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懒虫杰
会计账簿类包括总账、明细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辅助账簿、固定资产卡片。
一、总账
总账是指总分类账簿(General Ledger)也称总分类账。是根据总分类科目开设账户,用来登记全部经济业务,进行总分类核算,提供总括核算资料的分类账簿。总分类账所提供的核算资料,是编制会计报表的主要依据,任何单位都必须设置总分类账。
二、明细账
明细账也称明细分类账,是按明细分类账户开设的、用来分类登记某类经济业务详细情况、提供明细核算资料的账簿。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统称分类账,是按照账户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核算和监督的账簿。
三、现金日记账
现金日记账(Cash Journal)是由出纳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现金收付凭证,序时逐笔登记的账簿。一般是指现金收付日记账,如进一步细分,可以分为现金收入日记账”和“现金付出日记账”。
填制会计凭证后之所以还要设置和登记账簿,是由于二者虽然都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但二者具有的作用不同。在会计核算中,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必须取得和填制会计凭证,因而会计凭证数量很多,又很分散,而且每张凭证只能记载个别经济业务的内容。
启用会计账簿时,应当在账簿的有关位置记录以下相关信息:
(1)设置账簿的封面。除订本账不另设封面以外,各种活页账都应设置封面和封底,并登记单位名称、账簿名称和所属会计年度。
(2)登记账簿启用及经管人员一览表。在启用新会计账簿时,应首先填写在扉页上印制的“账簿启用及交接表”中的启用说明,其中包括单位名称、账簿名称、账簿编号、起止日期、单位负责人、主管会计、审计人员和记账人员等项目,并加盖单位公章。在会计人员发生变更时,应办理交接手续并填写“账簿启用及交接表”中的交接说明。
(3)填写账户目录。总账应按照会计科目的编号顺序填写科目名称及启用页码。在启用活页式明细分类账时,应按照所属会计科目填写科目名称和页码,在年度结账后,撤去空白帐页,填写使用页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账簿
小鱼果MM
会计做账大体流程如下:取得原始凭证→制作会计凭证→月底汇总做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然后按制作的会计凭证登记明细账→总账和明细账核对→制作会计报表→如纳税申报-报完后把留底报表存档。1、填制记账凭证第一件事就是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记账凭证。这个没什么好说的,遵循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原则即可,可以每发生一笔记一笔也可以月末一次记账完毕。2、对银行账单企业每月至少要与银行核对一次账面余额,书中规定我们是月末核对,但是这里跟大家说呢。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月末的最后一天企业还会有业务发生,那么当天甚至第二天都不能够及时地打出银行对账单,所以最好月初去银行大会对账单再进行核对。现金、银行存款明细核对,货币资金是企业最容易出现问题的资产,因此企业每月都应认真核对每笔款项的进出记录。打出银行对账单同企业银行明细账认真核对往来,对存在出入的地方及时处理,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确保银行账务明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编制会计报表企业会计报表包括四个报表,除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外还利润分配表和现金流量表。而利润分配表只需要在年末编制,因为只有在年末企业才会对所盈利的利润进行分配。而现金流量表只是根据税务部门的要求而进行编制,不同地区不同省要求不同。管理,财务,销售,制造等费用月末没有余额,结帐方法采用表结法下,损益科目月末可留余额;制造费用如果有余额,是属于在产品的待分配费用,在负债表上视同存货。你要看你在利润表有的东西,只要你的账上有你就结转利润,这样不容易错,利润表的本年利润要和资产表的相吻合。4、计算税金及纳税申报前面所做的工作基本是为纳税申报准备的,因为企业只有进行了纳税申报,税务机关才能对企业进行税款征收,而传统意义上的会计报表只是记录企业经营状况的报表,不是税务机关征收税款的依据,企业应根据申报的不同税种填制和申报对应的纳税申报表。这里重点强调,注意纳税时间!!!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性质确定纳税税种和税率,并根据当地税务机关要求的申报方式按时进行申报。纳税申报成功后应及时打印完税凭证,取得完税凭证后,一个月的会计工作才算结束。5、填制顺序1.根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记账凭证2.根据收付记账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3.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明细分类账4.根据记账凭证汇总、编制科目汇总表5.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6.期末,根据总账和明细分类账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6、开票认真核对开票信息如:单位名称、税号、银行账号、货物名称、单价、数量、总金额及税额等等,确保信息核对正确认真打印发票,不能出现串行、模糊、更改等现象。