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76

詹姆斯尐雪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女会计遇害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念念花语

已采纳

我认为她最终应该失去到了一个没有人认识她的地方,因为当时的科技不够发达,所以她不畏惧追捕,所以拿着钱跑到了一个警察找不到的地方,就在那个地方安享晚年

女会计遇害

105 评论(14)

一帆杰作

从古至今,我们国家十分重视人民的安全,但是不管怎样严厉地打击,总会有漏网之鱼,这也使国家十分地头痛。不过随着互联网的覆盖,人们也能起到监督的作用,使得很多人收敛了许多,使人们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那时候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相关的法律制度也不是十分地完善,所以导致了很多人有机可乘,钻了空子。人们常说,金钱是万恶之源,因为人们对金钱的渴望,往往就会做出一些有违道德,甚至是丧失人性的事情来,百姓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

那时候,还没有监控系统,也没有高科技的设备,即使是犯罪嫌疑人作案之后,也很可能脱身,让警察根本就找不到蛛丝马迹。在上世纪发生了一个悬案,一名女会计带着上百人的工资就像人间蒸发一样,凭空失踪了,警察们做了很多设想,找了很多地方,都是一无所获。

在当时,并没有银行卡这种东西,人们的薪资还是采用现金发放的形式。在发工资的前几日,就需要会计去银行取出来,然后再发给工人们。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有一名叫李扬的女会计,她像往常一样在发工资的前一日去银行取钱,但是她失踪了,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工厂报了警,警察去银行调查之后,发现一万六的现金已经被取走了,然后警方就展开了地毯式的搜寻。那时的一万六的现金无疑是一笔巨款,有人猜测她是携款跑路了,但是工人和警方把很多地方都搜寻了一番,依旧是一无所获。还有人认为,李扬可能是被歹徒盯上了,这也就意味着李扬出事了。

当工人将李扬有可能藏身的地方翻了个底朝天的时候,大部分人都认为李扬应该是遇害了。因为李扬的家人表示,李扬从小就是个胆小怕事的,而且李扬在那个工厂已经工作多年,根本没有作案动机,在她失踪之后很可能就已经遇害了。

在那个没有监控,科技又不发达的年代,警方寻不到任何蛛丝马迹,只好选择放弃,将卷宗保存,只希望以后能查明真相。那时候,人们怎么也想不通,怎么一个活生生的人,说消失就消失了呢?这也成为了20世纪的一大悬案。

直到21之后,真相才开始浮出水面。当时工人在一个工地施工,然后突然挖出了一具尸体,准确地说应该是一具尸骸,因为已经彻底腐烂了,只是从形体上可以判断是一名女性。虽然在坟墓上建工地的有很多,但是这名女子没有棺材,没有任何掩盖物,这着实让人很奇怪。

很快,就有人反应过来,这很可能是一起凶杀案,这件事情也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当警察过来调查情况之后,很快就将这名死者与21年前失踪的那起悬案连在了一起,后来经过多方面的查验之后,果然是失踪二十多年的女会计李扬。

终于,在警方的不懈努力下,终于解开了迷雾,找到了案件的真相。李扬和乔世凯夫妇是好朋友,乔世凯夫妇经营着一家小店,而李扬是他们店里的常客,几人的关系是相当的好,李扬有什么话都会告诉夫妻二人,这也为她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当乔世凯夫妇得知李扬的工厂要给工人提前发工资的事情,便开始谋划了一个残忍的凶杀计划,在李扬取钱的当日,乔世凯的妻子便以上了新货为由,将李扬骗到了家中,将其残忍杀害埋在水泥地板下面,侵占了这笔巨款。

结语:不过人在做天在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终于乔世凯夫妇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现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的法律也是愈加完善了,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我们要学会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而且在和朋友交往的时候,也不要把隐私的事情说出来,以免埋下祸根,才能在更大的程度上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对此,你们怎么看呢?

