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花cat
1. 会计制度:由政府部门、企业单位通过一定程序制定的具有一定强制性的会计行为准则和规范。2. 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企业的内部自我调节和控制系统。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以及保证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协调有效运转。3. 会计制度设计:其目的在于规划设计企业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会计事务处理程序和方法,以及企业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工作责任。4. 内部会计控制:企业内部建立的会计控制体系。5. 会计制度设计依据:会计制度设计人员在设计会计制度内容时所据以确定的根据。6. 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它对会计核算原则和会计核算业务的处理作出规定,通过规范企业会计核算来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是制定企业会计制度的依据。7. 会计制度设计程序:会计制度设计工作从开始到完成全过程的顺序和步骤。8. 会计制度总则:也称为总说明,是会计制度最前面的概括性的适用于会计工作各个环节的总的原则。9. 会计制度制定前提:会计制度制定的目的、依据、实施的范围和要求。10. 会计工作的一般原则:依据会计基本准则规定,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11. 会计基础工作:包括会计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备、人员职责的明确以及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12. 会计工作任务:对会计目标的具体化,以法规、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形式将会计目标具体化会计工作的内容,形成会计工作任务。
崎岛莫奈子
政府预算会计制度,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建国以来至1988年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财务会计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各类事业单位实行国家高度集中统一的预算管理,逐步形成了差额预算管理的财务制度。第二阶段,自1998年,1998年是改革开放时期过渡的财务会计制度。第三阶段,全国实施新预算会计制度。
扩展资料:
现行预算会计制度对预算会计的概念、适用范围、职能、核算对象、管理方法、会计模式等一系列理论问题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对于预算会计的科目、凭证、账簿、报表等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方法体系。在财政支出支付核算、非税收入收缴、年终结余资金等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规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预算会计制度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