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59

shengxj214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处理方法会计准则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huixinggege

已采纳

常见会计财务处理方法

账务处理是指从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开始,通过记账、对账、结账等一系列会计处理,到编制出会计报表的过程。下面我准备了关于会计财务处理方法,欢迎大家参考!

补缴以前年度所得税的'账务处理

【问】被税务局检查需要补交的所得税,怎么做账?

【答】对查补的前年度的企业所得税,在编制损益表时,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项目来反映。分录:

(1)调整应交所得税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转入利润分配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补交税款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材料暂估入库,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问】购进了一批钢材,但发票未取得。此时如何进行账务处理,当以后拿到发票时又如何处理?

【答】暂估入库时: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入库未达账款

拿到发票时,首先冲回已经暂估入库的原材料:

借:原材料(红字)

贷:应付账款——入库未达账款(红字)

然后,再根据发票金额入账: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

贷:应付账款

仓库发生火灾时,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问】假设某公司的仓库价值30万元,累计折旧6.65万元。该仓库在一场火灾中焚毁。最终,残料估计价值5万元,已验收入库。并且用银行存款支付清理费用2万元。经保险公司核定的应赔偿损失7万元,尚未收到赔款。请问,公司要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答】相关的分录为:

(1)在处理仓库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23.35

累计折旧 6.65

贷:固定资产 30

(2)处理残余原材料时:

借:原材料 5

贷:固定资产清理 5

(3)支付清理费用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2

贷:银行存款 2

(4)核定保险公司应赔付的损失时:

借:其他应收款 7

贷:固定资产清理 7

(5)固定资产清理转出时:

借:营业外支出 13.35

贷:固定资产清理 13.35

会计处理方法会计准则

283 评论(14)

土豆咖喱咖啡

会计有以下十三个基本原则:

(一)真实性(客观性)真实性原则: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地反映经济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

(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三)相关性: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四)一致性:一致性原则是指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五)可比性:可比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六)及时性:及时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保证会计信息与所反映的对象在时间上保持一致,以免使会计信息失去时效。

(七)清晰性:清晰性原则是指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都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能清楚的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来龙去脉及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八)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确认的时间基础,即收入或费用是否计入某会计期间,不是以是否在该期间内收到或付出现金为标志,而是依据收入是否归属该期间的成果、费用是否由该期间负担来确定。

(九)配比性: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是指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配比。

(十)实际成本:实际成本原则,亦称历史成本原则,是指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物价如有变动,除有特殊规定外,不得调整起账面价值。

(十一)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十二)谨慎性:谨慎性原则是指在有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判断时,保持必要的谨慎,不抬高资产或收益,也不压低负债或费用。

(十三)重要性:重要性原则是指在选择会计方法和程序时,要考虑经济业务本身的性质和规模,根据特定经济业务对经济决策影响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会计方法和程序。

会计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扩展资料:

会计原则是会计工作的指导性规范。对财务会计基本规律的概括与总结。比如稳健性原则、重要性原则等。实际工作中,会计原则常与会计准则相混用。

美国先使用“会计原则”,后流行“会计准则”。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过程,即美国的会计规范经历了从“有限的、指导性”的规范(会计原则)发展成“数量可观的指导性和技术性并重”的规范(会计准则)。

会计核算处处体现着成本效益原则。为什么有代理记账,这是因为老板不愿承担会计人员的人工成本。为什么会有一次摊销法,这是因为精确地计量造成了人工浪费。

为什么有实地盘存制,因为失控带来的损耗无足轻重。行止于不划算,成本效益原则不应只是体现在会计核算上,而应该作为财务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

谨慎性用好了是稳健,用坏了是保守。谨慎性原则在流程建设中易走极端,导致防卫过当。漫长的审批流程,级级汇报的责任体系都是谨慎性原则滥用的体现。

谨慎性原则往好了说是为防范风险,往坏了说是抓不住关键与重点。谨慎性原则滥用的后果是加剧运作成本,降低运作效率。

形式与实质哪个更重要,会计准则要求实质重于形式。但审计与税务稽查好像更关注形式,如税务以票控税,审计强调内控流程。试想没有形式的合规,遑论实质的正义。即便实质有瑕,只要形式无恙,大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书不可尽信,实际工作中,会计形式未必轻于实质。

企业有独资、合伙和股份公司三种形式。

会计主体的三个条件:⑴具有一定数量的资金;⑵进行独立的生产经营活动或其他活动;⑶实行独立决算。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四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会计原则

269 评论(12)

泡芙小工坊

蔡昌-新会计准则与纳税技巧.rar百度网盘免费资源在线学习

链接:

《新会计准则与纳税技巧》内容介绍: 主讲人简介: 蔡昌,国内著名财税专家,会计学(中国第一位税务会计与税收筹划研究方向)博士。

223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