168 评论(11)

多肉小西瓜

她是被人谋杀了,凶手为了她手里的钱财,最后我们还是找到了她的尸体,也抓捕到了凶手。

125 评论(13)

聰軎膥賳过

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有一位女性官员,因为常常贪污,而且贪恋男色,所以人人皆知。但是当事人对此却丝毫没有顾忌。无论别人怎么看待她,她都依然我行我素。

这个女人的名字叫做汤兰英,她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小城镇里,这个小镇子上有一个信用社,汤兰英就是在这个信用社里工作。因为这里条件艰苦,员工们相继离开了,只剩下她自己一个人了。所以这也为她贪污创造了良好的机会。一开始的小贪成功了之后让她的侥幸心理越来越大,后来挪用钱财甚至伪造支票。后来甚至已经结婚的她开始勾搭其他男人。

穷苦小镇的信用社里有一个生活如此奢靡的人自然是引起了领导的注意,于是就下来视察,但是她却丝毫不遮掩,和领导一起吃喝玩乐,甚至还有特殊服务,钱财贿赂。也就被领导包庇了。

尝到甜头的她,也继续了这种保护自己的方法,她开始贿赂官职更高的人,为自己贪赃枉法的道路做铺垫。漂亮又精明的女人总是无法被人拒绝,她和很多上级都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而且她居然在有家室之后又包养了七个男人。

她也深深地明白,拿人嘴短吃人手软的道理。毕竟是做了亏心事所以理应用钱财来打点。除了贿赂上级之外,她还给乡亲村民们一些小恩小惠,所以说一来二去人们对她的行为也就视而不见了。

汤兰英是比较聪明的女人,她知道如何去讨这些领导的欢心,但是她这样贪污的做法引来了镇上居民们的注意。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虽然她的这种行为在很多民众眼中是非常无耻的,但她变着法讨好这些人,并且还时不时地给他们一些好处,让这些人闭上嘴巴。

十年的时间里,居然贪污的数字达到了四万元!可能在这个年代不觉得怎么样但是在当时可是一个天文数字。毕竟那个时候,还有很多吃不上饭的人,而且农民去一趟集市也就只花几块钱而已。由此可见,四万元在当时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数字。

但是让汤兰英没有想到的是,她栽在了自己包养的男人手中,其中一位情夫直接把她举报。举报她的时候人赃并获,而且收集了很多关于贪污的证据,之后汤兰英被押至刑场,并且立马执行枪决,这位女贪官的一生终于没落了。

317 评论(8)

浪费粮食的满福

1977年7月24日,南通市如东县中学的操场上人山人海,正在召开宣判大会。经大会宣判,马塘镇信用社女会计汤兰英贪污盗窃4万5千余元,判处死刑。随后押赴北郊刑场,执行枪决。

汤兰英案在上世纪震惊了全国,在那个大米0.14元每斤,猪肉0.95元每斤的年代。汤兰英能够贪污4.5万元,餐餐鱼肉、八块手表、七个情夫,真是让人咋舌。

1945年,汤兰英出生在南通市如东县马塘镇的一户人家,家中不算富裕但也过得下去。父母供养她读完了小学,能够识字算账。汤兰英从小长的唇红齿白,是远近闻名的美人坯子。

在她16岁那年,已经长成了落落大方的大姑娘了。一次偶然的机会,汤兰英结识了马塘镇建筑站负责人孙某。孙某一下子就迷上了这个姑娘,多次献殷勤后终于发展成了情人关系。在孙某的安排下,汤兰英顺利进入建筑站工作。

在建筑站,汤兰英负责会计工作。由于缺乏管理,汤兰英把一些结余的零钱装进自己兜里。因为金额较小,很长时间都没人发现。尝到了甜头的汤兰英开始变本加厉,疯狂到直接偷拿建材货款。

好景不长,建材货款毕竟是重要款项,没多久就有人举报了汤兰英监守自盗的问题。经核查,汤兰英一共贪污了120元。建筑站随即把其开除,连带孙某受到了处罚。

汤兰英可不是省油的灯,没过多久他就又搭上了马塘镇政府一名工作人员。在其帮助下,汤兰英又被安排到了镇蔬菜大队做会计。但是她仍然不思悔改,利用销货不入账的手段,又贪污了300元钱。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次贪污还是被查了出来,不过汤兰英依靠情人的关系,不但没有被处罚,还被调到了马塘信用社当柜员。由于当时信用社人手紧缺,汤兰英还兼任会计职务

