诀:三飞机免雇几个
解释:
三飞机 (用于非应税项目、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用购进货物);免(用于免税项目);雇(购进的固定资产);几(用于集体福利);个(用于个人消费)
7、税法——企业所得税
在所得税里面,关于业务招待费的扣除比例是: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是(营业)收入的5‰ 。
口诀如下:“开支小于或等于(60%)最高不得超过(5‰)去招待”
8、税法——印花税
口诀如下:
万三狗女干计(0.03%,购、建、技)
千一猪管饱(0.1%,租、管、保)
万五赢家运产茶(0.05%,营、加、运、产、查)
千二姑借十万五
解释:
万三狗女干计:税率万分之三的是狗(购销合同)、女干(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计(技术合同);万五赢家运“产茶”:税率万分之五的是赢(营业账本)、家(加工承揽)、运(运输)、产(产权转移)、茶(勘查设计);
千二姑借十万五:十万分之五是借款,千分之二是股权转让书据
已贴未画一至三(倍)
未贴少贴三至五(倍)
揭下重用二千一(2000至一万)
五倍罚款也可以
伪造印花要被抓
保管不当挨五千
9、税法——消费税
口诀如下:
直接销售进成本,连续生产可抵扣
其实我认为记消费税是否进成本,不必要记得那么麻烦,只记一句话就可以了,那就是我委托A厂加工轮胎,当时A厂代付消费税,那么说明我已经交过了一次,现在我直接销售:借:委托加工物资 加工费+消费税
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 加工费*%
贷:银行存款
如果我再加工,我把轮胎装在汽车上,再出售时,也要交纳消费税的,所以我把现在已交纳的轮胎的消费税给抵扣掉。
借:委托加工物资 (加工费)
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 加工费*%
消费税
贷:银行存款
消费税=材料加工实际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消税率
所以,只记一句:我只交一次消费税!
10、税法——营业税
免征营业税的项目:
口诀如下:残农托医学管(馆)
残:残疾人为社会提供的劳务
农:农业机耕 排灌 植保等
托:托儿所 幼儿园 养老院婚姻介绍 殡葬服务
医:医院 诊所 其他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
学: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育劳务
管(馆):纪念馆 博物馆 文化馆 美术馆 展览馆图书馆门票收入
11、税法——违反税法的法律责任
税法最后一章,违法税法的法律责任
口诀如下:
警察同志对你说:
你偷了钱(欠)不来申报,不上交,还要逃跑 罚酒:五杯(倍)半
如果你欺骗政府。顽抗到底 罚酒:一至五杯(倍)
一、不纳税申报,少缴税或不交税:50%以上5倍以下罚款
二、偷税:50%以上5倍以下罚款
三、欠税:50%以上5倍以下罚款
四、逃税:50%以上5倍以下罚款
四、骗税:一倍以上到五倍以下罚款
五、抗税:一倍以上到五倍以下罚款
巧记公司债券的发行条件
公司发债券,主体受限制,净资36千,累计低40,三一付利息,利率和水平 P80公司债券发行的条件弥补亏损的口决有亏即补、先亏先补、弥补连续、不超过5 申请股票上市的法定条件(口决)股票要上市,先要公开发,股本5千万,33双一千,3年都守法,报告没有假。
P77页申请股票上市的法定条件,口决印花税记忆方法 已贴未画一至三(倍)未贴少贴三至五(倍)揭下重用二千一(2000至一万)五倍罚款也可以伪造印花要被抓保管不当挨五千
关于票据提示承兑及付款的期限问题,
现总结如下:
首先,对票据的种类要做到心中有数。票据主要有
1、支票(银行支票,下面简称“银支”)、
2、本票(银行本票,下面简称“银本”)汇票:又分为
3、见票即付汇票(简称“见即汇”)
4、定日付款汇票(简称“定日汇”)
5、见票后定期付款汇票(简称“见定汇”)
6、出票后定期付款汇票(简称“出定汇”) 即银支、银本、见即汇、定日汇、见定汇、出定汇 银支、银本、见即汇,属于见票即付的票据,不需提示承兑,但需提示付款,提示付款期限为出票后支票10日,本票2个月,汇票1个月。
简记为:支10本2汇1(可记谐音:“知是笨儿会衣”,知道是笨儿子会穿衣服了。) 定日汇、见定汇、出定汇,需提示承兑、提示付款。
三者提示付款期限相同,都为到期日起10日内。定日汇、见定汇,到期前。提示承兑期限为到期日前。
(因为从名称可知,这二个票据在出票时就已经知道什么时候到期,所以在到期日前提示承兑就OK了)。
出定汇,1月内。提示承兑期限为出票日起1个月内。(因为见票后定期付款的限期取决于持票人什么时候向承兑人出示票据,所以要不能无期限的拖延,要在1个月内提示承兑)。
