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的一米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将更全面地参与国际经济事务,参与制定国际经济贸易制度,建立公平的世界贸易环境。享受在世界贸易组织体制内多边的、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以及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的普遍优惠待遇,改善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环境和条件。通过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构处理对外贸易关系中发生的磨擦和纠纷,维护我方的正当权益。可以获得世界贸易组织各成员国有关经济贸易政策、法规和材料,参加有关机构组织的人员培训,有利于培养我国外经贸人才。这样看来,加入WTO将给中国带来 商机无限,也给会计这一上层建筑的环境带来影响。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会计环境必然改变。1.会计环境在空间上的区域性与国际性并存,将促进会计实务、会计理论研究的地区特色化,且与国际性惯例逐步适应、协调,会计理论的共性和差异因会计环境在空间上的区域性和国际性并存而同时辨证的存在。各个国家的会计环境虽然有所不同,但其不是完全独立和封闭的,而是相互依存的,尤其是通过全球一体化和世界市场的开发,各跨国集团公司的国际性生产经营和资本的世界范围内流动,加之各类国际组织机构的努力协调,逐步形成世界性的大会计环境。2.会计环境在时间上的延续性和阶段性并存,使的会计理论的研究和发展既赋有历史的继承,又体现了当代的特色,为适应各阶段的会计实务起到了指导、预测作用。某一历史阶段的会计环境是正确认识、评价这一历史阶段会计发展水平的客观基础,某一历史阶段会计发展状况,始终受到这一历史阶段会计环境的促进和制约,随着会计环境的不断改善,其结果必然会促进会计在各个方面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并推动人类的会计思想、会计行为向更高的历史阶段发展。3.会计环境在功能上的制约性和推动性并存,日益变化的会计环境与需求日增的会计信息系统之间时刻存在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一方面,会计环境通过一定的物质、能量、信息来制约会计理论的研究与发展;另一方面,会计理论对会计实务的指导和预测功能,推动会计环境适应性变化。
一杯清茶NJ
一、会计的诞生 会计作为一项记录,计算和考核收支的工作,在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就出现了。但是,具体诞生在何时、发源于何地,至今尚很难确切地加以考证。最初的会计只是作为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然后经历了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发展阶段。 从另外一方面来说,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发展,就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生产活动一方面创造物质财富,取得一定的劳动成果;另一方面要发生劳动耗费,包括人力,物力的耗费。在一切社会形态中,人们进行生产活动时,总是力求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可能多的 劳动成果,做到所得大于所费,提高经济效益。为此,就必须在不断改革生产技术的同时,采用一定方法对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记录,计算,并加以比较和分析,这就产生了会计。可见,会计的产生与加强经济管理,追求经济效益有着不可分割的天然联系。 二、会计的发展 早期的会计是比较简单的,只是对财物的收支进行计算和记录。随着社会生产的日益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会计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漫长发展过程。它的发展过程主要有以下三个阶段: 1.古代会计。早在原始社会,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捕获的猎物及生产的谷物等便有了剩余,人们就要算计着食用或进行交换,这样就需要进行简单的记录和计算。但由于文字没有出现,所以只好“绘图记事”,后来发展到“结绳记事”、“刻石记事”等方法。这些原始的简单记录,就是会计的萌芽。随着生产的进一步发展,科技的进步,劳动消耗和劳动成果的种类不断增多,出现了大量的剩余产品,会计逐渐“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特殊的、专门委托的当事人的独立的职能”。 据马克思的考证,在原始的规模小的印度公社已经有了一个记账员,登记农业项目,登记和记录与此有关的一切事项,这便是早期的古代会计。 2.近代会计。一般认为,从单式记账法过渡到复式记账法,是近代会计的形成标志,即15世纪末期,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巴其阿勒有关复式记账论著的问世,标志着近代会计的开端。 (1)15世纪航海技术的发明使人类发现了地球,从此掀开了人类文明的序幕。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热那亚、威尼斯等地的商业和金融业因此特别繁荣。日益发展的商业和金融业要求不断改进和提高已经流行于这三个城市的复式记账方法。复式记账技术首先来自银行的存款转账业务。为适应实际需要,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巴其阿勒出版了他的《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一书,系统地介绍了威尼斯的复式记账法,并给予理论上的阐述。有此开始了近代会计的历史。 (2)从15世纪到18世纪,会计的理论与方法的发展仍然是比较缓慢的。直到蒸汽技术的发明实现了社会的工业革命,才使得会计有了较大的发展。在英国,由于生产力的迅速提高,会计迅速发展。过去,会计主要是记账和算账,现在还要编制和审查报表,而为满足编制财务报表的需要,还要求研究资产的估价方法和有关理论等。 (3)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取代了英国的地位,无论是生产上、还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上都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因此,会计学的发展中心,也从英国转移到美国。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美国对标准成本会计的研究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这一时期,会计方法已经比较完善,会计科学也已经比较成熟。 3.现代会计。在经济活动更加复杂,生产日益社会化,人们的社会关系更加广泛的情况下,会计的地位和作用,会计的目标,会计所应用的原则,方法和技术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并日趋完善,并逐步形成自身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另外,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也对会计的发展起了很大促进作用。