工作没几年,汤兰英就和当地一个专业军人结了婚。大家庭里有十几口人,大多都有正式工作,每月工资加一块都有百十块钱。但是汤家的日常消费,可远远不止百十块。

有邻居描述,汤兰英家里顿顿都有鸡鱼肉蛋,甚至还有各种海鲜。衣柜里有呢大衣、毛料子,衬衫更是多达20件,要知道那时候大部分人还都是满身补丁呢。

除此之外,缝纫机、收音机、自行车全都有,光手表都有8块。

汤兰英为何能够过上这么奢侈的生活呢?又为什么没有人去查处她呢?原来,一切都因为她拥有广阔的关系网并且擅长笼络人心。作为交际花,汤兰英与县镇一些有权有势的人物有染。

同时,她对邻居们也出手大方。谁家有事她都是50、100的送钱,老家有事更是帮忙办理贷款,而且从来不提还款的事。

不过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一位曾经被汤兰英包养而后分手的男子发现了她的财务问题。为了报复汤兰英,男子向有关部门举报了相关问题。由此,一桩惊天大案被揭开。

接到举报后,有关部门成立了专案组,对汤兰英供职的信用社账目进行清查。核查中发现,汤兰英在任职期间利用信用社监管漏洞。一手负责柜台存款,一手又负责后台账目,从中贪污了四万五千多元。

所有的脏款都被她挥霍完了,每找一个情夫,汤兰英总是送衣服、送鞋子,嘘寒问暖无微不至。前前后后,与她保持过不正当关系的情夫共有七人。

随后,汤兰英被正式逮捕,经过人民审判后被判处死罪。在一声枪响、一阵硝烟后结束了她贪婪而又荒唐的一生。

古语有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不乏有贪污受贿之辈。汤兰英在她十几年的生命里,凭借美色上位,又利用职务之便大行贪污之事,最终因贪婪而断送了自己的生命。也是在给我们警醒和忠告: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233 评论(10)

