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馋眠
类型 级次 科目编码 科目名称 余额方向资产 1 1001 现金 借资产 1 1002 银行存款 借资产 1 1009 其他货币资金 借资产 2 100901 外埠存款 借资产 2 100902 银行本票存款 借资产 2 100903 银行汇票存款 借资产 2 100904 信用卡 借资产 2 100905 信用证保证金 借资产 2 100906 存出投资款 借资产 1 1101 短期投资 借资产 2 110101 股票 借资产 2 110102 债券 借资产 2 110103 基金 借资产 2 110110 其他 借资产 1 1102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贷资产 1 1111 应收票据 借资产 1 1121 应收股利 借资产 1 1122 应收利息 借资产 1 1131 应收账款 借资产 1 1133 其他应收款 借资产 1 1141 坏账准备 贷资产 1 1151 预付账款 借资产 1 1161 应收补贴款 借资产 1 1201 物资采购 借资产 1 1211 原材料 借资产 1 1221 包装物 借资产 1 1231 低值易耗品 借资产 1 1232 材料成本差异 借资产 1 1241 自制半成品 借资产 1 1243 库存商品 借资产 1 1244 商品进销差价 借资产 1 1251 委托加工物资 借资产 1 1261 委托代销商品 借资产 1 1271 受托代销商品 借资产 1 1281 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 1 1291 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借资产 1 1301 待摊费用 借资产 1 1401 长期股权投资 借资产 2 140101 股票投资 借资产 2 140102 其他股权投资 借资产 1 1402 长期债权投资 借资产 2 140201 债券投资 借资产 2 140202 其他债权投资 借资产 1 1421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贷资产 1 1431 委托贷款 借资产 2 143101 本金 借资产 2 143102 利息 借资产 2 143103 减值准备 借资产 1 1501 固定资产 借资产 1 1502 累计折旧 贷资产 1 1505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资产 1 1601 工程物资 借资产 2 160101 专用材料 借资产 2 160102 专用设备 借资产 2 160103 预付大型设备款 借资产 2 160104 为生产准备的工具及器具 借资产 1 1603 在建工程 借资产 1 1605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贷资产 1 1701 固定资产清理 借资产 1 1801 无形资产 借资产 1 1805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资产 1 1815 未确认融资费用 借资产 1 1901 长期待摊费用 借资产 1 1911 待处理财产损溢 借资产 2 191101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借资产 2 191102 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借负债 1 2101 短期借款 贷负债 1 2111 应付票据 贷负债 1 2121 应付账款 贷负债 1 2131 预收账款 贷负债 1 2141 代销商品款 贷负债 1 2151 应付工资 贷负债 1 2153 应付福利费 贷负债 1 2161 应付股利 贷负债 1 2171 应交税金 贷负债 2 217101 应交增值税 贷负债 3 21710101 进项税额 贷负债 3 21710102 已交税金 贷负债 3 21710103 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负债 3 21710104 减免税款 贷负债 3 21710105 销项税额 贷负债 3 21710106 出口退税 贷负债 3 21710107 进项税额转出 贷负债 3 21710108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负债 3 21710109 转出多交增值税 贷负债 2 217102 未交增值税 贷负债 2 217103 应交营业税 贷负债 2 217104 应交消费税 贷负债 2 217105 应交资源税 贷负债 2 217106 应交所得税 贷负债 2 217107 应交土地增值税 贷负债 2 217108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贷负债 2 217109 应交房产税 贷负债 2 217110 应交土地使用税 贷负债 2 217111 应交车船使用税 贷负债 2 217112 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负债 2 217113 教育附加 贷负债 2 217114 地方教育发展费 贷负债 1 2176 其他应交款 贷负债 1 2181 其他应付款 贷负债 1 2191 预提费用 贷负债 1 2201 待转资产价值 贷负债 1 2211 预计负债 贷负债 1 2301 长期借款 贷负债 2 230101 借款本金 贷负债 2 230102 借款利息 贷负债 1 2311 应付债券 贷负债 2 231101 债券面值 贷负债 2 231102 债券溢价 贷负债 2 231103 债券折价 贷负债 2 231104 应计利息 贷负债 1 2321 长期应付款 贷负债 1 2331 专项应付款 贷负债 1 2341 递延税款 贷权益 1 3101 实收资本(或股本) 贷权益 1 3103 已归还投资 借权益 1 3111 资本公积 贷权益 2 311101 资本(或股本)溢价 贷权益 2 311102 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 贷权益 2 311103 接受现金捐赠 贷权益 2 311104 