现代数学,现代管理科学与会计的结合,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在会计数据处理中的应用,使会计工作的效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它扩大了会计信息的范围,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精确性和极大变化,它扩大了会计信息的范围,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精确性和及时性。这样,20世纪中叶,比较完善的现在带会计就逐步形成了。一般认为,成本会计的出现和不断完善,在此基础上管理会计的形成和与财务会计想分离而单独成科,是现代会计的开端。 三、会计的挑战 自从进入20世纪中后期以来,IT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广泛应用,迎接我们的是一个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和以知识驱动为基本特征的崭新经济时代。面对整个经济环境的变化,为了更好地发挥会计职能的作用,无论是会计实践还是会计理论都将进入一个新的,更快的发展阶段。但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会计学科分别经过古代近代而发展到现代在其产生与发展过程中生产力发展带来的经济发展因素至关重要。
Cciiiiiiiiiiiiiiiiii
古代会计
人类原始计量记录行为的发生是以人类生产行为的发生,发展作为根本前提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古代会计,从时间上说,就是从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至封建社会末期的这段漫长的时期。
从会计所运用的主要技术方法方面看,主要涉及原始计量记录法,单式账簿法和初创时期的复式记账法等。这个期间的会计所进行的计量,记录,分析等工作一开始是同其他计算工作混合在一起,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后,才逐步形成一套具有自己特征的方法体系,成为一种独立的管理工作。
近代会计
一般认为,从单式记账法过渡到复式记账法,是近代会计形成的标志。
近代会计的时间跨度标志一般认为应从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会计学家卢卡·帕乔利所著《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一书公开出版开始,直至20世纪40年代末。此间在会计的方法技术与内容上有两点重大发展,其一是复式记账法的不断完善和推广,其二是成本会计的产生和迅速发展,继而成为会计学中管理会计分支的重要基础。
在近代会计阶段,有两个重要的时间,称为近代会计发展史上的两个里程碑:一是复式账簿的产生,二是世界上成立第一个会计师协会--爱丁堡会计师公会。
近代会计的核心理论贡献主要有:
(1)折旧的思想。
(2)划分资本与收益。
(3)重视成本会计。
(4)财务报表审计制度。
扩展资料
现代会计是商品经济的产物。14、15世纪,由于欧洲资本主义商品货币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会计的发展。其主要标志:一是利用货币计量进行价值核算;二是广泛采用复式记账法,从而形成现代会计的基本特征和发展基石。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资本主义的生产社会化程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管理科学的发展突飞猛进,受社会政治、经济和技术环境的影响,传统的财务会计不断充实和完善,财务会计核算工作更加标准化、通用化和规化。
与此同时,会计学科在20世纪30年代成本会计的基础上,紧密配合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的需要,逐步形成了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信息的管理会计体系,从而使会计工作从传统的事后记账、算账、报账,转为事前的预测与决策、事中的监督与控制、事后的核算与分析。
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从此,现代会计形成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随着现代化生产的迅速发展,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电子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会计核算,使会计信息的搜集、分类、处理、反馈等操作程序摆脱了传统的手工操作,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会计科学的根本变革。
现代会计的时间跨度是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此间会计方法技术和内容的发展有两个重要标志,一是会计核算手段方面质的飞跃,即现代电子技术与会计融合导致的“会计电算化”,二是会计伴随着生产和管理科学的发展而分化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分支。
1946年在美国诞生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953年便在会计中得到初步应用,其后迅速发展,至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就已经出现了电子计算机软件方面数据库的应用,并建立了电子计算机的全面管理系统。从系统的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的“管理会计”这一术语在1952年的世界会计学会上获得正式通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
小悟空harrywang
经济背景:
1、会计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随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
2、作为会计对象特定所指的会计要素体系的建立,无论美国,国际会计准则,还是中国,都是依据其经济背景和会计准则制定目的进行的。
3、我国的会计要素和我国的市场经济一样,将日趋完善,与国际将更加接轨。
4、在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推动下,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需要同国际水平相接轨,这样才能够有效保证我国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更加具有时效性和价值性。
以下是国际会计就业前景的相关介绍:
四大会计事务所计划在华增员 20% 以上,因为人手短缺可能使这些公司难以增强投资者的信心。眼下,中国国有大公司纷纷寻求在海外上市,较小的国内公司也准备采用新的会计标准,外国公司在中国的子公司更是不断发展。
在这样的环境下,对国际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水涨船高。世界最大的会计事务所普华永道制定了最为宏大的计划:准备在香港和大陆已有的 6450 名雇员之外再招聘 1550 名大学毕业生和 500-700 名有经验的员工。
但是,由于有资历的会计师短缺,四大事务所在很大程度上可能要争夺同一批人。缺乏外部专家影响到一些公司进入海外资本市场。
以上资料参考百度百科——国际会计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