再也再也不吃了

1984年6月14号,河北省张家口市的一个基建工地上,工人如往常一样在抓紧施工。当时工人们正在挖地基,挖着挖着就碰到一块水泥板,工人们把水泥板稍微挪开一些,泥土中露出一小块坚硬的东西,工人们都好奇这是什么东西,于是便将水泥板全部挪开。这不挪不要紧,一挪开以后,众人发现这竟然是一具森森白骨! 在场的工人全都吓傻了,反应过来之后赶紧扔掉手中的铁锹跑开,场面一时有些失控,包工头赶紧打电话报警求助,他们也没想到工地之中居然有尸骨,这突然起来的变故让在场的人都吓出一身冷汗。 警察赶到现场之后,立马对工地周围进行封锁,经过勘察发现,这是一具死于多年前的女尸,女尸并不是自然死亡,女尸身上有很明显的被重型器物砸伤的痕迹,因此警方推测女尸是被害身亡。那么这具女尸究竟是谁?她是被何人所害?又为何会被埋尸于此? 1963年11月22日,张家口的公安局接到报案,报案人称厂子里的女会计携一万多元失踪了,怎么找都找不到。原来,这位报案人是张家口的一家矿山机械厂的老板,厂里的女会计去银行支取工资后就无缘无故失踪了,怎么都联系不上。因为女会计支取的一万零六百元是工厂工人的工资,眼下急着要发工资,女会计却突然不见了,这让厂里怎么办才好呢? 一万零六百元在当时来说,可是一笔巨款,而且这笔巨款直接关系到整个工厂里的工人。于是警方在了解清楚情况后,便立即展开调查。警方首先询问李杨周边的同事、邻居、朋友是否知道她去了何处,众人纷纷摇头,没有人知道她去了哪里。只有办公室的同事告诉警方,李杨大早上就去银行支取工资了,打算在中午之前赶回来,然后下午的时候给工人们发工资。 警方听闻后,马上到银行了解情况。银行告诉警方,早上的时候确实有位女同志来取钱,取得正好是一万零六百元,但是她取完钱后便离开了,银行也不知道李杨去了哪里。 按理说李杨在取完工人的工资后应该直接回到工厂里才对,身上带着那么多现金,在外面办事情也不方便。但是工厂里的同事们一直等到下午都没有见到李杨的人影,工人们如今都在工厂里等着李杨手中的工资。可谁能料到,如今李杨连人带钱都不见了,工人们拿不到工资,厂里都乱成一锅粥了。 此时有人猜想李杨会不会携带巨款逃跑了,警方也有这方面的猜测,不过厂里同为会计的员工告诉警方,李杨在厂里工作多年,认真负责,尽心尽力,为人善良,是绝对不会干出拿钱跑路的事情。警方听完之后十分疑惑,既然李杨不会干出这种事,那她为何不回到工厂里?她又会去哪里呢? 这时工厂里的员工们开始猜测李杨会不会回家了?她家离工厂并不远,或许是家里有事情,先去家里处理事情也未可知。大家伙一听觉得也有道理,于是厂里的领导就和民警一起,准备前往李杨家中了解一下情况。 当警察来到李杨家中,却见家中只有李杨的丈夫在家,当时他正在做饭。李杨的丈夫一看厂里的领导和民警一起来到家中,以为李杨出了什么事情,赶忙上前询问。李杨丈夫的这一问,把民警和工厂领导都给搞蒙了,他们原以为李杨家中有事,临时回了趟家,谁知家中只有她丈夫在家。而且看李杨丈夫一脸困惑的样子,他恐怕还不知道李杨失踪这件事情。 面对李杨丈夫的询问,民警只能把李杨携款失踪的事情告诉他,并向李杨的丈夫打听,李杨最近是否有反常的举动。但李杨的丈夫随即表示,李杨近日的生活一切照常,早上去工厂里上班、晚上下班就赶回家做饭,没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当日还是李杨的生日,前一天晚上临睡觉前,她还和丈夫说,自己明早早一点去银行取钱,然后就赶去工厂里把工人的工资发了,再和领导说一下情况,争取中午早一点回来,和丈夫一起庆祝自己的生日。 李杨的丈夫为了庆祝妻子的生日,特意请了半天假,在家中给李杨准备了丰盛的午餐,准备与妻子一起享用,可李杨从早上出门到现在一直都没回来,自己正准备给妻子打电话询问她什么时候回来,没想到却得知这么一件噩耗。 民警一开始看到只有李杨的丈夫一人在家时,也怀疑过李杨的失踪是不是与其夫有关。民警在听完李杨丈夫的回忆后,又细细询问了李杨的丈夫早上做了哪些事情?在哪买的菜?