会计人员应当在每月20号左右就开始核实当月开票税额,将应该开具发票的业务尽早完成,通常企业在每月结束前3天就会停止填开发票。因此企业若是需要对方给其开具发票应尽快联系,不要拖到月底再同对方交涉。另外,当月开出的发票当月入账。7、认证发票(抵扣)进项发票只有通过税务机关认证审核通过之后,方能进行抵扣税额,也就是我们说的认证。目前专用发票认证一般是通过网上勾选自行认证,未在单位自行认证的应去税务机关或中介机构代理认证。提前认证发票!!!提前与购货方沟通好,早些将专用发票的两联邮寄过来,月末事情很多,税务局的网络很容易出故障。要是因此认证不上,而产生税额就得不偿失啦。所以,企业会计应在规定时间及时办理认证,确定当月进项税额。一个企业每月进项发票较多时,通常不会在一个月全部认证,而是有选择的认证部分发票。8、结账、装订账本月末结账之前还要注意提取折旧,待摊费用的摊销等,若是新的企业开办费在第一个月全部转入费用。计提折旧的分录是借管理费用或是制造费用贷累计折旧,这个折旧额是根据固定资产原值,净值和使用年限计算出来的。月末还要提取税金及附加,实际是地税这一块。就是提取税金及附加,有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由税务决定。结账完毕我们就可以把他们装订成账本啦,注意不要把顺序打乱了。
恋上这个冬
应该是会计的八大原则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八大原则1、可靠性原则 可靠性原则是对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会计工作提供信息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因此,提供会计信息应该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在会计核算中坚持可靠性原则,就是要在会计核算时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开展会计工作时,应当正确运用会计原则和方法,准确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所提供的会汁信息应当能够经受验证,核实其真实性。 如果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不是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没有如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那么会计工作就失去了存存的意义,甚至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导致决策的失误。 2、相关性原则 会计的主要目标就是向有关各方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如果所提供的信息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没有什么作用,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就不具有相关性。 信息的价值在于其与决策相关,有助于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能够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评价过去的决策,证实或修正某些预测,从而具有反馈价值;相关的会计信息还能够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荇做出预测、作出决策,从而具有预测价值。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相关性原则,就是要求相关人员在收集、加工、处理和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特定用途的会计信息,不一定都能通过财务会计报告中的形式来提供,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加以提供。 3、可理解性原则 根据可理解性原则的要求,会计记录应当清晰,账户对应关系应当明确,文字摘要应当清楚,数字金额应当准确,以便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准确、完整地把握信息的内容,更好地加以利用。 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应坚持可理解性原则,会计记录应当准确、清晰;在填制会汁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时,必须做到依据合法、账户对应关系清楚、文字摘要完整;在编制会汁报表时,保证项目勾稽关系清楚、项日完整、数字准确。如果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不能做到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使用,则不符合可理解性原则的要求,也就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求。 4、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使所有企业的会计核算都建立在相互可比的基础上。只要是相同的交易或事项,就应当采用相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会计处理方法的统一是保证会计信息相互比的基础。不同的企业可能处于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经济业务发生于不同时点,为了保证会计信息能够满足决策需要,便于比较不同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企业应当遵循可比性原则的要求。 