股权投资准备 贷权益 2 311105 拨款转入 贷权益 2 311106 外币资本折算差额 贷权益 2 311107 其他资本公积 贷权益 1 3121 盈余公积 贷权益 2 312101 法定盈余公积 贷权益 2 312102 任意盈余公积 贷权益 2 312103 法定公益金 贷权益 2 312104 储备基金 贷权益 2 312105 企业发展基金 贷权益 2 312106 利润归还投资 贷权益 1 3131 本年利润 贷权益 1 3141 利润分配 贷权益 2 314101 其他转入 贷权益 2 314102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贷权益 2 314103 提取法定公益金 贷权益 2 314104 提取储备基金 贷权益 2 314105 提取企业发展基金 贷权益 2 314106 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 贷权益 2 314107 利润归还投资 贷权益 2 314108 应付优先股股利 贷权益 2 314109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贷权益 2 314110 应付普通股股利 贷权益 2 314111 转作资本(或股本)的普通股股利 贷权益 2 314115 未分配利润 贷成本 1 4101 生产成本 借成本 2 410101 基本生产成本 借成本 3 41010101 直接材料费用 借成本 3 41010102 直接人工费用 借成本 2 410102 辅助生产成本 借成本 1 4105 制造费用 借成本 1 4107 劳务成本 借成本 1 4108 研发支出 借损益 1 5101 主营业务收入 贷损益 1 5102 其他业务收入 贷损益 1 5201 投资收益 贷损益 1 5203 补贴收入 贷损益 1 5301 营业外收入 贷损益 1 5401 主营业务成本 借损益 1 5402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借损益 1 5405 其他业务支出 借损益 1 5501 营业费用 借损益 1 5502 管理费用 借损益 1 5503 财务费用 借损益 1 5601 营业外支出 借损益 1 5701 所得税 借损益 1 5801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借
虫子不乖
金工|会计|人力资源|公共卫生|金融百度网盘免费资源在线学习
链接:
金工 会计 人力资源 公共卫生 金融 公共管理 统计 酒店管理 心理学 社工 法律 经济学 TESOL与教育 BME 化学工程
廖小可可
会计科目必须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设置会计科目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一)必须结合会计对象的特点由于会计科目是在会计要素的基础上,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进一步的分类,因此,各单位的会计科目体系,一方面应能全面、系统、分类地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的全部内容;另一方面,各单位应结合本单位会计对象特点设置相应的会计科目,不必千篇一律。会计学习网小编例举:工业企业应设置“生产成本”、“制造费用”会计科目,用以核算和监督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而商品流通企业则不需设置这样的科目。(二)必须符合会计目标的要求会计的主要目标是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因此,企业要设置相关科目。如企业的盈亏情况是会计信息使用者非常关心的,为此,企业必须设置“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本年利润”科目,用以反映盈亏的形成。又由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企业外部有关方面对会计信息的要求并不完全相同,企业为了加强内部的经营管理,需要会计提供尽可能详细、具体的资料,而对外报告往往只需提供比较综合的数据,因此,企业对许多科目要设置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以提供详细程度各异的信息。(三)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统一性是指会计科目的设置要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科目名称及其涵盖的范围和内容,保证会计核算指标口径一致,信息可比;灵活性是指企业在设置会计科目时,在不违反会计准则的前提下,可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某些会计科目。(四)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稳定性是指企业的会计科目名称、内容和数量等应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不能经常变动;适应性是指企业应根据社会经济环境和本单位经营活动内容的变化而对会计科目加以修改、补充和完善。(五)完整性和互斥性相结合完整性是指企业设置的会计科目能全面、系统、完整地体现其所有能用货币表现的经济业务,企业所发生的任何一笔经济业务,都有相应的会计科目予以反映;互斥性是指会计科目要概念清楚、核算内容明确,相互之间不得混淆和交叉。
土豆炒洋芋G
1.合法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2.相关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3.实用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符合单位自身特点,满足单位实际需要会计学堂专注财会培训,30天让你成为会计高手!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