价格是多少? 民警发现李杨的丈夫在答话时一脸坦然自若,并不慌张,问题都能对答如流,派人去他买菜的商贩那里打探,也与李杨丈夫所说的都能重合得上。且他早上做的事情都有人为他证明,因此警方推断李杨的失踪应与其丈夫无关。 既然家里也没能找到李杨,丈夫也不知其下落,那么李杨真的是携款潜逃吗?民警再次向李杨的丈夫打听,李杨平日在家有没有表现出自己准备畏罪逃走的样子?她是否有可能会做出这样的事情?但李杨的丈夫坚定地表示他相信妻子的为人,李杨不是这种人,也绝不会做出这样令人不齿的事情。 多方面询问无果后,警方又将目光重新放到李杨取过钱的那家银行身上。经过一番仔细地盘问后,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警方,李杨在取钱过程中曾向工作人员寻要小面额的票据,说是为了方便发工资。从这点来看,警方推断李杨应该不是携带巨款逃跑,因为小面额的票据不太方便跑路,如果李杨真的打算携款潜逃的话,她是不会提出兑换小面额这样的要求的。 排除李杨携巨额钱款逃跑的这个可能性后,警方推测李杨有可能是遇害了。于是警方根据这个思路在银行周围展开地毯式搜索。但令人想不到的是,无论是李杨本人还是她身上的物品和钱财,警方什么都没有搜索到。 这个时候,一位自称当天早上也去银行取钱的中年女性告诉警方,自己曾看见李杨取完钱离开柜台后,在银行大门口看到一位个子不太高的男性和李杨说了几句话,随后李杨就和男子一道离开了。 警方得到这个消息后,立即对这名同李杨一起离开的矮个子男性展开调查。当询问起这名男性的面貌特征时,这位中年女性却回答不上来,因为隔着一道银行的大门,自己并没有看清男子的面貌,只是看到男子从对面走过来,他看到从银行出来的李杨后,就上前和李杨说了几句话,没过一会两人一同离开。 到了这一步,警方也开始头疼。所有的可能性都排查过了。好不容易查到一名男子身上,但是他是谁、他究竟和李杨之间有什么关系,谁也不知道。线索到这看起来又断了。 警方断案终究是要拿真凭实据说话,李杨这件事情始终找不到证据,警方只能将“李杨已经遇害”这个思路作为猜想,没有作为案件的结果。经过两年的排查,警方依然没有找到李杨,考虑到当时的侦查水平有限,继续侦查下去只会消耗更大的人力,再来就是证据实在太少,根本没有人知道李杨的去向,警方也无从下手。最终这起案件只能被暂时放下,留到日后技术发展起来再进行侦查。 经过时间的推移,李杨失踪的事情在当地成为一段奇闻,也成为一起无法侦破的无头悬案。 但是在21年后的基建工地上,工人们发现了一具尸骨,引起不小的轰动。当地一个叫刘杏珍的女人突然说,这具尸骨会不会是21年前的李杨会计?此言一出,立马引起了警方的注意,警方通过DNA检测鉴定,尸骨确实与李杨家人存在关系,这具尸骨正是失踪21年之久的李杨。 相比当年的侦查手段,1984年的刑侦技术已经先进很多,警方将李杨的尸骨收集到相关部门进行化验分析。法医鉴定之后,得出的结论是:李杨并不是自然死亡,是被人用物体重击脑部造成的死亡。 那么是谁将李杨敲打致死呢?又是出于什么原因谋害她?种种谜团包围之下,警方决定立即展开侦查,不仅是为了还死者和家属一个公道,更是为了将逍遥法外的凶手绳之以法。 警方先从埋藏李杨尸骨的基地开始查起,这片基地原先是居民住宅区,后来这块地方被划为拆迁地,居民们都纷纷搬走了。警方深入调查后,了解到埋藏尸骨的地方曾是一户姓乔的人家,房子主人叫乔世凯。 警方把乔世凯的资料调出来后,发现乔世凯个人的作风品德有很大的问题。他年轻时曾在公安大队、党校工作过,因为违法乱纪被工作单位开除了。后来到物资局工作,又因为涉及经济诈骗罪,获刑五年。而且最让警方感到震惊的地方是,李杨和乔世凯的妻子是感情很好的朋友。从这个角度推测,李杨肯定和乔世凯也有来往,乔世凯很有可能就是杀害李杨的凶手。 相关部门商讨后决定,对乔世凯进行提审处理。当警方来到乔世凯家门外时,忽然听到一阵女人的嚎哭声,警方赶紧推门而入,发现发出哭声的女人正是乔世凯的妻子张宝珍。 