5、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在某些情况下,经济业务的实质可能与其法律形式脱节,为此,会计人员应当根据经济业务的实质来选择会计政策,而不能拘泥于其法律形式。 在实际工作中,交易或事项的外在法律形式或人为形式并不总能完全反映其实质内容。要想使会计信息反映其所拟反映的交易或事项,就必须以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和经济现实为基础,而不能仅仅根据它们的法律形式进行核算和反映。例如,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虽然从法律形式上看,承租企业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但是由于租赁合同中规定的租赁期相当长,接近于该资产的使用寿命,租赁期结束时,承租企业有优先购买该资产的选择权;在租赁期内,承租企业有权支配资产并从中受益。因此,从其经济实质来看,企业能够控制其创造的未来经济利益,所以在会计核算上将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视为承租企业的资产。 6、重要性原则 对于重要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单独、详细地反映;对于不具重要性、不会导致投资者等有关各方决策失误或误解的交易或事项,可以合并、粗略地反映,以节省提供会计信息的成本。 对于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能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做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允分、准确的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以适当作简化处理。重要性原则与会计信息成本效益直接相关,坚持重要性原则,就能够使提供会计信息的收益大于成本。对于那些不重要的项目,如果也采用严格的会计程序,分别核算、分项反映,就会导致会计信息的成本大于收益。 在评价某些项目的重要性时,其结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一般来说,应当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从性质方面来说,当某一项事项有可能对决策产生一定影响时,就属于重要性项日;从数量方面来说,当某一项目的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就可能对决策产生影响,也属于重要项目。 7、谨慎性原则 在资产计价及损益确定时,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或金额可供选择,则应当选择能使本期净资产和利润较低的方法或金额。需要注意的是,谨慎性原则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任意设置各种“秘密准备”,否则就属于滥用谨慎性原则,将被视为重大会计差错,需要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企业的经营活动充满着风险和不确定性,当企业在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需做出职业判断时,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例如,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在每年年度终了时,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减值准备等,就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对会计信息的修正。 8、及时性原则 会计信息的价值在于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经营决策。会计信息具有时效性,即使是客观、可比、相关的会计信息,如果不及时提供,对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也没有任何意义,甚至还可能会误导会计信息使川者。如果企业的会计核算不能及时进行,会计信息不能及时提供,就无助于经营决策,就不符合及时性原则的要求。在会计核算过程中,要坚持及时性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及时收集会计信息,即在经济业务发生后,及时收集、整理各种原始单据。 (2)及时处理会计信息,即在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时限内,及时编制出财务会计报告。 (3)及时传递会计信息,即在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时限内,及时将编制出的财务会计报告传递给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
大力宇哥
会计账簿登记登记的主要内容。
一、会计账簿的启用
会计账簿是重要的经济档案,登记账簿应由专人负责为了保证账簿记录的合法性和账簿资料的真实性,明确记账责任,防止账簿资料的丢失和其他舞弊行为的发生,单位旨先要加强对账簿启用环节的管理。在每次启用新的账簿时,应遵守以下规定:
1.填写"账簿启用表",写明单位名称、账簿名称、账簿页次、启用日期、会计主管人员签章等。
2.填写账簿扉页上的"经管人员一览表"(活页账和卡片账-般在装订成册后填列),填明记账人员姓名、职务、接管日期、移交日期等有关事项,并签名盖章,以示负责。
3.订本账在启用时应写明页数和编号;活页账启用时,应编制账户目录,并注明每个账户的编号、名称和分页号。为了便于查阅,也可在每一个账户所在位置的第一页,贴上写明账户名称的口条纸卡。