综上所述,可以归纳如下:
银本、银支、见即汇,不承兑,支10本2汇1;
定日、见定、出定汇,需承兑,到期10日提示付;
定日汇、见定汇,到期前承兑。出定汇,1月内承兑。
关于会议的决议通过方式,相信大家记起来也很费力,现在总结一下。
普通决议 “职工”“股董”——盐拌。 (解释:应为全部的一半,全—盐)
“股东”“创”“债”——醋拌。(出席的一半,醋—出) 解释一下:职工代表大会、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会的决议,必须经全体职工或全体董事的过半数通过,股东大会、创立大会、债权人大会,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过半数通过。 有一个特点大家应掌握,对于人数少的会议,就需要全体的过半数通过。职工代表和董事会成员人都不多,所以要全体过半方可。对于人数较多的会议,出席的一半就可以了。股东大会、创立大会、债权人大会人数较多,所以出席的一半就可以了。 特别决议特别决议一般需要2/3的表决权,方可通过,但是全部的2/3,还是出席的2/3,分析如下:
1、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人数少,需全部的2/3,
2、股东大会人数多,需出席的2/3,
3、债权人会议人数多,需出席的2/3,(关于债权人会议的人数多少,大家可以这样想,企业因为欠债多才破产的,所以债权人一定很多。)特殊注意:中外合作、合资的企业董事会特别决议需出席的董事一致通过。
yiranrenxiaoyao
所有学科的考试学习,包括会计学习,都需要记忆基础知识,需要记忆的就需要有记忆方法技巧,初级职称会计科目的记忆采用方法,可以快速记忆,下面由我给你带来关于初级职称会计科目口诀记忆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借贷记账法下的记账规则是基础会计学习的入门规律,是需要同学们深刻记忆和理解的最基本知识点之一。
我们一般把账户区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五大类。
资产、成本类账户一般都是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二者合并称为权益)一般都是借方登记减少,贷方登记增加;损益类账户则需要区分是费用类还是收入类去分别登记,收入与费用之间的登记也是相反的。为便于初学者理解,提高其学习兴趣,可以记一下“记账规则之歌”。
记账规则之歌
借增贷减是资产,权益和它正相反。
成本资产总相同,细细记牢莫弄乱。
损益账户要分辨,费用收入不一般。
收入增加贷方看,减少借方来结转。
大家也许还记得,会计核算有七种基本核算方法,即:设置会计科目(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我们也可以把七种方法总结成为以下的口诀:
会计核算方法七,设置科目属第一。
复式记账最神秘,填审凭证不容易。
登记账簿要仔细,成本核算讲效益。
财产清查对账实,编制报表工作齐。
跨期摊提账户主要包括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账户。待摊费用实际是先付费后分摊的费用,主要属于资产性质。预提费用实际是先预计后付费的费用,主要属于负债性质。他们的共同点是收益期是若干个会计期间(月)。他们的核算规律可以结合以下的口诀进行理解记忆。
待摊预提之歌
待摊预提都跨期,权责发生来摊提。
先花货币是待摊,后掏腰包走预提。
支付待摊借方记,贷方资金来放弃。
摊销需从贷方转,借走费用进损益。
预提费用贷方提,四费借方来对应。
现金流量表是会计考试中十分令人头疼的内容,丢三落四是现金流量表编制中最容易出现的错误。下面的口诀基本上概括了现金流量表的全部编制过程。
看到收入找应收,未收税金分开走。
看到成本找应付,存货变动莫疏忽。
有关费用先全调,差异留在后面找。
财务费用有例外,注意分出类别来。
所得税你直接转,营业外找固资产。
坏账工资折旧摊销,哪来哪去反向抵销。
为职工支付有多少,单独处理分类思考。
解释:第①句话针对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因为直接法是以利润表中营业收入为起算点,所以,我们看到营业收入,就要找应收项目(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未收的税金再单独作账(收到钱的增值税才作为现金流量)也就是说应收账款中包括的应收取的税金部分,若实际未收取现金则贷记应交税金,另外,有关贴现的处理,将应收票据因贴现产生的贴现息(已计入财务费用)作反调。例如:应收票据发生额10万元(假如3月发生)后5月份贴现,贴现息为1万元。但是从期初,期末的报表看,应收票据未发生变动,但你不能不作现金流量的调整,因为实际现金现流量为9万元。