张宝珍告诉警方,丈夫乔世凯在知道警方怀疑他的时候就喝毒药自杀了。畏罪自杀的乔世凯已死,案件的多重疑点无法得到解决。随后,警方将张宝珍带回警局审问。 刚开始,在警方的盘问下,张宝珍矢口否认乔世凯杀害李杨,并称对埋藏在水泥板下的尸骨毫不知情。警方看着张宝珍略显沉静地回答,觉得不对劲,这仿佛是事先就想好的说辞。于是,警方改变询问方式,张宝珍一时反应不过来,露出了马脚。在警方多次劝说下,张宝珍终于不再挣扎,将实情全盘托出。 张宝珍和李杨是在百货大楼里认识的,当年张宝珍是一名销售员,有一次李杨在店里购买物品后便和张宝珍聊起天来,俩人一见如故,脾气性格都合得来,私下里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久而久之,张宝珍经常邀请李杨到家里吃饭,李杨也认识了张宝珍的老公乔世凯。 俩人虽然是好姐妹,但最大的区别在于李杨工作体面,家庭幸福,而张宝珍的丈夫则是经常酗酒,不顾家庭,加上张宝珍在工作上也不顺,经常发脾气。对比李杨的生活,张宝珍天天抱怨丈夫好吃懒做,说好姐妹李杨过得如何好,工作上能经手大量的钱,丈夫对她也好,简直是事业爱情双丰收。乔世凯听着妻子的这些唠叨,没有反驳。他默默将李杨能经手的大量银钱这个信息记在脑子里,开始慢慢动起歪念头。 由于李杨经常来张宝珍家里玩,事发前几天,乔世凯听到李杨无意间说起几天后机械工厂要给员工发工资,数目达到一万多元,紧接着李杨又说到厂子里让她去把这些钱取出来发给员工们。听到这个消息的乔世凯十分激动,他觉得机会终于来了。 等李杨走后,乔世凯拉住妻子商量怎么把这些钱弄到手,起初张宝珍觉得乔世凯是疯了,怎么会想到去密谋厂里人的工资。但乔世凯劝张宝珍说,如果拿到这些钱就能过上好日子了,再也不用辛苦地去上班了。说着说着,张宝珍就心动了,她也觉得生活太难了,有了钱就能好过些。于是,张宝珍开始和丈夫密谋怎么夺取李杨手中的工资。 到了发工资那日,乔世凯赶在李杨之前到银行周围埋伏好,等李杨拿着钱从银行出来后,他就假装路过和李杨打招呼。李杨看见是好友老公也没有什么防范,寒暄了几句,乔世凯便邀请李杨到家中做客,说张宝珍正好在家里,大家一起吃个饭聊会天。 李杨心想回到厂里就中午了,刚好到吃饭时间,不如就去好朋友家里吃一顿饭吧,反正也经常去,没什么不妥的地方。对张宝珍十分信任的李杨根本没有想到好朋友会害她,到了张宝珍家中的李杨非常高兴地同好朋友说着话、聊着家常。突然,乔世凯从身后掏出斧子朝李杨的脑袋劈去,李杨瞬间倒地失去意识,乔世凯上前探了探李杨还有些微弱的鼻息,怕李杨没死,又轮起斧子补了几下。 确定李杨死后,乔世凯和妻子打开皮袋数了数里面的现金,足足一万零六百元整,这可把乔世凯高兴坏了,做梦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沉浸在喜悦里的俩个人突然意识到李杨的尸体还没处理,商量后决定埋在家中一间破旧的屋子底下。埋了几天后,尸体开始腐烂,房间里单薄的泥土根本遮盖不住尸臭味。夫妻俩害怕味道传出去之后被人发现,于是便给尸体涂上了一层水泥,家里的地板也换成厚厚的水泥。 干完这一切的俩人,开始计划如何使用这些钱。张宝珍辞去工作,每天都去打麻将逛街,乔世凯则利用这些钱做起了小本买卖,不久后便置办了一处房产。俩人生活得十分惬意,从未想过有一天会东窗事发,也没有人将李杨的突然失踪,与乔世凯张宝珍夫妇突然暴富的行为联系起来,俩人继续逍遥法外地生活着。 直到工地中挖出一具女尸,人群中有人说是李杨时,乔世凯和张宝珍的幸福生活才终于结束,李杨失踪了21年之久的离奇悬案才得以破解。虽然乔世凯以自杀的方式来赎罪,但张宝珍也是案件参与者,理所当然也该受到法律的制裁。逝者无法复生,唯有将罪犯抓捕,才能让死者沉冤得雪,慰告死者的家属。 正义有时候会迟到,但是永远不会缺席,人只要做了违背道义的事情,终有一天会获得相应的惩罚。

216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