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仰望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等,制定本指引。为促进单位(含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下同)加强管理会计,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第二条基本准则在管理会计准则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是制定应用准则和建立案例库的基础。会计指导体系包括基础指导、应用指导和案例库,用以指导本单位的管理会计实践。
第三条管理会计的目标是运用管理会计工具和方法参与本单位的计划、决策、控制和评价活动,并为其提供有用的信息,以促进本单位实现战略规划。
第四条实行管理会计的单位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战略导向原则。会计的应用应以战略规划为指导,以持续价值创造为核心,促进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2)整合原则。会计应嵌入单位相关领域、层次和环节,以业务流程为基础,运用管理会计工具,将财务与业务有机结合。
(3)适应性原则。会计的应用应适应本单位的应用环境和自身特点。其自身特点包括其性质、规模、发展阶段、管理模式和治理水平。
(4)成本效益原则。管理会计的应用应权衡实施成本和预期收益,合理有效地促进管理会计的应用。
第五条管理会计的应用主体由管理决策主体确定,管理决策主体可以是整个单位,也可以是单位内部的责任中心。
第六条管理会计在单位的应用应包括四个要素:应用环境、管理会计活动、工具和方法、信息和报告。
第二章应用环境
第七条单位在应用管理会计时,应当充分了解和分析其应用环境。会计应用环境是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的基础,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内部环境主要包括与管理会计构建和实施相关的价值创造模式、组织结构、管理模式、资源保障、信息系统等因素。
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国内外经济、市场、法律、行业等因素。
第八条各单位应准确分析和把握价值创造模式,促进财务与业务的有机结合。
第九条单位应当根据组织结构特点,建立健全适应管理会计活动需要,由财务人员和业务人员组成的管理会计组织体系。有条件的单位可以设立管理会计机构,组织管理会计工作。
第十条单位应当根据管理模式确定责任主体,明确各级管理会计的责任权限以及各级内部部门和岗位之间的责任权限,制定管理会计实施方案,落实管理会计责任。
第十一条各单位应当从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做好资源保障工作,加强资源整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证管理会计的顺利开展。
单位应重视管理会计理念和知识的培训,加强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
第十二条单位应当将管理会计的信息需求纳入信息系统规划,通过信息系统集成、改造或者新建,及时高效地提供和管理相关信息,促进管理会计的实施。
第三章管理会计活动
第十三条管理会计活动是指单位运用管理会计信息和管理会计工具,为本单位的计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管理需要服务的相关活动。
第十四条单位在应用管理会计时,应当做好相关信息支持工作,参与战略规划的制定,从支持其定位、目标设定、实施方案选择等方面为单位合理制定战略规划提供支持。
第十五条单位应用管理会计,应当整合财务和业务活动,及时提供并充分利用相关信息,支持单位各级依据战略规划进行决策。
第十六条单位应用管理会计,应当设定定量和定性标准,加强分析、沟通、协调和反馈等控制机制,支持和引导单位持续、高质量、高效率地实施战略规划。
第十七条单位应用管理会计,应当合理设计评价体系,根据管理会计信息评价单位战略计划的执行情况等。,并在此基础上做出评估,完善激励机制;同时,应对管理会计活动进行评价和改进,以不断提高管理会计的应用水平。
第四章工具和方法
第十八条管理会计工具方法是实现管理会计目标的具体手段。
第十九条管理会计工具法是单位在应用管理会计时所采用的模型、技术和流程的总称,如战略地图、滚动预算管理、作业成本管理、本量利分析、平衡计分卡等。会计工具和方法是开放的,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
第二十条管理会计工具和方法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战略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运营管理、投融资管理、绩效管理、风险管理等。
(1)战略管理领域应用的管理会计工具和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战略地图、价值链管理等。;
(2)预算管理领域应用的管理会计工具和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全面预算管理、滚动预算管理、作业预算管理、零基预算管理、弹性预算管理等。
(3)成本管理领域应用的管理会计工具和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目标成本管理、标准成本管理、变动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等。
(4)经营管理领域应用的管理会计工具和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本量利分析、敏感性分析、边际分析、标杆管理等。;
(5)投融资管理领域应用的管理会计工具和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现金流量折现法、项目管理、资本成本分析等。;
(6)绩效管理领域应用的管理会计工具和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关键指标法、经济增加值、平衡计分卡等。;
(7)风险管理领域应用的管理会计工具和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单位风险管理框架、风险矩阵模型等。
第二十一条单位应用管理会计,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管理特点和实际需要,选择适用的管理会计工具和方法,加强管理会计工具和方法的系统化、集成化应用。
第五章信息和报告
第二十二条管理会计信息包括管理会计应用中使用和产生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
康康是逗逼
地税局是按照行政单位会计核算地方税务局简称地税,其性质是行政单位,地方税务局实行中央、省、市、县的垂直领导体制。1994年实行税制改革时,将省以下原来的税务局分设为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个别地方地方税务局与财政局合署办公,称为财税局)。省级地方税务局受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双重领导,省级以下地方税务局系统由省级地方税务机关垂直领导。
栤菊粅雨
行政单位会计和企业会计的区别如下:
1、面向的时间范围不同
行政单位会计是面向过去,必须以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是对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和记录。而财务是注重未来,是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在对历史资料和现实状况进行分析以及对未来情况预测和判断的基础上,侧重对未来的预测和决策。
而经济业务或事项应不应该发生、应发生多少,是企业会计需要考虑的问题。
2、作用不同
行政单位会计主要借鉴国际经验,实现企业财务管理与国际对接,建立首席财务官制度,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同时,研究建立企业财务总监委派制度,明确财务总监的地位作用、职责权限和工作要求等,促进财务总监代表出资人参与企业重大经营决策。
是构建企业财务管理能力认证体系,提升企业财务管理能力,推动企业强化内部约束和财务管控,实现管理创新。
而企业会计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完善产权交易市场,通过整体改制上市、引入非公经济等战略投资者等多种方式,盘活庞大的国有资本存量,促进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形成产权明晰、机制灵活、管理科学的国有企业内部约束机制,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3、薪资待遇不同
行政单位会计的培养,企业都会单独制定培养方案,会特别打造一条晋升通道。企业会在不同的时间节点安排不同的培训学习,以便注册会计师在入职之后能够同步学习、共同进步,是一种互相协作,也是互相竞争。所以底薪、调薪等都有具体的时间段和考察标准,相较于普通会计会更宽容。
而企业会计就不同,享受的工资待遇和工作经验有很大关系。如果没有工作经验,面试通过率会很低,但不是相关工作经验的会计实习生,面试率也会很低。
4、培养目标不同
行政单位会计从比较基础的会计学原理开始,到中等难度的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审计、审计案例分析、经济法等,再到比较深奥的税法、财务管理、高级管理会计等课程。另外会学一些在内容上有交叉的其他专业的基础专业课,比如统计学。
而企业会计主要学习财务、金融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财务、金融管理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财务、金融问题的基本能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企业会计
百度百科-行政单位会计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