新年度开始使用新账簿时,除按规定办理启用手续外,还应把上年度各账户的"年末余额"转记到新账簿中该账户第一页的第一行,并在摘要栏中注明"年初余额"字样。
二、登记会计账簿的规则和要求
账簿启用后,就可以用来记账了。账簿是企业的基本财务信息资料库,又是编制会计报告的主要依据,因此账簿的登记必须做到内容完整、科目正确、摘要简明清楚、数据明确真实、字迹工整易认,并且不错记、不重记、不漏记。账簿的连记必须严格遵守以下规则:
1.为了使账簿记录保持清洁和防止篡改,记账时不得使用铅笔和圆珠笔(复写账页除外),必须使用蓝色或黑色墨水书写。红色墨水只用于划线、改错和冲账以及表示余额为负时使用。
2.账簿必须按照规定的页次连续仔记。不得隔页跳行。万一发生隔页跳行,也不得撕毁账页(特别是订本账),而应在空白处用红线对角划掉,注明"作废"字样,并由记账人员签名盖章,以示负责。
3.为了保证账簿记录的正确性和合法性,记账前必须对会计凭证进行严格的审核,根据正确无误的会计凭证登记账簿。为了便于对凭证及账簿进行查阅和相互核对,应将会计凭证的编号记在会计账簿的"凭证字号"栏内,同时在记账凭证上注明过入账簿的页次(也可以用"√"号代替),表示已经登账。
4.为了保持账簿记录的连续性和衔接性,同时减轻月末结账的工作量,在每一张账页登记完毕时,应在账页的最末一行,加计出自本月1日开始到该笔为止的借、贷方发生额和余额,并在摘要栏注明"过次页",同时,在新开账页的第一行登记由上页转入的借、贷方发生额及余额,并在摘要栏内注明"承前页"的字样。
5.登记账簿应当及时、正确,一般应做到日清月结。日记账应逐日逐笔进行登记,分类账也要逐日或每隔若干天登记一次,不得拖延。文字和数字应紧挨底线书写,不要写满,写到中线附近为宜。
6.记账后如发现有错误,应根据具体情况,按规定的方法进行更正。不得刮擦、挖补、涂改或用褪色药水更改字迹。
三、更正错账的方法
应该尽量避免账簿记录中发生错误,但要完全避免发生错误是不可能的。账簿记录中发生的错误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凭证没有错,登账却错了;有的由于凭证错误而导致记账错误;有的是科目记错;有的是摘要或金额记错;有的是记账错误;有的是合计错误。账簿记录中的错误一经发现后,应立即更正。账簿记录错误的更正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为了明确责任,也为了防止出现舞弊行为,必须按照严格的程序和规定的方法来进行更正。由于错误发生的具体情况不同,更正的方法也不一样。一般有以下几种更正方法:
(一)划线更正法
划线更正法,就是把账簿记录中错误的文字或数字用红线全部划去,然后再在上面用蓝字写上正确的文字或数字,再由记账人员在更正处盖章,以示负责。这种方法就称为划线更正法,也叫红线更正法。用这种方法,划线时,对于注销的数字,应全部一并划去,而不应只划去其中错误的部分。划线后,原字迹应能够清晰可辨,以便事后查考。
划线更正法适用于记账凭证没有错误,只是账簿记录有错的情况。例如:某单位会计人员刘珠,把1234.56误写为1243.56,应把1243.56用红线划去,然后在上面写上正确的1234.56,再在更正的地方盖上刘珠的印章。
(二)红字更正法
所谓红字更正法,就是用红字编制一张记账凭证,以冲销原来错误的凭证记录,因而叫红字更正法,又叫赤字冲账法或红笔订正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记账凭证有错误,且由于记账凭证有错误而导致账簿记录也有错误的情况。红字更正法一般可用于以下两种情况:
1.记账凭证的会计分录做错科目,导致账簿记录中记错账户。这时,应用红字编制一张内容与原记账凭证完全一样的凭证,冲销原有错误记录。然后再用蓝字编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重新登记入账。
例6-1:某工厂从外地购进一批原材料1 000元,记账凭证误记为:
借:包装物1 000
贷:银行存款1 000
发现这个错误后,应用红字编制一张内容一样的记账凭证,在摘要栏内注明"更××号错误凭证"字样,据以入账,以冲销原错误记录。然后再用蓝字编制一张正确的凭证,据以入账。会计分录为:
借:原材料1 000
贷:银行存款1 000
2.记账凭证上所作会计分录中使用的会计科目,以及登账时所记的账户都没有错,但金额却都记错了,并且被错记的金额大于正确的金额。这时,也可以与前例一样,用红字编制一张内容与原记账凭证完全一样的凭证,冲销原有错误记录。然后再用蓝字编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重新登记入账。但这种情况由于科目完全正确,只是数字记大了。更正方法可以简化:编制一张会计科目完全一样,但金额用红字填写、且数字为超过正确数的差额的记账凭证,然后据以入账,这样就把错误的数字调整为正确的数字了。
例6-2:某工厂以银行存款归还购料欠款10 000元,误作下列分录:
借:应付账款100 000
贷:银行存款100 000
这张凭证已经入账。随后发现这笔分录会计科目完全正确,但金额应是10 000元,错记为100 000元,多记了90 000元。发现这个错误后,应将多记的金额用红字作如下分录:
借:应付账款90 000
贷:银行存款90 000
(三)补充登记法
根据会计凭证登账后,如发现会计分录其他部分没有错,只是金额错了,且所记金额少于应记金额,属于这种情况,就可以采用补充登记法来更正(如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则应用红字更正法)。补充登记法的具体作法是:按少记的金额编制一张其科目与原记账凭证一样的记账凭证,并在摘要栏内注明"更正×号凭证"字样。然后据以入账,就在账簿上补记了少记的金额,把错误记录更正了过来。
例6-3:某工厂从外地购进一批原材料1 000元,货款未付。会计分录误记为:
借:原材料100
贷:应付账款100
这笔分录所记的科目及方向都没有错,只是1 000元误记为100元。发现这个错误后,应用蓝字编制一张金额为900元的记账凭证,在摘要栏内应注明"更正××号错误凭证"字样:
借:原材料900
贷:银行存款900
然后据以入账,这样在账簿上补记了少记的金额,就把错误记录更正了过来。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