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萧萧
如果没有和培训机构签订合同,可以要求按照你未上课的部分适当退赔。可以持收据找消协投诉。在什么情况下,用人单位都不能收取劳动者培训费;1、岗前培训,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不得收费,更不得约定违约金和服务期;2、专项培训,也叫专业技能培训,企业应垫付培训费,但是可以和劳动者约定服务期和违约金,如果劳动者在服务期内离职的,用人单位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该劳动者按照双方的约定支付相应违约金;3、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本人注:不包括一般的入职培训),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六条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培训费用,包括用人单位为了对劳动者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而支付的有凭证(本人注:单位必须要有第三方培训机构向单位开具的培训发票)的培训费用、培训期间的差旅费用以及因培训产生的用于该劳动者的其他直接费用。
wanguofang
不退费应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所谓消费者投诉,是指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与经营者发生消费权益争议 ,从而提出的书面或者口头上的异议、索赔和要求解决问题等行为。为了规范我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程序,及时处理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发生的消费者权益争议,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务会审议通过并向社会公布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办法(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62号)》。费者协会接受消费者的投诉,实行以地域管辖为主,级别管辖为辅的原则: (一) 对消费者的投诉,由被诉方所在地的县级消费者协会或下属分会处理;被诉方所在地与常住地不一致的,由常住地县级消费者协会或下属分会处理。(二) 案情涉及两个县级辖区以上的,由共同的上一级(市级或省级)消费者协会处理。(三) 案情涉及两个市级协会辖区以上的,由省消费者协会处理;省消费者协会对已受理的投诉可以委托辖区内与案情有关联的任何消费者协会处理。(四) 省消费者协会收到的来信及网上投诉案件可以直接转到当地消费者协会处理,对重大、疑难的投诉案件可以直接受理。(五) 外籍消费者投诉国内经营者的,培训班不退费向谁投诉由被诉方所在地县级消费者协会处理;省内消费者在上海、江苏、香港、澳门地区消费引发的争议,可以向消费者所在地消协投诉。
quanshanneko
当遇到培训机构不退费的时候要采取的办法有1,与该机构协商退款方作出各自的让步,减少诉讼带来的时间,金钱成本上的消耗。2,达不成协议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表明该机构违约给你带来了损失。请求法院判决该机构退还定金或者学费,并且可以要求赔偿一些违约金。3, 没有了单据,机构退款,但是扣钱的行为是不合理的,即便没有了单据,但是该机构肯定也有交款的证明,并不能因为丢失单据而扣钱。3,你可以介绍一个新的学员,然后把这个学费抵给他,这样做校外培训机构也会接受你的学费也就要回来了。4,注意不要用一吵二闹的方法去要,这样印象不好,现在校外培训机构的生意不会好做,所以大家要相互理解,通过商量,能达成一致意见才是最好的办法。那学费要回来也是最重要的。总之这个学费是可以退回来的,但是可能会支付一些违约金。
小皮球佳佳
培训机构不退钱最怕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学员有选择放弃学习的权利,培训机构在合同中规定不能退费是“格式条款”、“霸王条款”,培训机构和学员之间可以有约定,但约定不能违背相关法律法规。学员或家长提供缴费依据和书面材料,他们可以协调退...
Xzylongfeng
投诉会计学堂,要求退款。可以申请的,但是不一定能全额退款培训机构在合同中规定学费不能退,这是霸王条款。学生没上课,学校没有付出相应的教学活动,就不应该取得学费。如果是销售的商品发生销售退回形成的退款,账务处理是,借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Mary瑶瑶
1、培训机构不退相关费用的,一般是民事纠纷,协商不成要到被告所在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解决。2、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处理,对消费者的投诉,由被诉方所在地的区县市场监管局消费者协会处理。3、如果涉及人数众多,可以向市场监管局和教育局投诉,通过政府部门出面协调。4、如果是培训机构老板跑路,除了上述处理方式,还要110报案,通过警方立案侦查处理,可能涉及合同诈骗等违法犯罪。【法律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