第②句“看到成本找应付,存货变动莫疏忽”告诉你在进行“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的处理时,找应付科目,同时考虑存货的期初,期末变动值,看是否与此项目有关,有关的调整。
第③句“有关费用先全调,差异留在后面找”是指先把“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的数额全部调整“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而后面把6项内容仅调回来。这6项内容是:坏账准备,待摊费用,累计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应付管理人员工资,应付管理人员的福利费(营业费用无任何调整)
第④句“财务费用有例外,注意分出类别来”指的就是上面说的贴现息。
第⑤句“所得税直接结转,营业外找固资产”所得税直接结转,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都是从固定资产盘盈,盘亏那来的,自然就要找固定资产了。
第⑥句是指这几个项目不影响现金流量,那么就反向抵回来就可以了。
第⑦句支付给职工,和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项目较特殊,需单独核算。
总的来说,有三项需要注意的:
①在进行“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核算时,需调整2项内容。财务费用中贴现息和应交税金中收到的现金。
②在进行“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核算时,需调整5项内容。累计折旧,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待摊费用,应交税金(进项税额)。
③在进行“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的核算时,需要调整6项内容。
坏账准备,待摊费用,累计折旧,应付管理人员工资,应付管理人员福利费,无形资产摊销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我为大家总结的间接法核算规律。
①与损益有关的项目(9项)调整净利润。固定资产(4项):减值准备,折旧,处置损失,报废损失。无形资产(1项):无形资产摊销。财务费用:反映本期应属投资筹资的财务费用,不包括贴现息(我们上面已经谈过,贴现息是一项特殊的财务费用,实际做题时一定要留意。)投资损失、预提费用、待摊费用。
②与损益无关的项目(四项):存货,递延税款,经营性应收及应付,这几项的调整可以应用平衡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当使所有者权益增加时,调减净利润;当使所有者权益减少时,调增净利润,从而实现了将权责发生制下的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去除不影响现金流量变化的项目。例如:若固定资产折旧增加,则说明“资产”方减少、负债不变情况下“所有者权益”减少,因为折旧不影响现金流量,所以要把这部分往净利润中增加,其他各项都仿照进行处理。
在编制资产负债表,填写“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这四个项目时,要区分对应明细账户的借方或者贷方余额来计算填列。我曾经总结了四个计算公式给学员,如下:
1、资产方应收账款项目金额=“应收账款”明细账户借方余额+“预收账款”明细账户借方余额(假定不考虑坏账准备)
2、负债方预收账款项目金额=“应收账款”明细账户贷方余额+“预收账款”明细账户贷方余额
3、资产方预付账款项目金额=“预付账款”明细账户借方余额+“应付账款”明细账户借方余额
4、负债方应付账款项目金额=“应付账款”明细账户贷方余额+“预付账款”明细账户贷方余额后来发现学员对这四个公式的理解不是十分全面,计算时还是容易出错,在这四个公式的基础上总结了以下的“五言”口诀,帮助同学们加深记忆:
两收合一收,借贷分开走。
两付合一付,各走各的路。
应该说第一句用来配合公式1、3,第二句可以配合公式2、4.这样学员填制有关项目的准确性就大大提高。比如某个企业只设置了“应收账款”、“应付账款”账户,而没有设置“预付账款”、“预收账款”账户。其“应收账款”账户有两个明细账户,余额分别是借方400和贷方700,“应付账款”账户也有两个明细账户,余额分别是借方500和贷方600,则根据口诀可以迅速计算出“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这四个项目的金额依次分别为400、500、600、700。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